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血管性认知障碍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血管性认知障碍
影像学有脑血管病的证据,同时存在海马和内测颢叶萎缩; 高龄发病,有AD家族史支持诊断; 脑脊液总tau蛋白和异常磷酸化tau蛋白增高,A阢2降低支持诊断。
>
AD伴脑血管病
●
临床符合AD特征: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以情景记忆为核心认知损害。病程中发生脑血 管病,可使己存在的认知损害加重;
● ■ 一
影像学有海马和内测颞叶萎缩,同时有本次脑血管病的证据; 高龄发病,有AD家族史为支持诊断; 脑脊液tau蛋白和异常磷酸化tau蛋白增高,Ap42降低支持诊断。
常见疾瘸
危险因素相关性(riskfactor related)
高血压(hypcrtc'nsion)、糖屎病(diabetesmellims)、高腊血症(hyperlipemia)等
缺血性(isehcmic) 大血管性(1arge:vessel)
小血管性(small vessel)
多发性脑梗死、关键部位梗死等 Bingsw蚰gcr痛、腔隙性脑梗死、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脑动脉痛(CADASlL)等
下3项:①痴呆(无明确要求);②2次或多次的缺血性卒中[依据病史、神经系统体征和(或)神经
系统影像检查证据];或1次卒中伴有与痴呆发生时间明显相关的资料;③l处或多处的小脑以外梗死 的证据(CT或Mlu)。(2)支持很可能缺血性血管性痴呆诊断的证据:①有己知能够影响认知功能的
脑区的多发性梗死;②多次发作的TIA病史;③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病史(如高血压、心脏病、糖
VCI.ND诊断标准
>
认知障碍
_
有认知障碍但不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DSM.mR)的痴呆诊断标准 (即不同时具备记忆障碍、其他认知障碍和日常功能损害3点)。
>
认知障碍由血管因素所致
筮△唇全国控丝:垒堡堂皇复发控丝叠堂直级进攫逛丛堂丕婴过金
●
--5--
如急性起病,阶梯样进展,认知测查显示斑片状皮质功能损害,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局 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影像学证据(如果有)。
cm)。
>
小血管性
● ● 一
有或无明确脑卒中病史: 认知障碍发病相对缓慢; 影像学显示有多发腔隙性梗死或广泛白质病变,或两者并存。
低灌注性VCI
> >
有导致低灌注的病因:如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降压药物过量、失血性休克等 认知障碍与低灌注事件之间有时间关系。
出血性VCI
> > >
明确的脑出血病史(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等); 认知障碍与脑出血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急性期影像学可见相应的出血证据。
17.86(16.90~18.83) 25.07(23.76~26.39) 20.80(20.01~21.58)
16.19(15.26~17.11) 22.43(21.16~23.69) 18.74(17.98~19.49)
MCI-AD origion Urban
Ruml Tbtal 6069 4180 10276 261 369 630
望扛届全国控丝!垒型生与盘盘控堑西芏直掘进援塑丑空垄班址盒
Bowler JV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eural Neuros“rg
Psychzatry,2005
76
Suppl V:v35.44
■__j|■■__■一
一
l
:—_I
VCI是一个疾病还是一个综台征?它应该怎么分类诊断? VCI的既往分类
粉样血管病(cembralamyloid蚰giop岫y)、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rna)等
其他脑血管痛性(others)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realformations)等
sinus thromsis)、脑动睁脉畸形(cercbral arteriovenous
其他脑血管病性VCI
> > >
除上述以外的血管病变,如脑静脉血栓形成等: 认知障碍与血管病变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影像学显示有相应的病灶。
脑血管病合并AD
>
脑血管病伴AD
_
首先有脑血管发病病史,发病后一段时间内逐渐出现以情景记忆为核心的认知障碍,这种 记忆障碍不符合血管病变导致记忆障碍的特征;
● _ -
Table 1
Prevalence(95%cI)of MCI and
Samples Cases
the main subtypes in urban Cmdc
and rural
populations
Standardized
MCI
Urban RumI Tbtal 6069 4180 10276 1089 1048 2137
3.99(3.49~4.48) 3.56(3.oo~4.13) 3.81(3.44~4.19)
3.68(3.20~4.15) 3.32(2.78~3.87) 3.53(3.18~3.8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什么要提出VCI?
