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行三农服务经验交流

农行三农服务经验交流

农行三农服务经验交流
农业银行是金融支农主渠道之一。

特别是股份制改造以后,坚持服务“三农”成为农行的战略选择。

对于国民经济基础和命脉的“三农”工作,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多年来给予了大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但农行在发挥支农主渠道作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农行服务“三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乡镇营业网点大部份撤并,服务“三农”的半径拉长。

农行股改时,加大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机构撤并、减员分流的力度,将主要资源用于发展城市业务和大客户业务,忽视了有着传统优势的农村板块。

据统计,农行由最多时的5万多个网点,撤减到2018年底的23,461个,撤减的超过半数网点中大多是乡镇营业网点,虽然短期内经济效益有所增加,但形成了目前相当多的乡镇没有农行网点、服务“三农”的半径拉长的困难局面。

而且随着网点的相继撤并,农行在基层农村的服务和信息交流平台大面积萎缩,“三农”对农行了解的窗口和渠道日渐减少,农村市场已逐步被信用社和邮储机构占领,农行的特色、农行的服务、农行的金融产品,农村企业不了解,农民不清楚。

宣传方式的单一,宣传体系的落后导致农行的信息传递严重受阻,妨碍了其“三农”服务作用的发挥。

2.产权评估交易管理不规范,制约了金融产品创新进程。

一方面,很多地方对产权评估交易的管理还是沿用层层行政审批的老模式,而掌管审批的行政部门了解情况有限,无法对众多中介机构实施有效管理,而当前国内的中介机构多数依附、派生于行政部门,往往不是靠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