高考语文诗歌语言风格
“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
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 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含蓄有韵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 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 山夜雨时。”
相关术语:缠绵哀怨、婉约缠绵 (儿女情长、朋友分别)
11.工丽 “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
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相关术语:对仗工整、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
12.生动
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 “闹”字,写出了春日枝头、红花盛开的景象, 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美丽热闹。“闹”字使 用得相当生动。
提问方式:
1.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 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 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 析。
3、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 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相关术语:简练生动、生动形象
13.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 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全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 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定的地位。结句说 “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然是幽默 调侃的口吻,饱含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这样写表面似乎很
(清新自然)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诗题一作《闺意献张水部》。近试:将近进士考 试之时。上:呈献。张水部:即张籍,曾任水部外郎。 水部,工部下属四司之一,掌管有关水利河道政令。
(委婉含蓄)
饮酒 陶渊明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沉郁顿挫)
语言特色类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点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 明语言 特色)
第二步:结合原诗分析(用诗中有关语 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分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
概括风格-----分析特色----阐述作用
提示: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 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牢记语言风格 术语及效果词。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清新自然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慷慨激昂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
诗人的语言风格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并不等于说一成不变,有进 为了特定的表达需要,诗风会陡然一转。如李清照面渡前后的词 风变化。前期清新温婉秀丽、后期寂寞悲凉。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多用 口语、平淡朴素。
(3)华丽
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其特点是有富丽的 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 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2、从诗风渊源角度看: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诗歌流派的语言风 格有所不同。
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有屈原、李白等。浪漫主义善于抒发 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 神奇。
现实主义的全表诗人有杜甫、白居易等。现实主义侧重如实 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 细腻地描写想象。
❖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 (色彩繁多、鲜艳、明艳)
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 丽、变幻莫测, 这是绚丽 飘逸之美。
(4)明快
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其特点是直接的,明
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
(平实质朴)
锦瑟 李商隐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主题:恋情说 \悼亡说 \伤唐室残破说 \自伤身世或 自叙平生说 (朦胧隐晦)
登高 杜甫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效果词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 工稳、语近情遥、入木三分、炼字精巧、庄谐俱见、 深沉隽永 、准确精练、简洁生动、辞藻华丽、通 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 准确传神、 绘声 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等等。
常见错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 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 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
《绝句》杜甫
清新两淡个雅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像,一门朵泊别东吴具万风里采船的。小花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 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2)朴素(平淡、冲淡、直率)
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多用白描,少用修辞。其特点 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 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冲淡不等于简陋和粗俗, 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 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步骤一) 。这 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 色,寓问于答,简炼 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步骤二)。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 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步骤三)。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 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 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 ,隐于空白。本意在于表达作 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 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 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 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 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 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不识月,呼 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 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 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真切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步骤三)。
破的。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 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 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 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 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 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相关术语:清新自然、 多用口语
(7)豪放(奔放、雄奇)
其特点语言奔放、有气势,境界宏大,气势恢 弘,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情感豪迈奔放。代 表作苏轼、辛弃疾的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 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 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语言风格
【学习目标】
1、复习常见语言风格术语,掌握辨别语言风 格的基本方法。
2、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题型的 提问方式,归纳相应答题模式。
3、学会用归纳出的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角度
不同体制:诗词曲 不同流派:诗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词 豪放派
婉约派 不同题材: 不同诗人:
1、从体裁看:诗词有所区别,即诗庄词媚曲谐。
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
说说下列诗歌的语言风格
•
从军行 王昌龄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豪迈雄奇)
山居秋暝 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 民歌。 (步骤一)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 琢。“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 话形式,用女子自报家门的急切程度, (步骤 二)传达了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步骤 三)
古人云:“诗庄词媚曲谐。”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 谐者,诙谐(幽默)也。这是说诗、词、曲有着不同的风格。大 体而言,确实如此。因为诗多用于应制(奉皇帝命写作),而应 制,则非庄不可;词,多写闺中韵事,而闺中韵事,则适于媚; 曲,更接近民歌,宜于用诙谐的手法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