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卷 2016盆 第6期 6月 中 国水运 Oh i na Water Transport VoI.16 June No.6 2016
观音岩水库水温结构规律分析
胡佳纯 ,黄小雪 ,程香菊
(1.华南理工大学土木-9交通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灌阳县政府,广西桂林541600)
摘要:水库建成后能调节河川径流,但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水环境状况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形成有规律的水温分层
现象。这种现象使库区内水生生物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库区水质。本文以观音岩水库为研究对象,依据2015年3月 份-2016年1月份水库坝前1.5kin处垂向水温数据,分析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秋季温
度分层现象比冬春季明显,汛期底孔泄洪垂向水温会出现双温跃层现象,表层水温年变化幅度较底层水温年变化幅
度大。
关键词:观音岩水库;水温结构;水温分层
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6-0201-04
观音岩水库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左岸)与四川省
攀枝花市仁和区(右岸)交界处(如图1所示),是“西电东
送”、西南水电基地的重要电源点,也是金沙江水电基地中
游河段“一库八级”开发规划的最后一个梯级电站,上游接
鲁地拉水电站,下游距攀枝花市27kin。水库正常蓄水位
l,134m,库容20.72亿m。,装机容量300(5x60)万kw。
水库周边地势西部高峻,东部相对低缓,多为中、高山地貌,
其间有山间盆地分布,但面积较小。区内山脉、水系多呈南
北向延伸,受地质构造控制。库区金沙江河谷属北亚热带干
热河谷气候区,具有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不分明、蒸
发量大、干湿季分明特点…。观音岩水电站是金沙江中游开
发条件好、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的大型水电工程_2l。
图1观音岩水库位置图(引自。 )
蓄水成库后,水体流速变得缓慢滞留时间变长,导致垂
向混合减弱。而水体能量交换主要集中在水面,通过蒸发、
对流和长波辐射引起表层水温变化,并以分子扩散方式传递 到下层水。但穿透水面进入水体内部的太阳短波辐射衰减快
作用范围有限,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温度梯度产生分层现象。
这会改变库区水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低温水影响,水的物理、
化学性质及水生生物、农作物对水温都很敏感,如对下游河
道水生生态、农业灌溉的影响14]。水温升高,气体溶解度减
小,矿物质溶解度增加,水中化学生物反应速率加快。水温
变化会影响生物生长和死亡甚至物种更替以及农业灌溉和植 被生长。因此,对观音岩水库水温分布进行分析对库区和下
游水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观音岩水库自2014年10月23日下闸蓄水,依据2015年
3月一2016年1月水库坝前1.5kin处实测垂向水温数据,对各
个来水期的水温状况进行分析,了解水库水温结构规律为下
游取水及水质、生态、灌溉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监测断面与数据采集
监测断面为大坝上游1.5kin处,监测时段为2015年3月
份-2016年1月份,监测频率为每月监测一次,每次在同一天
的8时、14时、20时左右进行三次连续观测共33次。监测仪
器采用HY1200B型声速剖面仪,按不同水深设置观测点(测
点按表层、0.5m、lm、3m、7m、10m、30m、……的深
度观测,直至等温层),以便观测水库水温梯度变化。
HY1200系列声速剖面仪采用环鸣法直接测量声信号在
固定的已知距离内的传播时间进而得到声速,同时还通过温
度及压力传感器测量温度和垂直深度。能快速有效方便地为
测深仪、声纳、水下声标等水声设备校正测量误差提供实时
