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证据的分级
循证医学问世近20年来,其证据质量先后经历了“老五级”、“新五级”、“新九级”和“”四个阶段。

前三者关注设计质量,对过程质量监控和转化的需求重视不够;而“”关注转化质量,从证据分级出发,整合了分类、分级和转化标准,它代表了当前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类分级的国际最高水平,意义和影响重大。

目前,包括和协作网等在内的28 个国际组织、协会已采纳标准,同样适用于制作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及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采用标准制定甲型流感H1N1指南。

老五级证据
级别内容
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后作出的系统评价或分析结果;大Ⅰ级
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Ⅱ级单个大样本的结果。

设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Ⅲ级
队列研究。

Ⅳ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

Ⅴ级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
可靠性排序
级别临床研究结论可靠性
Ⅰ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或分析最可靠
可靠性较高,建议使Ⅱ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

有一定的可靠性,可Ⅲ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非)
以采用
可靠性较差,可供参Ⅳ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

可靠性最差,仅供参Ⅴ级个人经验和观点

证据金字塔
证据质量定义
高质量
进一步研究也不可能改变该疗效
就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中等质量进一步研究很可能影响该疗效就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
低质量进一步研究有可能影响该疗效就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
极低质量任何疗效评估结果很不确定
证据质量分级
证据质量分级方法中,无严重缺陷的随机对照试验成为高质量证据,无突出优势或有严重缺陷的观察性研究属于低质量证据。

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可能降低证据质量的因素可能增加证据质量的因素研究的局限性效应值很大
结果不一致可能的混杂因素会降低疗效间接证据剂量-效应关系
精确度不够
发表偏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