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办法
(HBQY-ZH-02)
1 目的
为加强档案资料管理,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更好地为单位发展服务,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3
4
4.1
4.1.2 单位各部门形成的档案资料在未移交以前,由所在部门负责保管。
4.2 档案立卷标准:
4.2.1 文件齐全完整。
4.2.2 分类准确、组卷合理、卷内文件排列科学。
4.2.3 卷内目录填写清楚。
4.2.4 去针,对材料较厚的文件延用原来三孔一线的装订方式,对其它文件,可采用缝纫机、浆糊、热封胶、钉书钉、不锈钢夹等,提倡线装。
4.2.5 保管期限划分准确。
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归档文件要按保管期限表规定,正确确定保管期限,标明归档文件的机密等级。
(注:“长期”存50年,“短期”存15年)
4.3.4 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件,一般性表态询问,一般性问题,提出一般性建议或意见的人民来信。
4.3.5 机关内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
4.3.6 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外机关职务形成的文件材料。
4.3.7 无参考目的从各方面搜集的文件材料。
4.3.8 参加非主管部门召开的会议带回的不需要贯彻执行和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4.3.9 下级机关送来的不应抄报或不必备案的文件材料。
上级机关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
越级和非隶属机关抄送的一般的,不需要办理的文件材料。
外机关送来的征求意见的文件未定稿。
4.5.3 加强档案的科学管理,做到档案存放条理化、排列系统化、保管科学化。
归档文件材料分类清楚,组卷合理,以利于调阅、存放和档案的安全,防止和减少档案的损毁。
4.5.4 卷内文件应排序列题,对破损的文件材料及时裱糊,对卷内文件编定页号,去除金属装订物,最大限度的延长档案的保管寿命。
4.5.5 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必须在离职前,将其所保管的档案数量及现状交代清楚,并办理交接手续。
4.6 档案库房管理
4.6.1 档案柜的摆放力求整齐,并进行统一编号。
4.6.2 入柜档案井然有序,并备有档案存放地点索引,以便掌握存放情况,以满足迅速调阅的需要。
4.6.3 定期进行检查核实,如发现档案与目录不符或毁坏,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如人为造成,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不断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实现信息全息查询,在指定的范围内实现档案信息共享,以满足单位职工和各级领导阅档的需要。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保证单位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做好档案借阅和利用效果登记工作,掌握档案的利用情况,积累档案开发利用的经验。
4.7 档案借阅
4.7.1 要树立爱护档案的自觉性,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与安全。
4.7.2 借阅者应对借阅的档案资料妥善保存,保守机密,不得任意转借或扩大范围。
4.7.3 借阅人员必须保持档案的完整无损,不得涂改划圈、拆卷、撕页、摄影和翻印。
4.7.4 借阅档案,一次不得超过三卷,一般应在档案室查阅,确因工作需要借出时,需填写《档案借阅登记表》,经单位主管档案领导批准后方可借阅,借阅期限不得超过五天。
5
6
6.2 《档案借阅登记表》(ZH-02-B02)
6.3 《档案清查记录》(ZH-02-B03)
6.4 《过期档案销毁申请表》(ZH-02-B04)
ZH-02-B01
档案资料移交清册
经核实交接档案共计:卷
移交人:主管领导:
接收人:主管领导:交接时间:年月日
ZH-02-B02
档案借阅登记表
ZH-02-B03
档案清查记录
ZH-02-B04
过期档案销毁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