的声速剖面数据,是水道测量、海洋调查勘察及国防应用与 研究等领域必不可少的设备I5J。目前该仪器已应用在三峡水
库、锦屏水库等_6 水温垂向剖面测量。
二、结果与分析
收稿日期:2016—04—16
作者简介:胡佳纯(1994一),女,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水利工程系,研究方向为环境水力学。
黄小雪(1981一),女,工学博士,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政府,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
程香菊(1974一),女,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水利系,教授,硕导,博导,研究方向为环境水
力学。
202 中国水运 第16卷
1.垂向水温分布特征 在田永丽、张超等I1 对近44年金沙江中下游径流变化
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中,金沙江中游径流增量年内变
化很大、汛期枯期流量差异大。每年的7—1O月为汛期占全年
总量的78%,其中主汛期为7 ̄9 ̄1,与流域所在地区雨季一
致。四季时段一般划分为:春季1—3月,夏季4-6月,秋季
7—9月,冬季10 ̄12月。水温气象等均以年为周期规律变化,
水库垂向上的水温分层也以年为周期循环变化。图2为水库
2015年3月30日和5月30日8时、14时、2O时的日内垂向水
温监测数据;图3为水库2015年7月30日和9月28日8时、14
时、20时的日内垂向水温监测数据;图4为水库2015年1 1
月28日和2016年1月14日8时、14时、20时的日内垂向水温
监测数据。从图2至图4可以看出,当日内水温存在着一定的
变化,即早、中、晚水表面存在一定温差,如2015年3月30
日,8时表面温度约为23.13 ̄C,14时表面温度约为29.02 ̄C,
而20时表面温度约为28.13 ̄C。
水温(。c) 1'l2 l3'4 15 16 17 1R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g 29 :
2。
一 羹s。
8。
:
(
3l 4l 菱s· … … 。,… 。 : : ,: :
2 l3 l4 l5 l6 18水19温2(0。a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l l l l 17 1 1
图2 2015年3月30日和5月30日水温数据 水温(。c1 2 13 14 1 5 16 l7 l8 19 20 2l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l。o
230。 40 菱 5。0
87。o
9。
:
2。
43。0
躬
7。
98。0
: 水温(。c) 12 13 14 15 16 17 I8 19 20 2l 22 23 24 25 26 2"1 28 29
l . 。 ‘; 2: 25: :
图3 2015年7月30日和9月28日水温数据
l1 12 13 l 1 5 1 17 l8水1温4 6 9(2。a0 2l22 23 24 25 26 27 28 ll 12 13 l 1 5 1 17 l8 1
.:
2。 3。 l 。
5。
8。
2 l3 14 l5 17 I8 温‘9 2 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l l6 l
第6期 胡佳纯等:观音岩水库水温结构规律分析 203
30 言 。
50
6O 2 13 l4 15 l6 17 18水1温9(。2c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l I
图4 2015年11月28日和2016年1月14日水温数据
在20l5年3月30日和5月30日,这两天气温均较高,
库表吸收大量热量导致水温迅速升高而与气温接近。而深层
水体由于水的透光性差传热难,只能靠与上层水的热传导和
水库放水来增加温度故升温较慢。表层水体水温高密度小,
不容易下沉与深层低温水掺混,像油一样浮在库表面,升温
季节表层水不断吸收热能提高温度,从而形成稳定的热分层
状况。从图2可以看出,3月底,从水库表层至15m水深,
有较为明显的温跃层,水温随水深增加降低较快,相差约10
℃;随水深增加,水温降低越来越缓慢,约60m水深处水温
趋于恒定。5月底,为满足秋季汛期库容水库开闸泄洪,从
水库表层至20m水深,出现温跃层水温相差高达8 ̄C,随水
