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生化检验
1. 高钾血症、高钠血症、高氯血症的原因 高钾血症、高钠血症、 2. 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的原因 低钾血症、低钠血症、
二、血钙测定
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肌的兴 奋性及其传导性、 奋性及其传导性、参与肌肉收缩及神经 传导、激活酯酶及ATP、凝血必需物质。 传导、激活酯酶及ATP、凝血必需物质。 参考值: 参考值: 血总钙:2.25-2.58mmol/L 血总钙:2.25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高钙血症与低钙血症的原因
第三节、 第三节、 血清电解质检测
一、钾、钠、氯测定 电解质测定对评估体内的水与电解质、 电解质测定对评估体内的水与电解质、渗透压 与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与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心肌活 动均具有重要作用。 动均具有重要作用。 测定方法: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 测定方法: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原 子吸收光谱法、酶法等。 子吸收光谱法、酶法等。 参考值: K 3.5-5.1mmol/L 3.5Na 135-147mmol/L 135Cl 95-105mmol/L 95-
临床意义
HbA1c反映抽血前 反映抽血前1~2个月内血糖的 反映抽血前 个月内血糖的 平均水平, 平均水平,对鉴别糖尿病性高血糖 和应激性高血糖有价值。 和应激性高血糖有价值。可作为治 疗监测和确定治疗方案的依据。 疗监测和确定治疗方案的依据。
局限:方法学粗糙,各方法间缺乏可比性, 局限:方法学粗糙,各方法间缺乏可比性, 不作糖尿病诊断指标
第四节 血清铁及其代谢物检测
一、血清铁 二、总铁结合力 三、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 四、转铁蛋白 五、铁蛋白 六、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意义:血清铁及其代谢物检测在缺铁性贫血
的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的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节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
一、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肌酸激酶(CK) CK-MB的检测 CK-MB的检测
第二节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apo(A B C D E)
CE TG PL
CE TG
FC
脂蛋白结构示意图[CM 脂蛋白结构示意图[CM VLDL LDL HDL Lp(a)]
CM VLDL LDL Lp(a) HDL
CM TG 前β-Lp β-Lp ApoB100 ApoB48 ApoA1 ApoA2
三、血清无机磷测定
重要生理功能:参与三大物质的代谢、 重要生理功能:参与三大物质的代谢、 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缓冲体系、 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缓冲体系、骨盐的 主要成分、转运能量。 主要成分、转运能量。 参考值: 参考值: 0.970.97-1.61mmol/L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高磷血症与低磷血症的原因。 高磷血症与低磷血症的原因。
参考值: 参考值: 空腹血糖<6.1mmol/L 30-60min达高峰 空腹血糖<6.1mmol/L 30-60min达高峰 一般在7.0峰值不超过11.0mmol/L, 一般在7.0-9.0mmol/L 峰值不超过11.0mmol/L, 2h不超过7.0mmol/L 3h降至正常 尿糖均阴性 2h不超过 不超过7.0mmol/L 3h降至正常
2、胰岛细胞抗体(ICA) 胰岛细胞抗体(ICA) O型人胰腺切片作抗原,采用IFA检测 型人胰腺切片作抗原,采用IFA检测 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
ICA阳性可预示β-细胞的自身免疫损 阳性可预示β 阳性可预示 只能作为糖尿病的高危指标, 害,只能作为糖尿病的高危指标,儿 童阳性或高水平持续阳性, 童阳性或高水平持续阳性,对1型糖尿 病有较高预测率。 病有较高预测率。
五、脂蛋白(a)测定 脂蛋白(a)测定
Lp(a)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Lp(a)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的作用, 的作用,它是冠心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 子之一。 子之一。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Lp(a)是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Lp(a)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 是动脉粥样硬化( 独立危险因素。增高也见于炎症、 等)的独立危险因素。增高也见于炎症、 手术、创伤等。 手术、创伤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HDL的功能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至肝脏 HDL的功能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至肝脏 处理,故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处理,故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HDLHDL-C与TG呈负相关,与冠心病发病 TG呈负相关, 呈负相关,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 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
Apo(a) ApoB α-Lp
膜蛋白分类及构成
一、总胆固醇测定 二、甘油三酯(TG)测定 甘油三酯(TG)
