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培训课件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培训课件


•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 功能:祛风明目,清热止痛。
• 主治:1.眼病:目赤痛痒、眼 睑润动,目翳等:2.面部病证: 口眼窝斜、三叉神经痛、面肌 痉挛等。3.头痛、眩晕
• 操作: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
0.5寸不可深刺或提插,以免伤及眼球。
• 临床运用: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 胃气不降而上逆,可见嗳气、呕吐、恶心、
呃逆。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5
足阳明胃经病候
• 足阳明胃经异常变动出现的病候有: 1. 经络病候:头痛、中风偏瘫、口眼 歪斜、咽喉疼痛、牙痛、鼻衄、下肢疼 痛。 2. 脏腑病候:胃脘疼痛、腹痛、腹泻 、肠鸣、消谷善饥、痢疾、癫狂。
• 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 官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所过之处的 其他疾病。
• 功能:祛风止痛,舒经活络。
• 主治:1. 面局部病证:口角歪 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
治疗口眼窝斜时,常用地仓透
车,本穴有疏风扶正,行气
,散寒止痛之功。
颊 通络
•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10
地仑穴临床运用:
• 地仑穴功能祛风止痛,舒经活络。临床常 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 经痛、近视等。
•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 功能:疏风清热,明目止泪。 • 主治:1.眼睑润动、迎风流泪、
夜盲近视等目疾;2.口眼窝斜、 面肌痉挛 • 操作:1.以左手拇指将眼球上推 右手持针,紧靠眶下缘,缓缓刺 入刺入0.5~1.5寸。2.不宜提插, 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3.起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
3/16/2021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7
承泣穴临床运用:
• 承泣穴功能疏风清热,明目止泪。 是治疗眼病的常用穴、止泪要穴。
• 临床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 挛、面神经麻痹、近视、远视、夜盲 症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等各种眼 病。
3/16/2021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8
2.四白 ST2
• 概述:四,四方广阔之意;白-光明也。穴在目下 ,主目疾,针之可使日明四方而光明,故名四白
•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 合。,以下脾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 外廉,下足跗,入中指中间。
•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3
足阳明胃经腧穴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4
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
• 足阳明经体表循行起始穴为承泣,终止穴为 厉兑。
端与足太阴脾经相会。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2
《灵枢-经脉》原文:
•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旁,交頞中,旁约太阳之 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夾口,环唇 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太迎,循頰 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 ,下膈,属脾,络胃。
• 其支者:从缺盆,下阳明胃经脉循行:
1. 起于两鼻翼旁迎香,走向鼻根与膀胱经相会于 睛明转下向鼻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 出环绕口唇,交任脉的承浆,再往面颊下方到 大迎穴,颊车,上耳前,沿发际上额,达额角 之头维穴后,至神庭。
2.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行,沿着喉,进入缺盆, 分两支向下,一支过横膈属胃,络脾。
• 定位:在下颔角前上方约一横指,按之凹陷处, 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 功能: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 主治:面部病证:齿痛,牙关 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
• 操作:直刺0.3~0.5 寸, 或平刺向地仓穴透刺0.5~1寸。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12
颊车穴临床运用
• 颊车穴祛风清热,开关通络是治疗口眼喎 斜、牙痛口噤要穴。临床常用于治疗牙痛 、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面神 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病证。
• 本经腧穴有45个,左右共有90个,学 习常用穴28个。
3/16/2021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6
1.承泣ST1:交会穴- 任脉、阳蹻、足阳明之会
• 概述:承,承受。泣是无声流泪而哭,穴在目下, 当人哭泣时泪水下流,本穴承受之,故名承泣。是 治疗眼病常用穴,止泪要穴,禁搗针、禁灸。〈甲 乙经〉目不明,泪出僻... 刺承泣。
• 1. 配颊车治:口眼歪斜。 • 2. 配合谷、内庭:治下齿痛、颊肿。 • 两点一圈取穴:
3. 配合谷双侧、地仓、颊车、四白、下 关,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 叉神经痛、近视等。
3/16/2021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11
4. 颊车 ST6
• 概述:耳前颧侧面为颊,下颌骨古称颊车骨,如 车轮之可以转动,穴居其处,为上下齿运动之枢 纽,故名颊车;另门别名鬼床。是治疗口眼喎斜 、牙痛口噤要穴。
3. 缺盆直行另一分支,经过乳头,向下挟脐旁, 直下气冲穴,会合从脾下循支脉。
4. 胃下口部支脉,自胃口下沿腹里直下到气冲穴 。与缺盆直行支脉会合,走在下肢前侧中部, 到第 2 趾外侧端历兑穴
5.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到第 2 趾外侧。
6. 另在足跗冲阳穴处,有一分支,走向拇趾内侧
• 1. 配翳风、合谷:治腮腺炎。
• 2. 配下关、合谷:治面神经麻痹、口歪。
• 3. 配阳溪、关冲、液门:治耳聋鸣。
• 4. 配 大迎、翳风、完骨:治牙齿龋痛。
• 5. 配 听宫、翳凤、合谷:治颞颌关节炎。
• 6. 配合谷、内庭:治风火牙痛。
• 足阳明经脉循行所过联络的脏腑器官有:胃 、 脾、膈、乳房、鼻、上齿、口唇、喉咙等 。
• 胃为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脾胃 运化失常,可见腹痛、腹泻、久痢。若脾胃 虚弱,可见腹泻、肠鸣、胃脘胀痛。
• 胃属阳,阳气过盛易成燥火,可见消谷善饥 、癫狂。
• 胃火上犯,还可见牙痛、鼻衄、咽喉肿痛等 临床表现。
鼻炎,近视,远视,结膜炎,白内障等。配迎香 治胆道蛔虫病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9
3.地仓ST4 交会穴- 阳蹻脉、手足阳明之会
• 概述:仓,藏谷处,口以入谷,下儲之于胃,犹如 仓庫。人面分三庭,鼻之上为上庭、鼻为中庭、鼻
下为下庭,穴在面唇口角旁,位人面之地部,故名 地仓。
•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