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配合料的制备详解
第3章 玻璃配合料的制备
一、玻璃成分的设计和确定 (一)玻璃成分设计原则:
1、根据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要求设计的玻璃满足预定 性能要求;
2、设计的组成能形成玻璃而析晶倾向小; 3、设计的玻璃必须符合熔制、成形等工艺要求; 4、按设计生产的玻璃价格低、原料易得。 具体地 首先:根据玻璃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选择合适 的氧化物系统,确定3-4种总量达选择组成点时,应当使组成点接 近低共熔点或相界线,远离析晶区,以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
10
二、配合料的计算:
基础数据:玻璃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和原料的干湿基化学成分 (重量百分含量)。
计算程序 1、先以100公斤玻璃为计算基准,求出各原料的用量: 对含两种以上主要成分的原料,列出多元联立方程式,求解 各原料的需要量; 对含单一成分的原料,若 2 中算中已有某原料含此成分时, 首先扣除其引入量,再计算还应加入的量。不然,则单独求其需 要量; 2、计算辅助原料的需要量,若同时引入了主要成分,则须 减去引入此成分的主要原料相应的用量; 3、对挥发性成分,补加所挥发的量;
P2O5:61.2 Al2O3:3.8
BaO:35.0
玻璃工艺学
7
为进一步减少P2O5的挥发,提高化稳性,降低析晶倾向和调整 光学常数,以B2O3代替P2O5,以CaO和ZnO代替BaO,通过实验 和性质测定,确定组成如下:
氧化物 P2O5 重量% 50.5
B2O3 10.7
Al2O3 BaO 3.8 27.3
玻璃工艺学
1
此外还加入一些赋予玻璃必要性质而不使玻璃主要性质变差的 氧化物,使其组成氧化物在5-6种以上。这里须结合各种氧化物 的作用,以及双碱效应、硼反常、铝反常等知识。
最后,还应当考虑加入适当的辅助原料如澄清剂、助熔剂等。 (二)玻璃成成分的设计和确定的过程
1、提出设计玻璃的性能要求: 根据玻璃制品使用要求,列出以下主要性能要求: 膨胀系数、软化点、热稳性、化稳性、机械强度、电学性质、 光学性质等以及如熔制温度、成形温度、退火温度等工艺性能。 有关的一些参数可以参照国家标准,同类产品性能要求。
对照,不符和要求时,反复调整组成,直至达到要求,最终拟
定玻璃的组成。
玻璃工艺学
3
3、实验、测试、确定组成
组成
配料
实验 未达到要求
调整
熔制参数
中试
组成确定,投产
性能测试 达 到 要 求
玻璃工艺学
4
(三)玻璃新成分的确定方法举例
1、根据相图确定玻璃成分
设计一种化学仪器玻璃,要求热膨胀系数低于38*10-7/℃
因为要求的膨胀系数较小,所以加入的氧化物必须有利于降低热膨 胀系数,为此加入半径小、电荷高的阳离子(如Li+、Mg2+、 Zn2+、B3+、Zr4+等)。
最终经过性质计算,确定设计玻璃组成如下:
氧化物 重量%
SiO2 62.0
Al2O CaO MgO ZnO Li2O B2O3 ZrO2 3
14.7 7.6 5.0 5.0 1.5 3.6 0.6
明确主要性能指标
玻璃工艺学
2
2、拟定玻璃的组成 一般有两类情况:
(1)对于玻璃新成分的确定
有关相图
选择玻璃组成点,拟定玻璃组成;
玻璃形成区图
(2)对于已有成分作局部调整
首先:根据性能要求,参考已有成分,结合生产条件,调整玻 璃中各氧化物的比例,拟定出原始组成;
然后按照有关性质计算公式算出主要性质,并与预期要求
MgO量后加入BaO,降低电导和介电损耗,同时缩短了料性 4、利用双碱效应,调整NaO/K2O的比例,提高抗电性和化稳
性。
调整结果如下:
氧化物 SiO2 Al2O3 Fe2O3 CaO 重量% 71.5 3.0 0.2 7.0
MgO K2O Na2O BaO
1.5 3.5 10.5 2.5
玻璃工艺学
CaO 4.0
ZnO 3.7
玻璃工艺学
8
(四)对已有成分局部调整方法举例: 由于实用性能的提高、生产上熔化率提高等原因,须通过少量 多次的方式逐渐调整以达到所设计的成分。 一般地,玻璃中Al2O3、ZrO2等难熔物调整量要比SiO2、Na2O CaO的小些,后者较大,但一般也不宜超过0.1%,而对前者幅度就 更小。这样可以保持正常生产,减少制品中缺陷的产生。
一付配合料中各原料用量 100Kg玻璃各原料用量 增大系数
增大系数 一付配合料中生料总重 100Kg玻璃所需原料总重
SiO2
现采用CaO-Al2O3-SiO2
系统由图可知,红点与黄点平衡温度分
别为1345 ℃和1170 ℃,都处
于低共熔点,不易析晶。后者更易熔化,
添加其它成分后,一般所须温度会高出
低共熔点300-400 ℃,工业窑炉
可以达到次温度。故可选此组成点。
CaO
Al2O3
玻璃工艺学
5
该点组成(%): CaO:23.3 Al2O3:14.7 SiO2: 62.0 另外,为了符合仪器玻璃的要求,加入一定量的其它氧化物。
玻璃工艺学
6
2、根据玻璃形成区图确定玻璃成分
P2O5
设计一种色散低、折射率为1.548的 磷酸盐玻璃。 图中黄色部分为玻璃生成区
其次,应注意:
I、满足光学性能要求;
II、磷酸盐玻璃中P2O5的量不可过
高,以免挥发过多不易控制光
学性质;
III、具有足够化学稳定性,析晶倾
BaO
Al2O3 向小;
根据以上特点,选择图中红点处为玻璃组成点(%):
现需要在近似器皿玻璃的成分基础上,设计一种刚化玻璃绝缘 子成分:
氧化物 SiO2 Al2O3 CaO MgO R2O Fe2O3
重量% 72.2 1.5 6.8 3.0 16.0 0.2
原玻璃组成易熔制,料性太长,抗电性能不高,化稳性对绝缘 子来说不高。
玻璃工艺学
9
所以, 1、必须降低碱含量,以提高抗电性,化稳性和料性。 2、提高Al2O3的含量,增大粘度 3、二价金属氧化物具有压制效应,因此,提高CaO量,减少
玻璃工艺学
11
4、计算配料的气体率和产率:
气体率
100Kg玻璃的原料总重 生成玻璃重 100Kg玻璃的原料总重量
100%
产率
1
气体率
玻璃生成重量(100Kg 配合料重量
) 100%
5、换算成一付配合料的原料用量并计算碎玻璃用量: 一付配合料的总重量由所选的混料机加 工能力决定,如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