参考值:0.56参考值:0.56-1.7mmol/L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增 高: 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 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动脉硬化症、糖 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动脉硬化症、 尿病、脂肪肝、肾综、妊娠、高脂饮食、 尿病、脂肪肝、肾综、妊娠、高脂饮食、酗酒 降 低: 甲减、肝衰竭、肾上腺功能减低。 甲减、肝衰竭、肾上腺功能减低。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LDL向组织及细胞内运送胆固醇, LDL向组织及细胞内运送胆固醇,直接 向组织及细胞内运送胆固醇 促使动脉粥样硬化。 促使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LDLLDL-C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 每升高1mg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1 关。每升高1mg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12%。多见于II型高脂蛋白血症 2%。多见于II型高脂蛋白血症。 型高脂蛋白血症。
六、血清载脂蛋白检测
Apo-A1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较敏感的指 Apo-A1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较敏感的指 标,其血清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
关。
ApoB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 ApoB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呈正相关。 ApoA1/ApoB比值反映了 ApoA1/ApoB比值反映了HDL-C与LDL比值反映了HDLLDLC的相对水平。 的相对水平。
临床意义
1. 诊断糖尿病: 诊断糖尿病: (1)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7.0 mmol /L, , 2h血糖 血糖≥11.0mmol/L. 血糖 (2)有多食、多饮、多尿及不明原因体重减轻 有多食、多饮、 有多食 随机血糖≥11.0mmol/L。 。 随机血糖 2. 糖耐量受损: 糖耐量受损: FPG 6.1~7.0mmol/L,2h血糖在 血糖在7.0-11.0mmol/L , 血糖在 高峰时间延至1h后 恢复正常时间可延至 高峰时间延至 后,恢复正常时间可延至2-3h以后 以后 且伴尿糖阳性。多见于II型糖尿病 痛风、 型糖尿病、 者,且伴尿糖阳性。多见于 型糖尿病、痛风、肥 胖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等。 胖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等。
糖尿病诊断标准
1985年WHO规定: FPG≥7.8mmol/L OGTT 2h Glu≥11.1mmol/L 1997年新标准: FPG≥7.0mmol/L OGTT 2h Glu≥11.0mmol/L
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原理: 原理: Hb β链末端氨基酸与葡萄糖进行 链末端氨基酸与葡萄糖进行 缩合反应形成HbA1c酮氨化合物,反应 酮氨化合物, 缩合反应形成 酮氨化合物 速度取决于血糖浓度及血糖与Hb的接触 速度取决于血糖浓度及血糖与 的接触 时间。 时间。 电泳法、微柱法、 参考值:电泳法、微柱法、比色法 各不相同。 各不相同。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南方医院实验诊断教研室 曾方银
肝功I(ALT AST TBIL DBIL IDIL TP ALB G A/G S/L) 肝功 2肝功 肝功II(I+LDH ALP GGT TBA AFU CHE PA) 肝功 3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 44心肌酶谱(AST LDH HBDH CK CK-MB) 心肌酶谱( 心肌酶谱 ) 5肾功(BUN Cr CO2 UA) 肾功( 肾功 ) 66 血脂五项 血脂五项(CHO TG HDL LDL VLDL) 7 7血脂九项 血脂九项(6+ ApoA1、B、A1/B Lp(a)) 血脂九项 、 、 8 K Na Cl 9 Ca P Mg 10脑脊液生化(GLU mic-TP Cl) 脑脊液生化( 脑脊液生化 ) 11 GLU 12 体液免疫(IgG IgA IgM C3 C4 Ch50) 体液免疫( ) 13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G IgA IgM) 免疫球蛋白 14 AMY 15 LIP
降低
1. 胰岛素过多、降糖药过量、胰岛 细胞瘤 胰岛素过多、降糖药过量、胰岛B细胞瘤 2. 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重症肝炎、肝硬化、 3. 长期营养不良、饥饿、急性酒精中毒 长期营养不良、饥饿、
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方法:口服葡萄糖100g或1.75g/kg体重 方法:口服葡萄糖100g或1.75g/kg体重, 体重, 服后30、60、120、180分钟采血 服后30、60、120、180分钟采血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其次是脑和平 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 主要存在于骨骼肌 滑肌细胞中。 滑肌细胞中。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正常人低于 。 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正常人低于5%。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 急性心梗(AMI)、病毒性心肌炎,CK活 急性心梗(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活 性明显升高 2. AMI、肌病、肌萎缩时 均增高。 、肌病、肌萎缩时CK-MB均增高。 均增高
一 空腹葡萄糖检测
肝调节糖代谢,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 肝调节糖代谢,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 检测方法:邻甲苯胺法、氧化酶法、 检测方法:邻甲苯胺法、氧化酶法、已糖激酶法 参考值: 参考值:3.9-6.1mmol/L 增高: 1. 糖尿病 2. 内分泌疾病:巨人症、皮质醇增多症、甲亢、 内分泌疾病:巨人症、皮质醇增多症、甲亢、 嗜铬细胞瘤 3. 应激性高血糖:颅脑损伤、心梗 应激性高血糖:颅脑损伤、 4. 药物影响: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 药物影响:噻嗪类利尿剂、 5. 妊娠呕吐、麻醉、脱水、缺氧 妊娠呕吐、麻醉、脱水、 6. 饱食、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 饱食、高糖饮食、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