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土的渗透性与渗流.

第2章土的渗透性与渗流.


失相等,相邻两条等势线之间的水头损失h 。即
h H H N n 1
式中:H—上、下游水位差,也就是水从上游渗到下游的总水头损失; N —等势线间隔数(N=n-1); n — 等势线数。
2.孔隙水压力 渗流场中各点的孔隙水压力,等于该点测压管中的水柱高度hua乘以水的容 重w。故a点的孔隙水压力为 ua=hua×w。应当注意,图中所示a、b两点位于同 一根等势线上,其测管水头虽然相同,即hua=hub,但其孔隙水压力却不同 ua ≠ ub 。 3.水力坡降 流网中任意网格的平均水力坡降i=h/l, l为该网格处流线的平均 长度。 由此可知,流网中网格越密处,其水力坡降越大。故图中,下游坝趾水流渗出 地面处(图中CD段)的水力坡降最大。该处的坡降称为逸出坡降,常是地基渗透
向两边画等势线,每根等势线要与流线正交,并弯曲成曲线正方形。
(3) 一般初绘的流网总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必须反复修改,直至大 部分网格满足曲线正方形为止。
3. 流网的应用 流网绘出后,即可求得渗流场中各点的测管水头、水力被降、渗透 流速和渗流量。 1.总水头 根据流网特征可知,任意两相邻等势线间的势能差相等,即水头损
大多数天然沉积土层是由渗透系数不同的层土所组成,宏观上 具有非均质性。 等效方法: 等效厚度等于各土层之和。
层状土层 单一土层
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与水流的方向有关。
水平向渗流下的等效渗透系数
水平渗流的特点: (1) 各层土中的水力坡降i=(h/L)与等效土层的平均水力坡降i相同。 (2) 垂直x-z面取单位宽度,通过等效土层H的总渗流量等于各层土渗流量 之和,即
混凝土坝下渗流
通过土坝的渗流
平面渗流的基本方程
2h 2h kx 2 k y 2 0 x y
对于各向同性的均质土,kx=ky,则上式可表示为:
2h 2h 0 x 2 y 2
即为著名的拉普拉斯(Laplace)方程。该方程描述了渗流场内部 的测管水头h的分布,是平面稳定渗流的基本方程式。通过求解一 定边界条件下的拉普拉斯方程,即可求得该条件下的渗流场。
i=h/L
i 称为水力坡降,L为两点间的渗流路径, 水力坡降的物理意义:单位渗流长度上的水头损失。
2 达西定律 达西根据对不同尺寸的圆筒和不 同类型及长度的土样所进行的试验发 现,渗出量 Q 与圆筒断面积 A 和水力 坡降 i 成正比,且与土的透水性质有 关。即 写成等式为:
Q A h L
土的毛细水性质:
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 由水。毛管现象是毛细管壁对水的吸力和水的表面张力 共同作用的结果。
土层毛细水带的类型:
1.正常毛细水带(毛细饱和带)
2.毛细网状水带 3.毛细悬挂水带
毛细水的产生
毛细水是受毛细管作用控制的水,可以把土的孔隙看作是连续变截 面的毛细管,毛细管放在水中,管中的水位会上升到自由水位以上的一 定高度,毛管直径愈细上升高度愈高。在常温下毛细上升高度hc与毛管半 径r有以下关系:
从而
’ = j = w ic ic= ’/ w
上式中的ic 为临界水力坡降,它是土体开始发 生流土破坏时的水力坡降。
已知土的浮容重’
'
(Gs 1) w 1 e
则ic为
Gs 1 ic 1 e
式中Gs、e分别为土粒比重及土的孔隙比。由此可知,流土的临界 水力坡降取决于土的物理性质。
由于土中渗流阻力大,流速 v 在一般情况下都很小,可以忽略。
h=z + u/w
h=z + u/w
伯努里方程用于土中渗流时有两点需要指出: (1) 饱和土体中两点间是否出现渗流,完全由总水头差决定。只有当两点间 有总水头差时,才会发生水从总水头高的点向总水头低的点流动。 (2) 由于土中渗流阻力大,故流速v在一般情况下都很小,因而形成的流速水 头也很小,为简便起见可以忽略。 水力坡降 由于渗流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测管水头线沿渗流方向下降。两点间的 水头损失,可用一无量纲的形式来表示,即
三维流
土的渗透性: 土是多孔介质
水头差
渗透的工程影响:
1. 水能损失,影响工程效益。
2. 引起土体内部应力的变化。 3. 土体的强度,工程性质
当饱和土中的两点存在能量差时,水就在土的孔隙中从能量高的
点向能量低的点流动。 渗 流:水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
渗透性:土具有被水等液体透过的性质。
土的层流渗透定律
(2)孔隙比; (3)矿物成分;
(4)土的结构;
(5)饱和度。 尤以前两项,即粒径大小和孔隙比对k 的影响最大。
2.渗透水的性质对k值的影响
水的性质对渗透系数k 值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粘滞度不同所引起。 温度高时,水的粘滞性降低, k值变大:反之k值变小。
土的渗透系数范围
