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复习提纲(2008级)一、文史知识1、什么是上官体,其特点是什么?上官体: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婉媚绮错为本。
上官仪显贵,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人称“上官体”。
特点是:细致体察,情思婉转,对偶工整,致力于修辞性和装饰性的美而缺乏激情与生气。
代表作:《早春桂林殿应制》《奉和山夜临秋》。
2、“孤篇横绝”、“宫体诗的自赎”是对哪首诗的评价?《春江花月夜》3、最后完成五律定型的诗人是?(沈佺期和宋之问)4、孟浩然诗歌特点,李白对他的评价?自然平淡。
地道的隐逸诗人,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5、杜甫的《北征》、《咏怀五百字》是什么样的诗,写法有何不同?咏史诗,《北征》从一人一个家庭写起反映战争带给人沉痛的遭遇与悲酸;而《咏怀五百字》具体描绘玄宗皇帝沉湎声色的情景,直接控诉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
6、什么是“郊寒岛瘦”?郊寒岛瘦指唐朝著名的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
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
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称故7、韩愈《祭十二郎文》为什么被誉为“千古绝调”?写些什么?韩愈七言古诗散文化的典范之作是哪篇?(山石)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文章语决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抒情色彩。
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8、沈宋对诗歌的贡献?主要是声律上的贡献。
他们使律诗得到了定型。
五言律到他们手里,已完全定型化,七律也基本成熟。
继承和发展南朝沈约等人开创的“永明体”,使诗歌在声律方面真正成熟,标志着律体诗(又称“沈宋体”)真正形成。
9、陈子昂诗歌理论及其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感遇》更加彻底地否定齐梁遗风,提倡把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结合起来,“风骨”正式形成。
从理论上和创伤实践上扫荡六朝积弊,拨正唐诗发展的方向。
他对于诗的主张详见于《与东方公书》:第一,批驳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第二,标榜“风雅兴寄”,要继承汉魏风骨的传统。
“兴寄”,实质上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这都是“诗言志”的优良传统。
代表作: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包括《兰若生春夏》《登幽州台歌》《燕昭王》《郭隗》。
10、七绝双璧?(李白王昌龄)11、晚唐小品文代表作家与作品?皮日休《读司马法》陆龟蒙《野庙碑》《记硕鼠》罗隐《英雄之言》13、柳宗元永州八记指哪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袁家渴记》《石涧记》14、西蜀词坛主要有哪些代表作家?温庭筠韦庄欧阳炯李珣15、温、韦词不同特色?(1) 主导风格不同。
温开创词为艳科的传统,注重藻饰,以浓艳见长;韦对民间抒情词给以艺术的加工和提高,多兴会酣畅之作,以疏淡为美(2) 词风不同。
温的仅供歌儿舞女演唱的“伶工之词”,适于花间酒下歌咏的香软词境,具有悦耳乐耳、应歌娱人的价值,是花间派的鼻祖;韦的是抒情写怀的“士大夫之词”,直接抒写情怀意绪,开启了文人词自抒情怀的传统,成为南唐词的先导。
(3) 艺术表现手法不同。
温用虚实相衬的艺术手法,把难言的心绪转换成可感的优美物象,常以静态的描绘代替抒情,善于用暗示的手法造成含蓄的效果,注重文辞声律的华美精工;韦以疏淡为美,写词抒情为主,直抒胸臆,风格趋向清丽,大量使用白描手法作词,对情事多作直接而且分明的叙述16、花间派鼻祖指谁?(温庭筠)17、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是谁?李煜18、宋初诗歌“三体”是指哪三体?白体诗、晚唐体诗、西昆体19、叶燮《原诗》认为,开宋诗一代面目者是哪两位作者?清叶燮说:“开宋诗之一代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
”(《原诗外篇下》) 20、胡寅是如何评价苏轼词的?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手高歌,而浩怀逸气,超然乎尘俗之处,于是花间为皂隶,柳氏为舆台矣21、南宋词坛的主基调是爱国主义,有哪些代表作家?陆游、辛弃疾、文天祥22、姜夔的咏梅代表作?《暗香》《疏影》史达祖咏燕代表作?《双双燕》张炎咏雁代表作?《解连环·孤雁》23、宋代有哪些诗话著作?理论性最强的是哪一部?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司马光的《温公续诗话》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严羽的《沧浪诗话》其中理论性最强是严羽的《沧浪诗话》24、北宋最早以边塞入词的词人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范仲淹《渔家傲》25、秦观、晏几道为什么是“古之伤心人”?(1)、情韵兼胜。
秦词内容不出别恨里抽得篱藩,其妙处在于情韵兼胜,在即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的本色和当时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2)、采小令之法入慢词,将身世之感打入艳情。
五代以来的小令体制短小,韵味深长,但容量不足,秦观就以小令作法的长处弥补慢词的不足,达到情韵兼胜的审美效果。