> >
VD诊断的局限性:没有覆盖对不到VD的前期诊断 不到VD程度的血管源性认知障碍(VCI-ND)的可治疗性:早期治疗可以逆转疾病
脑血管崭音井AD(cvDandAD)
脑血管痹伴AD、AD伴脑血管埔
危险因素相关性VCI
> 》
有长期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辞) 无明确的卒中病史;
一4一 >
影像学无明显的血管病灶。
缺血性VCI
>
大血管性
_ _ 一 -
明确的脑卒中病史; 认知障碍急性发病,或阶梯样进展: 认知障碍与卒中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影像学显示大脑皮质或皮质下病灶(直径>1.5
墓扛厦全国控经:坠堡堂皇短左控丝壅堂商级进援窭星堂盔受过金
一1一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血管性认知障碍
首都医科大学宜武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100053) 贾建平
目录和梗概 一、前言 二、痴呆诊断 1.痴呆概述:(1)痴呆定义;(2)痴呆分型;(3)老年期痴呆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与步骤;(4) 痴呆诊断现状及对策;(5)诊断标准;(6)诊断标准的应用与比较;(7)诊断标准推荐。 2.病史 3.体格检查 4.认知评估:(1)总体认知功能;(2)记忆力;(3)执行功能;(4)工具性能力。 5.精神和行为症状的评估 6.日常能力的评估 7.伴随疾病的评估 8.体液检测:(1)血液和尿液检查;(2)脑脊液检查。 9.影像学检查:(1)CT;(2)MRJ;(3)PET和SPECT;(4)超声。 10.电生理检查(诱发电位、脑电等):(1)脑电图(EEG);(2)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EP 和ERP)。 11.基因检测 12.其他检查 三、治疗 1.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2)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3)中药干预:(4) 其他药物和干预。 2.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2)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3)抗血小板聚集 和其他药物。 3.帕金森病痴呆和路易体痴呆的治疗:(1)药物治疗:(2)非药物治疗。 4.胆碱酯酶抑制剂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疗效监测 5.其他痴呆类型的治疗:(1)额颞叶痴呆(Pick病);(2)克.雅病性痴呆:(3)亨廷顿病性痴呆;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性痴呆:(5)正常颅压脑积水;(6)肝豆状核变性;(7)麻痹性痴呆;(8) 其他特定疾病的痴呆。 6.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1)抗精神病药:(2)抗抑郁药;(3)抗焦虑药。 四、护理 1.痴呆患者的护理评估 2.痴呆患者的护理原则 3.早期痴呆患者的护理 4.中期痴呆患者的护理 5.晚期痴呆患者的护理 五、照料者咨询和支持
一2—
1.痴呆照护指导 2.照料者定期的健康检查 3.照料者支持 六、痴呆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1.痴呆的伦理问题:(1)诊断告知;(2)患者意愿;(3)生活质量。 2.痴呆的法律问题:(1)患者的能力;(2)监护人;(3)驾驶问题。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4.28(3.77~4.79) 8.83(7.97~9.69) 6.13(5.67~6.59)
3.69(3.22~4.17) 7.48(6.68~8.27) 5.24(4.81~5.67)
MCl--ccrcbmvascular
Urban
Rural Total
6069 4180 10276
243 149 392
碍但无明确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四)VD的NINDS/AIREN的诊断标准 (一)很可能的血管性痴呆标准
1.痴呆:①记忆和另外至少2种认知域损害(定向,注意,语言,视空间,计算,执行,运动控 制,运用,抽象,判断);②记忆和智能损害妨碍日常生活能力:③排除意识障碍、谵妄、精神病、
严重失语、运动障碍影响智能测查等因素,排除全身性疾病或其他脑部病变(如AD)等所引起的记忆 和智能障碍:④最好由临床或神经心理检查证实。 2.有脑血管病的证据:①临床有脑血管病所引起的局灶体征,如偏瘫、中枢性面瘫、感觉障碍、 病理征、偏身失认、构音障碍等(有或无卒中病史):②脑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有脑血管病的 证据,包括多发性脑梗死,重要部位单一的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以及广泛性脑室周围缺血性白质损
MCI与VCI
VCI的定义 VCI的概念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 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 VCI涵盖了血管源性认知损害从轻到重的整个发病过程,提示人们把重点放在VCI早期诊治上来。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4-6.) MCI和VCl在我国的患病率
-
单独血管危险因素不能作为诊断VCI的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