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和游戏(春播秋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投掷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之一,尽管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生存的基本技能及运动锻炼的手段之一,投掷仍有它存在的价值。
本课是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蹬地、转体、挥臂的基础上,主要解决出手有角度、速度及手脚同时用力的投掷动作的教学练习。
本课让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中自主、能动的学习。
本课预计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在练习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1、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持轻物投远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已能够采用自然投掷的方法,并熟悉投掷的有关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任凭自己如何想象去做的,而本学期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是学生初步接触,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为以后学习投掷技能打下技术基础。
通过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投掷姿势和转体挥臂的动作要点。
2、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不仅是要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和转体挥臂的动作要点,而且要投得远;教材中又特意安排了“投球过彩色宽带皮筋”的活动练习,不但能巩固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方法,而且要求学生在投远时要向前上方投,并有一定的高度,以提高学生的投远的能力。
3、游戏《春播秋收》,引导式结合实际,拓宽思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游戏的思想教育内容与发展的形势想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有了新的亮点。
在游戏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获得丰收,说明劳动的光荣农民伯伯的辛苦和幸福。
但我们也要珍惜劳动成果,丰收的果实要颗粒归仓。
有了游戏的新发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思想教育业增色不少。
二、本课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小学生虽然具有投掷的能力基础,但上肢力量比较小,学生在投掷过程中,身体会协调,动作不连贯。
针对这些特点,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投掷垒
球时的出手时机。
本课难点为:投掷垒球时转体和挥臂的连贯性。
学习目标:
1、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练习的态度。
2、学生能领会并说出“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
3、主动积极体验投掷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并能基本会做该动作。
4、通过教师的引导式教学,使学生在游戏和主动积极练习中提高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技能方法,发展上肢力量以及上下肢等身体的协调性。
5、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团结协作、共同参与的良好团体氛围。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新鲜事物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喜欢通过各种言语和动作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习兴趣很高,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
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练习方法,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为立足点,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等方法,使之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四、课前准备
本节课需要垒球70只,小体操垫30块,小红桶六个。
垒球人手一个保证投掷课的量和密度。
游戏中,小体操垫代表土地妈妈,小红桶里面装了五个垒球(代表种子),在游戏中体会农民伯伯播种的辛苦和收获的幸福。
五、教学设计与构思
本课以《体育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特点及儿童身心特点,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去设计教案。
主要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把教材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和投球过彩色宽带皮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线,以学练为主旨”的主题思想,在本次授课所采用背后动作要领和理解领悟技术动作要求,通过游戏及比赛提高学生投掷能力。
这是课堂的良好境界,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在积极主动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尽情地玩垒球,达到玩中学、学中玩来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本课我用六个模块来完成:
1、热身蹦蹦跳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这样无心理压力的环境下自主参与练习,并通过教师的语言激励和徒手操的热身活动,为下一步的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做好准备,这样围绕主教材做这些准备性练习,很快使学生进入运动状态。
2、互帮互学,团结进步是两人一组,转体挥臂拉满弓,明确学习内容,合作练习,相互讨论,怎样投的又高又远?影响远度和高度的因素是什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体会拉满弓的基础上,理解和感悟技术动作要领。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教学中又让典型性的学生做示范练习,集体评说,体会到正确投掷姿势的重要性和快速猛力挥臂掷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
3、合作交流,比一比是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今天我们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学好学会这个投掷动作,你的垒球将投掷的更远更好,也可能使你在咱们的运动会中勇拔头筹,在和其他高手过招的过程中,是你不落人后。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学会呢?徒手模仿练习:蹬地、转体、挥臂、拉弓投出,增强动作的连贯性和熟练性。
教师指出学生所犯错误动作:投掷时角度不好;投掷时直臂;投掷时上下肢不能协调用力;提出改进纠正办法,激励表扬努力并想出改进方法。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内容看似比较简单,而要教学的知识是较多的。
教师讲解并示范投掷动作要领,学生直观的感受动作形象,又加强巡视指导正确的方法,生跟着教师做徒手模仿练习投掷轻物动作,体会投掷的姿势和转体挥臂动作,加强对正确的投掷姿势的理解。
4、积极锻炼,领悟“出手”是增加协助物(彩色宽带皮筋)的投掷练习,“要想投的高,出手要过头;要想投的远,出手要飞快!”在强调用童谣的语言理解了侧向投掷垒球的基础上,增加彩
色宽带皮筋这样鲜明的标志物,让学生所投掷垒球从鲜明标志物上投出,不用多强调技术动作,学生自然而然的技能投出好角度的球。
进行投球过皮筋的活动,不仅巩固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方法,而且指导学生投远的方法------向前上方投。
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时时要强调学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团结协作等思想教育。
本模块以教学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为主,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成功过彩色宽带皮筋的乐趣。
5、快乐身心,快乐游戏《春播秋收》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他们之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农民伯伯在春天播种下种子,到秋天收获累累的喜悦。
游戏的安排,充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了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6、稳定情绪,放松身心闭眼呼吸调整,放松身体伸展四肢。
在教师缓慢语调的口令中放松身心,调整呼吸,稳定情绪,以备进入下面的学习或生活中。
六、教法与学法的一体化
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本课采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趣味宽带彩色皮筋活动,使学生觉得新颖、别致、内容丰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运动量和运动密度,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玩中得到锻炼,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在教学的每一方面和每一环节上均使学会主动积极去领会投掷技术的动作要点,达到每人都逐渐学会感兴趣并且乐学、会用的目标。
在教学技术动作时,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
讲解时,语言简明扼要,亲切询问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示范动作时展现出各个不同环节的演进过程,能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并加以徒手模仿练习,再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野练。
这样,充分体现了体育课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两者关系。
七、教学特色与创新
1、组织教学过程中,努力追求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风格。
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露玩的天性,同时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主导作用。
如准备活动中,一改以前排队做操的形式,而采用散点式来进行玩球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体会体育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热情。
2、课的教学手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在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后,又加强投球过彩色宽带皮筋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
并且在活动中充分利用皮筋和语言激励来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能有充沛的精力集中在教学中又不耽误教学时间。
3、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变单纯的生理教学为生理、心理、社会多维教育观,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观,确立以发展全体学生身体基本活动和心理健康活动为主的教学观,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以练习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寓德育于活动,抓住时机适时的进行思想品德德教育。
4、将体育课转化为一个学习、探索、创新和展示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教与学同步互动,学练结合,学玩相间,有新鲜感且容易操作。
八、说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60%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50次/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