和晏几道一样,都是“古之伤心人”(清人冯煦《嵩庵论词》)他善于把表现男女情爱的内容和自已的身世之感结合在一起,用秀雅的语言,和婉的音律,通过融情入景的画面,抒发真挚的感情,寄托深沉的感慨,含蓄凄婉,情韵兼胜26、南宋中兴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辛派词人有哪些?陆游、陈亮、刘过27、张孤雁是指谁?张炎28、宋末两个诗歌群体(英雄与遗民)有哪些作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正气歌》遗民——谢翱:《效孟郊体七首》29、什么后山体宋诗风格流派之一。
具体指北宋陈师道诗风。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列有“后山体”。
陈师道推崇杜诗,为诗讲究章法、用字,对杜诗遣词造句、格律推求有所吸收。
其诗得杜甫沉郁之气,写离别之情,穷愁之态,多有真意。
且用字谨严,思致深厚,朴质流畅,脉络分明,自成一格,为后人所推许。
30宋末有哪此主要词人?宋末的诗派有:江西诗派、江湖诗人、爱国诗人。
姜夔,吴文英、张炎、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二、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期,才高位低;高宗时期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他们真正反映了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
2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3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四妇的思想感情,大都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
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4田园诗派。
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最重要代表人物为东晋诗人陶渊明。
古往今来,陶渊明的诗作及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田园诗,它自成流派、一直影响后世诗人创作的发展,陶渊明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来源于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管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感受。
5苦吟诗派。
在晚唐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僻”的诗,代表人物是贾岛和姚合。
这派诗歌的内容狭窄,很少反映社会问题,在创作态度上的共同表现是苦吟。
艺术上,诗句工整精警,不用典故,不镶嵌奇字,以看似平常的寓言取得课很好的艺术效果,缺点是诗境狭窄,有句无篇6唐传奇。
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本。
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轶事。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代表作:陈玄佑的《离魂记》。
元稹《莺莺传》、白行简《李娃传》、陈鸿《长恨歌传》蒋防《霍小玉传》。
陈玄祐《离魂记》是传奇步入兴盛期的标志性作品。
7江西诗派指王安石晚年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是江西派的先驱。
8宋代文学流派。
北宋末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等二十四人。
其中作者不都是江西人,因黄是江西人,是该派盟主,故有是称。
论诗主张多读书,主张无一字无来历,脱胎换骨,点铁成金。
崇尚瘦硬风格,常用冷僻之典,务求争新出奇。
9小李杜所谓“小李杜”是和“李杜”相区别而言的,“李杜”指的是盛唐诗人李白和杜甫;“小李杜”则是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二人皆擅长于“咏史诗”的创作。
诗歌形式上杜牧长于七绝,李商隐长于七律,为晚唐诗坛增辉甚多。
10南宋四名臣词人李纲、赵鼎、李光、胡铨11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我国最早一部文人词总集)。
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等。
这一词派的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很。
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向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及嗅觉的美感。
由于注重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12俗讲与变文变文:唐代民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
“变文”之“变”指的是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
变文的体制由散文与韵文相结合而成,散文作讲述之用,韵文用来歌唱。
有三种类型:一是演说佛经故事的宗教性作品;二是演说历史故事的讲史作品;三是演说民间传说题材的作品。
俗讲及其特点。
(1)俗讲又称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不外宣扬佛教教义,将艰深的不为“俗人”所懂得经文,加以通俗的演释后,变得人人都能明白知晓。
(2)俗讲属宗教性讲唱文学,说唱配合、一段散文叙说,一段韵文歌咏,说为浅近文言或口语,唱为七言,间用三三句式六言或五言。
唐代俗讲的讲经文是有一定的程序的。
荆公体(半山体)、(半山绝句)13 四灵诗派指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个诗人。
因为他们的字或号中都有一“灵”字,故称“四灵诗派”。
他们师法夹道,诗歌内容单薄,多数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只有少数写民生疾苦或时事。
以五律为主要诗体,注重白描,但因过分注重炼字逐句,其五律虽句子精警但意境不够完整,倒是七绝间有意境浑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