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教学十几减9(第1~4页),第二段教学十几减8、7(第5~8页),第三段教学十几减6、5、4、3、2(第9~12页)。
最后安排了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内容,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 经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交流等活动,增强与同伴合作意识,并在不同算法交流中,感受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 获得运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内容的体会;在思考、交流和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归纳、概括的初步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经验直接口算相关的退位减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体验不同的算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等。
课时安排本单元约10课时完成。
1.十几减9 ……………………………………………………………3课时2. 十几减8、7…………………………………………………………3课时3. 十几减6、5、4、3、2………………………………………………2课时4. 复习…………………………………………………………………2课时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1课时)课题十几减9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试一试”和第2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2.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
3. 在探索方法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计算十几减9。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 复习。
9+()=11 9+()=14 9+()=15 9+()=172. 谈话:同学们,水果店里桃子真香甜,小猴子要去买桃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节课我们和小猴子一起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十几减9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 观察主题图,发现并提出问题。
出示例1图片,提问: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互相说图意,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怎样计算呢?根据回答板书:13-9=□2.实物操作,探究多种算法。
(1)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是怎么摆的。
(2)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学生边说边展示。
(3)预设学生计算的方法:方法一:10-9=1 1+3=4方法二:13-3=10 10-6=4方法三:9+()=13 9+(4)=13 13减9得4。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3. 分析比较,进行算法的优化。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
学生先圈一圈,再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引导学生结合圈的过程解释计算方法。
例如:第1小题从左边一幅图中圈出9根小棒,先圈2根,再圈7根,说明先算12-2,再算10-7。
如果从10根中一次圈出9根,说明先算10-9,再算1+2。
2.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
学生先圈一圈,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
小组交流,根据圈的方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3. 比一比,说说你发现这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小结:在计算十几减9时,只要你喜欢,无论选哪一种方法,只要理解算理,就能正确计算。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弄清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全班交流算法。
2.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 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 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板书设计十几减913-9=4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9加(4)等于13。
课后反思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2课时)课题练习一(1)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第1~5题。
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通过练习,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比比谁能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练习一(1)二、基础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图中有9只小老鼠围成了一个圈,还有3只小老鼠正在跳舞。
)再列式计算。
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
启发:与15-9(或17-9)相关的加法算式是什么?明确:与15-9相关的加法算式是9+6。
与17-9相关的加法算式是9+8。
3. 完成练习一第3题。
学生说说图意,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一第4题。
游戏:跳树桩。
(以10人为一个小组,9人拿着一张十几的数字卡片,一人拿一张减9的卡片。
合作比赛的形式进行。
一组完成后,再轮换另一组,比比哪一组快。
)5. 完成练习一第5题。
(1)先说说两步计算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然后开始独立完成。
(2)以同桌互查的方式进行检查校对。
三、提高练习,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5=()+6 ()-7=15-6 14-()=11-()(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再组内交换意见。
(2)组织全班交流。
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先互相说一说,再交流。
板书设计练习一(1)1. 9+3=125. 15-9=614-9=5课后反思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3课时)课题练习一(2)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第6~9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通过练习,更熟练的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练习一)二、基础练习,巩固新知。
1. 完成练习一第6题。
采用竞赛形式进行口算比赛,在2分钟内左右的时间独立完成。
2. 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选择一两题说说计算的顺序和过程。
3. 完成第8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4. 做第9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明图意。
(2)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三、提高练习,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题。
1. 指名读题,说说题中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再组内交换意见。
3. 组织全班交流。
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进步?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练习一(2)7.13-9+8=() 8. 11-9=2(支) 9. 13-3=10(只)18-9-9=()17-9+7=()8 +7-9=()课后反思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4课时)课题十几减8、7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的例2、“试一试”和第6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8、7。
2.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8、7的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8、7。
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教学创新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但是必须要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才能参加了游园会。
8+7= 7+6= 7+4= 8+9= 7+7= 4+8=8+8= 6+8= 7+9= 10-8= 10-7= 13-9=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 观察主题图,发现并提出问题。
2. 教学15-8。
(1)创设情境,出示小号图。
小兔子家要举行吹小号比赛,兔妈妈拿来了多少把小号?(15把)(2)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小兔子说:“要拿走8把,还剩下多少把?小朋友帮我算一算吧!”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式。
板书:15-8=□(3)实物操作,探究多种算法。
提问:应怎样计算呢?用小棒摆一摆,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摆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学生边说边展示。
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8=2 2+5=7方法二:15-5=10 10-3=7方法三:8+()=15 15-8=7……3.分析比较,进行算法的优化。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把这种方法告诉同桌,并把计算结果填在课本第5页。
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1. 探索“试一试”15-7和13-7。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
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完成第5页“试一试”。
2. 小结:计算十几减8、7时可以摆摆小棒来计算,也可以根据十几减9的算法计算。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圈一圈,再计算。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先让学生看豌豆图和草莓图,让同桌先互相说说图意。
(2)学生列式计算,并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将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全班交流算法。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
说一说你发现这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 做“想想做做”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