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传统戏曲文化市场面临的发展困境、机遇及对策

论传统戏曲文化市场面临的发展困境、机遇及对策

论传统戏曲文化市场面临的发展困境、机遇及对策摘要:当前,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快速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在管理、投资方面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

日益深入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以及信息技术在文化市场领域的广泛运用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应该在管理体制创新、传承传播传统戏曲优秀文化、守住农村观众群体和培养青年观众群体以及新媒体技术运用方面有所建树,努力推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市场,发展困境,机遇,对策市场经济机制和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艺术形态,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一、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大众消费意识的转变,其次是市场管理的相对落后,最后是投资不足以及市场占有率低迷带来的影响。

1.快速文化消费被热捧,传统戏曲艺术受冷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口味由此转向”短、平、快”的消费模式。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1)指出,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到全年gdp 的3%以上,数字出版、微电影、云电视呈上升趋势,旧的业态呈下降趋势。

虽然我国文化市场产值在gdp中的占有率不断提高,但是依然发展相对较慢。

在文化市场的发展中,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由于能够更快地展现故事情节,受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欢迎。

而传统戏曲艺术在故事情节上,却没有很快的节奏感,使人们在视听方面认为节奏过慢。

因此,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到电影院、话剧院等场所进行文化消费。

进出电影院的人们显然比进出戏院的人要多得多,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文化消费思想上的冷落。

2.市场计划经济特征明显,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在我国传统戏曲院团实施科学全面的改制之前,传统戏曲文化市场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

由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带有比较浓重的计划经济的标志。

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集中应用于经济领域,向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延伸得比较慢。

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一般由政府财政包办,从制定计划到组织实施,从编排戏曲剧目到正式进场演出,都基本由政府手上挥舞的指挥棒指挥而非市场。

政府在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发展方面,重视社会效益和价值导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直到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没有明确的划分,文化发展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集权程度较高的文化发展模式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束缚了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的发展。

3.投资渠道狭窄、规模较小,市场份额低迷首先,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的投资渠道较为狭窄,这些投资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只有极少部分来自于民间投资,基本没有国外投资。

其次,因为投资主体受限,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想进入传统文化领域的民间资本不能进入,渴求更多资金的传统戏曲院团不能获得充足的资本进行自身建设,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开发戏曲文化资源。

较小的投资规模进一步直接限制了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产出的规模。

再次,由于投资渠道、投资规模以及产出规模的连锁反应,我国戏曲文化市场竞争力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市场份额占有不足。

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是民族艺术源远流长的结晶,投资和市场方面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二、传统戏曲文化市场在新时期迎来的发展机遇1.日益深入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是文明古国,拥有着世界闻名的优秀文化遗产,传统戏曲文化艺术就是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精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强大起来,中国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多,已经从经济的交流扩展到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中国与世界离不开,就需要相互了解乃至理解。

其中,理解对方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理解其文化。

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外国人对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艺术兴趣渐浓,为我国传播戏曲文化、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动力。

日益广泛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除了能够带领外国人走进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之中,而且能够带来新的艺术思想,甚至有可能带来发展资本。

但是,从相反地方面来说,我们在推广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时候,又要同时预防外国资本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资源的过度争夺乃至导致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流失。

2.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保障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此次大会将文化作为主题,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动员令。

《决定》阐述了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要方针,部署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等。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范畴,提出了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多项体制机制的建设。

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必然会迎来现代化的市场体系建设、创新的管理方法以及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扶持等。

3.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信息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推广和运用,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了。

信息技术在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态中的运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表演中也有了相应的探索运用,比如将戏曲表演制作成动漫,配以专业唱腔,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因此,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当今的生产生活,也可以用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的发展方面。

一方面,信息技术给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技术媒介方式;另一方面,它也将推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推广的变革。

三、推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持续繁荣发展的相关对策1.创新管理方法,深化传统戏曲文化市场体制改革推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体制改革,就要创新管理方法,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使之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市场发展内在规律,又能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深化传统戏曲文化市场体制改革,应该实施市场调配为主、政府扶持的保护性发展策略。

一是要推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走向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戏曲文化市场与现代企业发展接轨,通过市场扩大投资资金来源、引导产品生产方向,从而满足人民需求。

二是要对相关传统戏曲给予一定的保护性措施,我国有一部分传统戏曲已经开始变为小众艺术,艺人群体和受众逐步减少,这些艺术形式需要得到保护。

三是要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得以进入法制化、制度化发展的阶段。

2.传承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建立开发、表演、研究、传播的立体化发展格局要重视传统戏曲文化产学研的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开发戏曲文化资源、编排表演、研究相关戏曲文化艺术及市场、传播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相结合的立体化发展格局。

一是要重视传统戏曲作品的生产,一方面要发掘戏曲文化艺术资源,另一方面要把这些资源通过艺术作品呈现在舞台上,使之成为产品。

二是要做一定的研究,提炼戏曲艺术精华,分析戏曲艺术精神内涵,探索戏曲艺术发展方式。

三是要继续加大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力度,在推动市场发展的同时,要建设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传播平台。

通过建立立体化的发展格局,整个传统戏曲文化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戏曲资源开发者、艺术产品表演者、戏曲文化和相关理论的研究者以及戏曲文化和市场的推广者。

3.注重培育观众群体,抓住农村群众和青年学生群体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不仅要认真面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而且还要抓好这两个市场。

对于国际市场,通过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我们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现在已经开设的戏曲孔子学院,就是很好的例证。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发展,只有培育出忠实的观众群体,才会有足够的内需来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的发展。

一方面,要借助下乡演出的机会,多创作一些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牢牢抓住这一群体;另一方面,要加大”戏曲进课堂”、”戏曲进校园”的力度,在中小学做到戏曲艺术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大中专院校做到向青年学生广泛宣传教育,抓住我国的青年学生群体,培育更大规模的观众群。

4.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传统戏曲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科技改变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审美要求将会愈来愈高。

我们要有效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在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传播渠道、经营模式、产品表现形式等多方面做到创新,提高传统戏曲文化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在目前带来有形的变化,即改变了原有的固定的产品形式,而且在将来看,它还会带来无形的变革,即带来了传统戏曲文化方式传承弘扬方式的变革。

目前,我们要积极推动动漫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在戏曲文化产品生产中的运用,提升市场竞争力,借助现代科技推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

传统戏曲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中的一块瑰宝。

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还会在发展中遇到更多的挑战,我们应该勇敢地破解难题,实事求是地分析与之并存的机遇,不断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市场持续健康繁荣发展,从而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1]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3]魏然,王伟.台湾传统戏曲的产业化对策[j].艺苑,2011(05).[4]赵金龙,闫小锋.文化产业发展途径探析[j].市场论坛,2011(08).[5]刘晔.戏曲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j].四川戏剧,2012(02).作者简介:黄晓雅,中国戏曲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戏曲表演艺术,戏曲艺术市场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