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族刺绣文化研究_以大理市上关镇河尾村为例

白族刺绣文化研究_以大理市上关镇河尾村为例

2010年2月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Feb12010第26卷第1期Journa l of S i m ao Teachers.Co llege Vo l126N o11白族刺绣文化研究)))以大理市上关镇河尾村为例鲁云1,李亚莲2(1.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677000;2.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031)[摘要]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白族创造出了缤纷灿烂、独特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刺绣以其绚丽多彩、美观实用、巧夺天工而获得世人的称赞。

大理是云南白族分布最多的地方,也是白族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上关镇河尾村为例,从挖掘云南白族刺绣文化内涵的角度出发,对大理白族刺绣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技艺手段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对白族刺绣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大理;白族;刺绣风俗[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059(2010)01-0051-04河尾村地处大理市上关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通往镇上道路为柏油路,道路便捷,交通方便,距县城约40公里。

东邻大营村,南靠洱海,西接大排村,北毗江尾,所辖有张家、王家等21个村民小组。

村里以白族为主,夹杂着部分汉族和回族,民族文化保留完整,民俗资源丰富,刺绣文化发达。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河尾村为基点进行刺绣风俗的调查研究,无疑对大理白族刺绣文化的探讨具有积极的典型意义。

一、刺绣与云南民族美术的关系大致来说,美术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几个种类。

云南民族美术是勤劳善良的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具备了许多不同于汉族正统美术的民族风格。

绘画方面有独具特色的绘刻年画和巧夺天工的沧源崖画,雕塑上有含义隽永的阿央白,建筑方面有大理白族华丽美观的三房一照壁、德宏傣族实用独特的干栏式建筑。

从工艺美术的角度看,则有反映出劳动人民心灵手巧的剪纸、扎染,以及贯穿在日常生活各个层面的刺绣等。

刺绣,指通过穿针引线,将各式的丝线、棉线、或其他绣线在绸缎、布帛、鞋子、衣物上用不同方法进行刺缀,从而形成不同纹样的民族工艺。

大理河尾村刺绣多不打样,而是凭心构想,线随针引,在一个基本格式里,随意绣出,透过娴熟的技法产生出各种意外新鲜的效果,把白族人的聪明才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刺绣纹样大多取自客观原型,源于生活与自然。

白族刺绣作为云南民族美术尤其是民族民间美术中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随着整个美术大环境的发展而发展、进步而进步;另一方面,艺术又会在不经意间推动民族美术中其他艺术的发展,两者之间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在融合与交流的进程中,刺绣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大理白族刺绣得以发展的原因大理州在唐朝有南诏国的荣耀,宋代有大理国的辉煌,文化底蕴不可谓不深厚,但总的来说,相对于汉民族的主流文化,大理白族刺绣文化依¹[收稿日期]2009-04-23[作者简介]鲁云(1983~),男,彝族,云南凤庆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教师,主要从事民俗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李亚莲(1987~),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民间艺术方面的研究。

然游离在历代的正统文化之外。

中国有分别以苏州地区、长沙地区、广州地区、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四大名绣)))精细雅洁、文静灵活的苏绣,劈丝细致、绒面真实的湘绣,色彩富丽、纹理分明的粤绣,形象生动、变化丰富的蜀绣。

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以及高超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创造水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刺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理刺绣没有能如四大名绣般名扬天下,相对阻塞的交通和偏远的地理环境起了巨大的制约作用。

白族是一个非常爱美的民族,自古以来,大理就以善于种植花卉而闻名。

白族人民对花有着特殊的感情,以致/爱花成癖,养花成风0,不论男女,都喜欢用花形纹饰来装饰自己的衣物。

他们在衣物上穿针引线,借物抒情,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样的一种喜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都尽情挥洒没丝毫差异。

宋大理国统治者就对茶花情有独钟,而在如今的河尾村,则出现了/家家融绣,户户挑花0的情形。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就了白族人对刺绣深深的喜爱之情,也间接促进了刺绣艺术的发展。

三、大理白族刺绣的表现形式白族刺绣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突出表现在针法的独特运用和材质选择的独到上。

(一)刺绣针法1、锁绣简便易学,擅长表现丰润流畅的线条,因其绣出来的纹状效果非常相似于锁链而得名,是最古老最简单也最常见的针法,锁绣由绣线环绕锁套而绣成,比较适合于绣制物象的轮廓。

锁绣针法是绣线从所绣之物的基质地面起针穿出,绕一圈后再从起针旁刺入,再从另一个地方穿出,绣线经过第一次所环绕而成的线圈,如此反复成环,环环相扣,清晰平整。

2、砌花即通常所称的平绣,是将绣线平平的排列,按照对象的形状用针脚的长短变化构成纹样,因为每一针都绣在边角上,又整齐又均匀,滴水不漏,像堆砌出来一样,所以称之为砌花。

砌花主要用于绣制面积比较小的东西,如鞋面之类。

3、打花即打籽绣,又称环子绣、结子绣等,民间有/打疙瘩0之称,打花是河尾特有的称法。

将绣线拉出一定的距离后,以针上的线绕针一圈,形成一小环状,一手摁绣线于绣料,另一手将针抽出,即可成/籽0的效果。

用来表现动物的眼睛和各种花朵的花蕊,活灵活现,可形成非常生动非常逼真的效果。

打花主要用来绣动植物。

4、挑花即挑绣,白族又称架花,主要通过织物的十字交叉来完成图案花纹的构造,大理白族挑花沿袭于源于欧洲的十字绣手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流行于河尾、双廊等地,易学易用,受到不同年龄人群的喜爱。

