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弹性数据:统计——浏览每一期课程简报并发帖评论。
6. 弹性数据:统计——在问答区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至少2条。
7. 弹性数据:统计——参与每次集中在线研讨,每次发帖至少1条。
(三)第三阶段:校本研修
1.研修主题的设立。
依据远程研修阶段所学网络课程内容,结合教学实践,由各旗县市区培训专家设计校本研修主题。
2.培训组织管理。
以学校为管理基本单元,校长或主管副校长为项目负责人。
基于在远程研修阶段的分坊(班)没有跨校,校本研修阶段仍以原有坊(班级)为校本研修基本单元,坊主为研修组长。
教师培训机构具体负责指导本地区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各教师培训机构要积极采取送教到校、巡回指导等形式深入中小学校。
3.考核和学时认定。
校本研修阶段的考核和学时认定由教师培训机构执行。
校本研修阶段的学时为16学时。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研修活动一表格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349 更新时间:
2016/12/17 热★★★
一、全体教师完成“研修问卷”调查
调查表网址:
二、以学校为单位完成一次“信息化教学设计”研讨活动
1.以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制定“活动一”的实施计划
2.全体教师自主完成一节信息化教学设计,教研组或备课组组织
3.全体教师完成一份说课稿,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开展线下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研讨活动
4.全体教师根据研讨活动的建议意见,修改教学设计方案并上交备课组。
5.教研组或备课组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收集、整理以上相关过程性材料,包括活动实施计划、签到表、过程照片、过程性记录(记录表格、教师发言、教学设计等),上交学校统一存档、备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