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光的直线传播 复习讲义

4.1光的直线传播 复习讲义

4.1光的直线传播
专题一光从哪儿来——区分光源和非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如(2):人造光源:如
专题二光的传播方向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2、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影子的形成:
仔细观察电灯光下的影子,会发现影子中部特别黑暗,四周稍浅。

影子中部特别黑暗的部分叫本影,四周灰暗的部分叫半影。

这些现
象的产生都和光的直线传播有密切关系。

假如把一个柱形茶叶筒放
在桌上,旁边点燃一支蜡烛,茶叶筒就会投下清晰的影子。

如果在
茶叶筒旁点燃两支蜡烛,就会形成两个相叠而不重合的影子。

两影
相叠部分完全没有光线射到,是全黑的,这就是本影;本影旁边只
有一支蜡烛可照到的地方,就是半明半暗的半影。

如果点燃三支甚至四支蜡烛,本影部分就会逐渐缩小,半影部分会出现很多层次。

物体在电灯光下能生成由本影和半影组成的影子,也是这个道理。

很显然,发光物体的面积越大,本影就越小。

如果我们在上述茶叶筒周围点上一圈蜡烛,这时本影完全消失,半影也淡得看不见了。

科学家根据上述原理制成了手术用的无影灯。

它将发光强度很大的灯在灯盘上排列成圆形,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

这样,就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既保证手术视野有足够的亮度,同时又不产生明显的本影,所以取名无影灯。

(2)日食月食的成因
(3)小孔成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当孔比较小的时候,物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线会到达屏幕的不同的部分,
而不会在屏幕上相互重叠,所以屏幕上的像就会比较清晰。

当孔比较大的时候,
物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线会在屏幕上重叠,屏幕上的像自然也就不清晰了。


们在面对物的一张白纸上之所以看不到像,不是因为白纸上没有来自于物的光
线,而是因为来自于物的不同部分的光线在白纸上重叠了。

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

十四世纪中叶,元代天文数学家赵友钦在他所着的《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详细地考察了日光通过墙上孔隙所形成的像和孔隙之间的关系。

专题三光的传播速度
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

2、光在不同的透明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c,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4
3
c,在玻璃中的速度
约为
3
2
c 。

3、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

从哪儿来是否需要介质传播的快慢传播的路线在空气中速度
表现光传播的抽象化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