近年来,传统挑花融入了许多现代因素,更加深受好评。

挑花大方美观,装饰性强,还有保护服装的功能,多用于绣衣角、背面之处。

5、盘绣即钉线绣,是用较粗的丝线组成纹样,再用别的绣线将其固定在面料上。

盘绣针脚分明暗两部分,有利于突出轮廓和立体感,使纹样具有浮雕的效果。

水族、侗族的马尾绣就与白族的盘绣有着同样针法和视觉效果。

6、剟绣又称绒绣,与常规的针眼在针尾不一样,剟绣所用绣针针眼在针尖部位。

针较一般的大,中间空心,一根线从中间穿过,另外一根从针眼穿过,两线构成一十字形,以不停地在布或者其他绣面上刺击的方式刺绣,故称/剟绣0。

易于刺出毛茸的效果,实用美观。

7、连物绣将珠子、亮片(多种色彩能反光的硬塑料)、银制品、玉佛、玉观音等连接在一起。

因质地、颜色、形态方面的巨大反差,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

连物绣因其复杂漂亮、热烈鲜艳,且可按照自己的意愿绣成多种形态,深受河尾人民喜爱。

除装饰的功能之外,连物绣也表现了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是最具白族特色的绣法。

(二)材质和作用1、大理白族刺绣的材料和色彩材料选择上,起先主要以丝绣为主,虽然丝绣变色快,但绣出来的物体活,易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现在多以线绣为主,丝绣所占的比例极少。

白族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圣洁、美好的象征,因此白族刺绣色彩选择上主要是白色;此外,白族刺绣主要是一种大红大绿的搭配,也会大面积使用银色,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2、刺绣在白族生活中的作用张道一教授认为,生活的和精神的直接需要是民间艺术产生的动因。

[1]刺绣在白族中如此盛行也是出于生活和精神的直接需要,刺绣在更多的时候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日常生活中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刺绣中所包含的吉祥、祈福等心理寄托也是其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

可以说,刺绣已经渗入到白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凡枕巾、枕头套、头帕(头巾)、衣服(领、袖)、被面、帐头、香包、围腰、裹背(用来背小孩在背部的布做的工具)、鞋帮、小孩帽子、肚兜、带步(小孩学学走路时绑在背上用的布制品)、荷包、门帘、手套等物品都有刺绣的存在。

刺绣种类繁多,名目复杂,精彩绝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贯穿于白族的各类民俗事项中。

四、大理白族刺绣的文化内涵河尾白族聚居村的刺绣纹案题材极为广泛,勤劳的白族人民将刺绣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和宗教信仰联系起来,神奇美丽的自然物、瑰丽多彩的民俗情,莫不都进入了白族女子巧手所制的刺绣中。

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植物、动物和几何图案。

植物主要有牡丹、茶花、太阳花、桃花、梅花、石榴花、荷花、菊花、佛手柑(一种形状长得像人手模样、可食用的水果)等;动物主要有蝴蝶、蜜蜂、凤凰、鸟、鱼、蝙蝠等;此外尚有其他各种几何图案。

在河尾村的各类刺绣纹样中,以花类为最多。

刺绣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生殖崇拜、吉祥纳福、辟邪禳灾和宗教信仰四个方面。

(一)生殖崇拜生存与繁衍是整个民间艺术的生命主题,人类对生命的崇拜以及生命繁衍的永生意识是永恒的,体现在民族精神生活领域就突出表现为对生殖能力的崇拜。

从白族人民能在佛堂圣地中,独创性地设计出阿央白这一生殖祥物,不难看出他们对生命意识和生殖能力的重视,这一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深深沉淀于刺绣艺术中。

民间认为人生幸福的归宿有/三多0之说,即多子、多福、多寿,其中又以多子的观念表现得最为强烈。

多子方能多福多寿,多子方能维持婚姻、延续家族,多子成了一切幸福的源泉。

对多子等生殖能力的崇拜就外化为对生殖功能的推崇上,这一点在刺绣作品的鱼、莲花和石榴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鱼因为产卵量多,在中国古代就常被作为繁衍多子的象征;莲花又称荷花,/莲0谐/连0/连理0,/荷0谐/合0,有/喜结连理,百年好合0之意。

大理白族刺绣常采取莲花与鱼结合的图样,鱼儿闹莲,实是以鱼比男,以莲喻女,通过莲和鱼含蓄表达了男女情爱在生殖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刺绣纹样中的石榴,也是取/石榴子多0意,用榴开百子来体现出强大的繁衍生殖能力。

(二)吉祥纳福纳福求吉,渴望生存、赞美生命是所有民间艺术中最重要的蕴藉之一。

白族刺绣不仅能满足人生存心理的实现,如可满足审美、装饰、实用等功能,又以象征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白族人民对顺应自然、和谐平安的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与热爱。

蜜蜂在白族语中是/富0的谐音,意即人在富贵中;蝙蝠是/福0的谐音,有百福百寿之意;蝴(河尾白族读作/f 0)蝶,亦是/福0的谐音,带有祈福的蕴涵。

菊花则多为万寿菊,有追求长寿的意义。

此外,牡丹华贵、大方,在传统观念中被视为是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白族/裹被0、荷包中有名为/花开富贵0的荷花,表现出吉祥、富贵、美好;桃有/仙桃0、/寿桃0之誉,与佛手柑一起也被当作长寿、吉祥的象征;而刺绣中的梅花取谐音/眉0,是诸如/喜上眉梢0之类喜事的体现。

(三)辟邪禳灾从实质上来说,辟邪禳灾是纳福求吉的深层次表现,不论是辟邪还是禳灾,都是为了躲避或者祛除灾祸,其目的依然是对无痛无病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决定了信仰中/趋利避害0的特点,辟邪禳灾正是这一特点的显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