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7高级高考诗歌鉴赏专题PPT课件
7高级高考诗歌鉴赏专题PPT课件
情意。
•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中的美景,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山行留客》,才能明白写
作用意是留客,是让朋友留下来,欣赏美景只是个理由罢了。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单看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
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作
者是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已 期待与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已过关的心情。
命题探微:直击高考2014
试题
新课标卷Ⅰ 新课标卷Ⅱ 全国大纲卷 重庆卷 安徽卷 北京卷
选材
宋词 唐诗宋诗 唐诗 清 散曲 宋词 唐诗
考点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作品形象,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福建卷 广东卷 四川卷
元曲 清词 宋诗
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思想感情,表现手法
试题 湖南卷 江西卷
湖北卷
辽宁卷 山东卷 四川卷 天津卷 浙江卷
选材 诗经 宋诗
唐诗
宋词 宋诗 清诗 宋诗 唐诗宋诗
考点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语言
表达技巧 作品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象,表象手法
命题探微:直击高考2013
试题 新课标Ⅰ 新课标Ⅱ
全国大纲卷 北京卷 天津卷 重庆卷
• 2、题材方面,蕴含哲理、富有情趣的诗词是命题的首选,
清丽淡雅,情景交融的诗词是命题的主流,短小精悍的抒情 诗词、充满理趣的山水田园诗词和表露深情的送别诗词是命 题的主要对象。
• 3、考点方面,近两年考查主要表现在炼字、情感、内容、
手法四大方面。考查体现了新课标对鉴赏能力的核心要求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侧重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设计命题。
考点 形象,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思想内容 意象,思想感情 语言,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表现手法 语言,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表现手法
命题探微
• 1、选材方面,在经历了从唐诗宋词到魏晋诗歌、元明清
诗词曲的选材范围扩大之后,现在的考察范围又呈缩小的趋 势,选材上又重新回归唐宋诗词。2013年试题中涉及唐宋 诗词的有14套,2014年有12套。
• 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 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
• 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要分析作品运用了哪 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效果。
• 第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 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 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或指出其局限性。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精 表达
鉴赏诗歌第一步能读懂
题 目 作者 注 释 意 象 特殊词句
通向诗 歌主旨 的第一 条快速 通道
明确 风格 了解 时代
每个都 有用, 每个都
要用
作者 情感 的 载体
把握 感情 的切 入点
(一)读题目——题目定内容1
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
•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考点透视: 考什么?
•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 1.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能力层级为D 鉴赏评价
考点解析
• 第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 术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的特征, 分析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社会意义。
读题目——题目定内容 3 3、表达作者的情感。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思考: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思家的孤寂
读题目——题目定内容 4 4、确定诗歌内容分类。
①借景抒情②咏史怀古③伤春伤别④羁旅行役 ⑤山水田园⑥托物言志⑦边塞征战⑧赠友送别 ⑨闺怨⑩谈禅说理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 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 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 儿女团圞夜煮茶?
读题目——题目定内容 2
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不看题目,就可能错误地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
辽宁卷 山东卷 江苏卷
选材
宋词 宋诗 唐诗 唐诗 宋词 清词
宋诗 清诗 宋诗
考点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语言,表达技巧 作品形象,思想感情
语言,形象 形象,思想感情 形象,思想情感
试题 安徽卷 浙江卷 江西卷 福建卷 湖北卷 湖南卷 广东卷
选材 唐诗 金诗 唐诗 宋词 宋诗 宋词 宋词 宋词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 北朝战乱尚武精神 • 南朝安定男女情思 •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积累历史知识
读作者——作者定诗风1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备考策略
• 1、2015年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唐诗宋 词的回归仍将是一大趋势;
• 2、名家的非著名诗作和非名家的著名诗作 将作为考查选材的热点;
• 3、考查形式仍以主观问答题为主。
鉴赏之难
• 1、读不懂诗 • 2、看不透题 • 3、答不对点 • 4、知识储备不足
考点突破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