深增加,在取水口附近受取水影响水流湍动加强,如20 ̄40m
水深水温混合较为均匀。随水深增加水温再次降低,如
40 ̄70m水深再次出现温跃层变幅约为5 ̄C。直到70m水
深左右,水温逐渐趋于稳定为底部静水层。
在2015年7月30日和9月28日,水库进入丰水期上
游来水量增多底孔泄洪量增大。此时气温与短波热辐射值下
降,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升高,与下部水体发生掺混,对流作
用占主导地位。从图3可以看出,7月底,从水库表层至lOm
水深有温跃层水温相差约10 ̄C,随水深增加,如10 ̄50m
水深水温混合较均匀,50 ̄70m水深受取水口附近水流湍动
影响变幅约2℃,随后水温逐渐趋于稳定为底部静水层。9
月底,表面水温较7月底低约3 ̄C,从水库表层至lOm水深
有温跃层变幅只有4℃,1O ̄50m水深水温混合仍较均匀,
50 ̄70m水深水温变幅约2℃,随后水温逐渐趋于稳定为底
部静水层。
在2015年l1月28日和2016年1月14日,气温和表
层水温均不高,2016年1月14日水库表层水温较2015年
11月28日低4 ̄C,水体基本处于等温状态不易分层。从图4
可以看出,冬春季水库从表层以下水温降低缓慢,变幅只有3
℃左右,直到40m水深左右,水温趋于恒定分层现象不明显。
2.逐月水温变化特征
季节变化对表层水体水温影响明显,水库水体在年内各
季节受太阳辐射和气温等气象条件不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从而水温也随季节变化。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早8
时表层水温、垂向平均水温和底层水温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
分析水温逐月变化趋势。表层水温为水下0.5m深处水温值, 底层水温为恒温层水温值,垂向平均水温为0.5m深处水温值
和恒温层水温值的平均值。图5为监测断面表底层水温及垂向
平均水温年变化过程,其年变化特点为夏季变化最大,春秋
季有变化,冬季无较大变化,表层水温年变幅12.03X2,底
层水温年变幅4.78 ̄C,垂向平均水温年变幅5.9 1℃。
2015—03-30 2015-05—30 2015-07·30 2015-09—28 2015—1 1.28 2016—01—14 月份(年一月日)
图5监测断面表底层水温及垂向平均水温年变化
表层水温随太阳辐射和气温增强而上升,5月至7月为高
温期,太阳辐射最强入流水温和气温达到最高,上层水温分别
达到27.43 ̄C、27.75 ̄C、27.47X2;8月至次年1月为降温期,
气温和入流水温下降水体向大气散失热量而开始降温,表层水
温降低到15.72℃为全年最低值;2月为升温期,日照增强气
温升高上下层水体对流增强,入流水温、太阳辐射和表面热通
量逐渐增加,水库存储热量增多水温又逐渐回升。底层水温变
幅不大但年变化最高水温和最低水温出现的月份与表层水温
出现的月份不一致,往后推移大概两个月,主要是水库20 1 4
年才下闸蓄水,底层水温还未完全达到稳定值,随着蓄水时间
推移底层水温变化能大致符合表层水温变化趋势。 三、讨论
水库水温影响分析包括两方面研究内容【8J:一是水坝建
设对库水温及下泄水温的影响,主要是对水库建设和运用过
程中的突变因素和缓变因素等引起的水温变化进行研究分
析,突变因素包括有河流筑坝成库、水库调度运行方式改变、
水工建筑物变化、水流机制变化,缓变因素包括有随人口增
加用水逐渐增大、全球气候变暖等;二是水库水温结构及下
泄水温变化引起的环境影响,主要分析水库水温变化引起的
库区、坝下河流的水生态和水质以及用水等影响作用。本文
主要分析水坝建成对库水温的影响。
水库水温与水库所在地特性(气温、天然来水的温度、
流量和含沙量、辐射热、地温等)以及水库特性(调节性能、
泄水方式和泥沙淤积等)有关_9l,因此各水库有着不同的水
温分布形式。宋策等 0_在龙羊峡水库水温结构演变及其对下
游河道水温影响研究中,从水库热量收支、水库水温结构变
化及影响水库水温结构的因素三方面来分析水库运行变化对
水温结构演变有着密切联系。张士杰等I1 在二滩水库水温结
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水库水温分布结构及动态变化
是由水库所在位置自然条件、水库内部混合过程、水库入流
和出流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二滩水库水温的影响因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