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五章 中国债券市场.ppt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五章 中国债券市场.ppt
➢ 我国规定国债一级自营商“必须连续参加每期国债发行承购包销团, 且每期承销量不得低于该期承销团总承销量的1%”(《中华人民 共和国一级自营商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 21 -
中央银行债
❖ 中央银行债,即央行票据,其发行人为中国人民银行,期限从
3个月——3年,以1年期以下的短期票据为主
➢ 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 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 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 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 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 可贷资金量的减少
➢ 它的发行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个人不能直接投资。 2007年我国央行票据的交易商共有52家,除中金公司、3家证券 公司、4家保险公司和2家基金公司外,其余的均为商业银行
➢ 一般而言,中央银行会根据市场状况,采用利率招标或价格招标 的方式,交错发行3月期、6月期、1年期和3年期票据,其中以1 年期以内的短期品种为主
中国各类债券换手率
- 15 -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
❖ 我国的评级机构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影响力。
➢ 评级结果单一,整个债券市场尚未形成良好的商业文化和信用文 化,这也致使评级机构缺乏良好发展的外部环境。
➢ 再加上现阶段我国评级机构的保守是由筹资者来直接支付的,这 样,这些中介机构提供信息时往往受到筹资者的干扰,存在严重 的“道德风险”,更有甚者,与筹资者达成共谋来欺诈投资者。
19.93亿元和9.71亿元,其余的如企业债、证券公司债、非银行金 融机构债等则日均交易量不满1亿元。
- 14 -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
❖ 从换手率指标来看,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最好的债券品种 为短期融资券、央票和商业银行债,其换手率均在1倍以上, 分别为2.02、1.51和1.38倍;其次为政策性银行债,其换手率 为0.93倍;国债的换手率水平较低,仅有0.41倍。我国债券市 场整体换手率水平为0.91倍,是美国债券市场的十分之一
➢ 政策性金融债券有三年期、五年期、八年期三个品种 ➢ 政策性金融债券基本上每个月发行一次,每月20日为当月的基准
发行日(节假日顺延)。政策性金融债券的主要发行银行是国家 开发银行,发行量占整个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量的95%以上 ➢ 政策性金融债券为附息债券,所发行的三年期的金融债券为固定 利率债券,五年朔、八年期的金融债券为规避利率风险,实行由 中国人民银行一年一定的准浮动利率 ➢ 政策性金融债券在银行间市场流通,但中国人民银行己批准在货 币市场上做抵押回购业务,同时可以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工具
- 6-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 银行间场外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是政府抑制股市过热而 采取行政措施让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债券市场,这是学术界和 银行界所未曾预料的。
➢ 改革开放后第一只企业债券发行, 1985年5月,沈阳市房地产开 发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5年期企业债券,这是改革开放后发行的有 记载的第一只企业债券。
➢ 债券一旦发行后,筹资者拿到了资金,出资聘请评级机构进行持 续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了筹资者为避免信息披 露而放弃上市流通的情况,这严重损害了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 16 -
中国债券市场细分和主要参与者
❖ 中国债券市场同样可以有多种细分方式
- 17 -
中国债券市场细分和主要参与者
❖ 中国债券市场有如下参与者:
- 20 -
政府债券
➢ 西方国家国债利率就是基准利率,当期国债发行投标利率是参照 当时国债市场上其他国债的利率,而我国则需要参照同期银行存 款利率
➢ 美国联邦国债是委托联邦储备银行发行,充分利用了联邦储备银 行的各分支机构。而中国国债则是财政部自己发行,如果发行过 多、过频,财政部就忙不过来
➢ 西方国家国债一般都是程序化地按固定日期发行,而我国每期国 债发行日期到方式都可能与以往不同
- 4-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 债券二级市场一度向交易所模式转变
➢ 1995年8月,国家正式停止了场外债券交易,债券交易统一到证券交易所 进行
➢ 1996年,财政部开始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大量发行记账式国债,并开 通了债券回购交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易所债券市场
➢ 中国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和交易向证券交易所集中,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 更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国债交易量。
- 5-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债和金融债也开始发行。
➢ 1997年6月以前,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成员包括商业银行等各 类金融机构,可以进行债券回购和债券买卖,资金流向主要是证 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债券回购的方式从商业银行融入资金。
➢ 1997年上半年,上海和深圳股市的股价大幅攀升,大量银行资金 通过交易所债券回购方式流入股票市场是股市过热的重要原因。 为抑制股市过热,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决定商业银 行全部退出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