土的类型 砾石、粗砂 中 砂 渗透系数 k(cm/s) a× 10-1 ~ a× 10-2 a× 10-2 ~ a× 10-3 a× 10-3 ~ a× 10-4 a× 10-4 ~ a× 10-6 a× 10-6 ~ a× 10-7 a× 10-7 ~ a× 10-10
(2)流经等效土层H的总水头损失h等于各层 上的水头损失之和,即 将达西定律代入上式可得沿竖直方向的等效 渗透系数kz:
h h1 h2 h3 hi
i 1
n
kz
H n hi i 1 k i
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
1.土的性质对k值的影响
(1)粒径大小与级配;
故渗透力
j = j’= w i
渗透力是一种体积力,量纲与w相同。渗透力的大小和水力坡降成 正比,其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
临界水力坡降
若左端的贮水器不断上提,则h逐渐增大, 从而作用在土体中的渗透力也逐渐增大。当 h 增 大到某一数值,向上的渗透力克服了向下的重力 时,土体就要发生浮起或受到破坏,俗称流土。 土体处于流土的临界状态时的水力坡降ic值。 土骨架隔离体的平衡状态。当发生流土时,土柱 压在滤网上的压力R=0,故 W’-J-R=0 所以 即 ’L- jL=0
2.管涌 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 至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透流速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 继被水流逐渐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塌 陷,这种现象称为管涌。
管涌破坏一般有个时间发展过程,是一种渐进性质的破坏。管涌发
生在一定级配的无粘性土中,发生的部位可以在渗流逸出处,也可以在 土体内部,故也称之为渗流的潜蚀现象。
Vs= v/n
为了研究的方便,渗流计算中均采用假想的平均流速。
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
达西定律是描述层流状态下渗透流速与水头损失关系的规律, 即渗流速度v与水力坡降i成线性关系只适用于层流范围。在土木 工程中,绝大多数渗流,无论是发生砂土中或一般的粘性土中, 均介于层流范围,故达西定律均可适用。
3 渗透系数的测定和影响因素
体可分为常水头法和变水头法两种。
现场测定法 现场研究场地的渗透性,进行渗透系数k值测定时,常用现场并孔抽 水试验或井孔注水试验的方法。
常水头试验 适用于测定透水性大 的砂性土的渗透系数。 变水头试验 适用于测定渗透性很 小的粘性土的渗透系数。
由于粘性土的渗透水
量很少,用常水头试验不 易准确测定。
成层土的渗透系数
n
qx q1x q2 x q3 x qix
i 1
将达西定律代入上式可得沿水平方H
k H
i 1 i
n
i
竖直向渗流下的等效渗透系数
竖直渗流的特点: (1)根据水流连续原理,流经各土层的流速 与流经等效土层的流速相同,即
v1 v2 v3 v
Q = qL ( L为坝基长度)
通过坝底的总单宽流量 q = M q = Mk h (M流网中的流槽数)
渗透力的计算
考虑水体隔离体的平衡条件,可得:
w hw ww J ' w h1 w hw L w j ' L w h1 w (h1 hw L) w h j wi L L
一、伯努利方程 1.渗流中的总水头与水力坡降
液体流动必须满足的条件: 连续原理 能量守恒原理(伯努里D.Bernoulli方程) 为了研究的方便,常用水头的概念来研究水体流动中的位能和动能。 水头:单位重量水体所具有的能量。 按照伯努里方程,液流中一点的总水头由三部分组成: 1. 位臵水头 z 2. 压力水头 u/w h=z+u/w+v2/2g 3. 流速水头 v2/2g
流线 等势线
绘制流网的基本要求:
(1) 流线与等势线必须正交。 (2) 流线与等势线构成的各个网格的长宽比应为常数,即l/s=C。当取l=s 时,网格应呈曲线正方形,这是绘制流网时最方便和最常见的一种流网图形。 (3)必须满足流场的边界条件,以保证解的唯一性。
流网的绘制方法
现以透水地基上混凝土坝下的流网为例,说明绘制流网的步骤。 (1)首先根据渗流场的边界条件,确定边界流线和边界等势线。 (2) 根据绘制流网的另外两个要求,初步绘制流网。然后再自中央
稳定的控制坡降。 4.渗透流速 各点的水力坡降已知后,渗透流速的大小可根据达西定律求出, 即v=ki,
其方向为流线的切线方向。
5.渗透流量
流网中任意两相邻流线间的单宽流量q是相等的,因为:
q vA ki s 1 k h s l
当取s=l时,
通过坝底的总渗流量
q =k h
拉普拉斯方程式的求解
大致可分为下述四种类型: 1.数学解析法 2.数值解法 3.实验法 4.图解法 图解法即用绘制流网的方法求解拉普拉斯方程的近似解。该 法具有简便、迅速的优点,并能用于建筑物边界轮廓较复杂的情况。 只要满足绘制流网的基本要求,精度就可以得到保证,因而该法在 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