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AT看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并购之路
【摘要】中国互联网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互联网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迅速扩张,其中的部分投资并购案例值得学习与探讨,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内外大型互联网公司投资并购策略的分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未来投资并购之路提出一些策略上的指导,以供探讨。
【关键词】BAT 互联网投资并购策略
互联网行业是中国近几年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与领域之一,行业产值屡创新高,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移动互联网领域通过高速增长的移动终端用户,便利的使用环境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速81.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接近6000亿。
本文希冀通过对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归纳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对未来行业并购策略发展提供若干可行性建议。
一、总体形势
互联网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简称BAT)的并购争霸,近年来逐渐引起外界关注。
自百度2013年10月以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开始,至阿里2014年半年内共计455亿元鲸吞式收购达到高潮并持续至今。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BAT近年累积投资并购金额分别为百度178亿元,阿里巴巴618亿元,腾讯537亿元。
大规模的投资并购成为BAT等互联网巨头完善产业上下游布局、抢占流量入口、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有力突破口。
二、BAT历年的重要投资并购案例
三大互联网巨头近年重要投资并购案例如下。
(一)腾讯重要并购案例
2014年3月,腾讯与京东联合宣布,腾讯入股京东15%,成为其一个重要股东。
双方资产将进行整合,腾讯支付2.14亿美元现金,并将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
易迅继续以独立品牌运营,京东会持易迅少数股权,同时持有其未来的独家全部认购权;2014年2月,腾讯与大众点评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腾讯投资入股大众点评,占股20%,大众点评将保持独立运营。
双方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O2O
生态圈;2013年9月,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获得搜狗40%股份。
(二)阿里巴巴重要并购案例
2014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与UC优视(以下简称“UC”)联合宣布,UC全面融入阿里巴巴集团,将组建UC移动事业群;2014年2月阿里巴巴以88.55亿元收购高德地图;2013年4月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公司全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约18%。
阿里还获得增持新浪微博股份至30%的许可。
(三)百度重要并购案例
2013年10月百度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91无线旗下的91助手、91桌面、安卓市场不仅为百度的亿级俱乐部贡献了3款亿级APP,更重要加上百度自身应用商店“百度手机助手”,使得百度在安卓系统的应用分发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弥补了不足。
三、BAT的投资并购策略解析
(一)腾讯的投资并购策略解析
1.由自身经营向战略合作转型。
2013年之前,腾讯希望成为大而全的互联网巨头从社交起步,搜索、电商等领域频频发力,但收获不多,2013年之后,腾讯改变策略先后与搜狗、大众点评、京东等其他领域巨头合作,以战略投资的方式构建共同的平台与生态圈,实现了各项业务差异发展。
2.注重O2O模式的探索和发展。
2010年前后腾讯就开始关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2011年至2012年间腾讯先后进行了多笔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并购,涉及刷机软件、ROM
开发商、社交领域、手机游戏等。
2014年与大众点评的战略合作,促进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促使腾讯在之前积累的线上资源与线下实际需求无缝对接。
3.国际化战略的多头推进。
相比百度和阿里,腾讯在海外的投资步伐较快。
据统计,仅游戏领域在技术底层、开发商、发行商、社区等领域腾讯已投资20多家公司。
在移动社交方面,腾讯在海外也已经低调的投资了多家创业公司,包括“阅后即焚”应用Snapchat。
其国际化步伐与决心可见一斑。
(二)阿里巴巴的投资并购策略解析
1.电商业务并购为主。
阿里的收购标的可以分为几大类,软件开发、网络社区、团购、物流等,但大电商平台均为其出发点。
上下游一体化的电商平台打造可以进一步巩固阿里的行业领先优势,但相对单一的布局也会使阿里在与其他巨头竞争时陷入劣势。
2.大部分并购启动于2014年。
虽然阿里对外收购的起步时间与腾讯大体相同,但2009年之前,阿里总计只有4次小额的对外收购,其中最大的一笔是2009年9月以8000万美元收购中国万网。
之后阿里的并购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皆在增加,其中不乏数亿美元量级的收购,但真正的堪称鲸吞式的并购发生于2014年之后。
(三)百度的投资并购策略解析
1.移动战略平台发展快速。
通过对91无线的收购实现对分发市场份额的40%占有,在移动流量导入领域占得先机。
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视频、手机助手等多个重量级的移动app使百度在移动互联网络领域占得先机。
2.LBS的平台化演进。
百度一直没有停止在LBS生活服务领域的探索步伐。
目前,百度地图是本地生活服务和O2O 的主要载体。
2013年8月,百度收购糯米网约59%的股权,其意义在于是整合糯米网的线下能力。
这笔投资使百度获得了一个承载线下业务的重要载体,构建了百度从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过渡到了构建交易闭环的阶段。
四、互联网企业收购投资策略发展意见
(一)谷歌的收购策略参考
截至目前,谷歌累计并购企业约为131家。
包含以下四个重要收购2005年,Google仅花费5000万美元就收购了Android公司。
今天Android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逾80%的份额,是Google历史上最成功的并购。
2006年,Google斥资16.5亿美元收购视频分享服务Youtube,目前而言,Youtube每月独立访客达到10亿人,每月视频播放时长超过60亿小时。
2007年,Googl花费31亿美元收购网络广告公司doubleClick,DoubleClick加强了Google的显示广告平台与技术,并提供了精准的广告策略。
2011年8月,Google以125亿美元收购陷入困境的摩托罗拉,这是Google截至目前最大手笔的收购。
谷歌的收购主要为以下几个领域:一是针对主营业务的进一步强化,不论是对网络广告公司平台的直接收购,还是针对小型技术类公司的收购,都是基于这一理由;二是针对移动端平台产品的引入,单一的搜索领域对于未来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掌控力显然不足,收购Android的举动则为其app 的移动端发力提供了完善的平台储备;三是软硬件一体化的尝试,面对近年来苹果公司咄咄逼人的态势,谷歌也意识到自身硬件领域的不足,这也是一种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有益探索。
综上所述,谷歌的主要收购策略是,在保证核心业务优势的前提下,布局未来发展方向,占据底层入口,然后再针对跨界型产品进行收购,发力未来科技与趋势,实现更多的跨际代领先优势。
(二)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投资并购发展建议
结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巨头的经验参考,我认为中国未来互联网行业的投资并购应以如下方向发展:
1.加大核心技术领域收购。
核心技术是每个企业的立身之本,应加强对涉及自身核心技术领域企业的投资和收购,对于先进技术尽快掌握与应用;
2.加强底层技术领域入口建设。
中国当今互联网公司对于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入口缺乏建设支撑,所有的应用都根植于其他操作系统之上,没有自身的核心底层技术入口;
3.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虽然腾讯已经开展了一定的国际化尝试,包含微信、游戏等领域的国际化,但中国整体互联网企业仍然缺乏标杆性的国际化应用或网站,亟待加强。
五、小结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经过这些年
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以BAT为代表的在国际互联网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公司,但从近些年的投资并购领域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在核心技术、底层入口、国际化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加强与补充,才能真正建立国际一流的互联网企业,实现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1059.8亿元http:///archives/187383.html.
[2]从Google五大成功并购看BAT的局限性――新浪专栏http:
///zl/post/detail/it/2014-03-31/pid_8445752.htm .
作者简介:陈文嘉(1987-),男,河北唐山人,三级心理咨询师,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