❖ 2005年5月12日,市场引进境外投资者,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泛 亚基金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交易
❖ 2007年9月3日,境内首个银行间市场自律组织中国银行间市 场交易商协会成立,结束了十年来内地银行间市场自律组织缺 位的状况,银行间市场的合格机构交易产品将以注册备案制取 代行政审批制
- 8-
• 杨百万(杨怀定)的故事
➢ 1988年财政部在全国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开辟了 银行柜台的场外交易,这是中国国债二级市场的正式开端
➢ 1994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国债交易开通,形成场外交易 和交易所交易并存的局面
➢ 1995年,一些国债中介机构自发开展代保管业务,出现了以开具 代保管单的形式超发和卖空国库券的现象,财政部开始印制统一 的国债代保管凭证以制止国债代保管中的违规行为,这一年,还 出现了武汉、天津证券交易中心和STAQ系统严重的卖空和假回 购问题,政府下令关闭整顿
➢ 特殊结算成员:包括人民银行、财政部、政策性银行、交易所、 中央国债公司和中证登公司等机构。
➢ 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 ➢ 信用社 ➢ 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和汽
车金融公司、邮政局等金融机构。 ➢ 证券公司 ➢ 保险机构 ➢ 基金 ➢ 非金融机构 ➢ 个人投资者 ➢ 其他市场参与者
- 13 -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
❖ 中国银行间市场占据了债券市场存量和交易量的90%以上规模, 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数据,从日均现券交易量来 看
➢ 央票交易最为活跃,日均交易量122.65亿元; ➢ 其次为政策性银行债和记账式国债,日均交易量65.40亿元和
43.49亿元; ➢ 企业类债券交易清淡,其中短期融资券和商业银行债日均交易量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
❖ 相比美国等一些国家,中国的债券市场仍然以政府债券为主,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依然有限,而且债 券市场的整体规模偏小
➢ 截止到2006年7月,中国债券市场余额达8.66万亿人民币 ➢ 与此同时,中国股票市值约20万亿人民币 ➢ 中国债券市场余额相当于中国股票市值的0.4倍
- 18 -
目录
1、中国债券市场概览 2、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金融品种
2.1 政府债券 2.2 中央银行债 2.3 金融债 2.4 非银行金融债 2.5 短期融资券 2.6 企业债 2.7 公司债 2.8 国际机构债
3、中国债券市场的基础建设情况
- 19 -
政府债券
❖ 即国债,为短、中、长期三种国债的统称:
➢ 1985年中国首次发行金融债券,当时人民银行决定,由工商银行 和农业银行分别在城市、农村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发债所筹资 金分别用于发放城市集体企业和农村乡镇企业的特种贷款。当年 工商银行发行1年期金融债券5亿元。
- 7-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 2002年,金融机构加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由准入审批制改 为准入备案制
➢ 1996年人民银行开始进行债券的公开市场操作,由于没有场外债券市场的 配合,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容量有限,因此1996年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 交易量不足100亿元,1997年初就停止了。为发展公开市场业务,完成直 接货币政策调控向间接货币政策调控的转轨,中央银行需要发展场外债券 市场。
➢ 目前银行间市场是债券市场的主体,债券存量和交易量约占全市场90%
第五章 中国债券市场
北外国商:于兹志 联系电话:13683365712 邮箱:yuzizhi@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总目录
1、中国债券市场概览 2、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金融品种 3、中国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
目录
1、中国债券市场概览
1.1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1.2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 1.3 中国债券市场细分和主要参与者
2、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金融品种 3、中国债券市场的基础建设情况
- 3-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 的探索阶段和快速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银 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基本子市场在 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
➢ 最初国库券采用的是行政分配的方式进行,缺少二级市场流通
❖ 一些历史时间和机遇导致了银行间市场的兴起
➢ 1997年9月,人民银行撤消融资中心,商业银行之间原有的融资渠道切断, 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和海南发展银行关闭导致的银行间信用的瓦解,使得银 行间的同业拆借交易陷于停顿。1997年9月后全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成交锐 减,1998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仅有989亿元,比1997年的4149亿元下降了 76.16%
- 10 -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
❖ 与美国债券市场可流通余额/GDP的比值相比,我国的数据是, 1997年该比值为0.06,2005年提高到了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