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二)(8月份)一、选择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0分)1. 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A.♀Yy×♂yyB.♀yy×♂yyC.♀Yy×♂YyD.♀yy×♂YY2. 对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B.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同时对父本和母本去雄C.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3. 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6~16厘米B.6~14厘米C.8~16厘米D.8~14厘米4.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如图所示)。
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9:7B.F1的表现型是黄色C.F2中黄色个体自交有23会出现性状分离D.F2的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3165. 在如图利用Ⅰ、Ⅱ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分别从两个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过程发生在图示的③时期②每次要保证随机抓取,读取组合后必须放回③要求每个桶中小球总数量必须相同,并且每个桶中不同的小球必须相等④需要统计全班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统计的误差A.2B.1C.4D.36. 下列细胞分裂图解中,在某动物卵巢中见不到的是()A. B. C. D.7. 人类的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基因型正常,两个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A.三女一男或二女二男B.三女一男或全是女孩C.三男一女或二男二女D.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8. 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
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B.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9. 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C~H、I~M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B.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C.A~I表示减数分裂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10. 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C.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极体)形成过程中D.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11. 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完全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完全显性。
两亲本杂交,F1出现如图所示的四种类型。
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12. 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B.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乙图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13. 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充分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出现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理论上沉淀物中不会出现放射性B.该组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上述实验过程证明噬菌体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部D.该实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14. 人的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为()A.46对、23个、46条B.23对、23个、92条C.23对、0个、92条D.23对、0个、0条15. 某AABb个体r精原细胞产生AAb、Aab、B、B四个精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B.Aab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C.该精原细胞产生精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的显性突变D.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叉互换16. 某15N完全标记的1个T2噬菌体(第一代)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后,共释放出n个子代噬菌体,整个过程中共消耗a个腺嘌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含15N的培养液直接培养出第一代噬菌体B.子代噬菌体中含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n−1C.第一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an−1个胸腺嘧啶D.噬菌体DNA 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酶、ATP 和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17. 现有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 (表示为14N 14N )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 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 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 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A.有15N 15N 和14N 14N 两种,其比例为1:1B.有15N 14N 和14N 14N 两种,其比例为1:3C.有15N 15N 和14N 14N 两种,其比例为3:1D.有15N 14N 和14N 14N 两种,其比例为3:118. 在含有BrdU 的培养液中进行DNA 复制时,BrdU 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 标记链。
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 (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 (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
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 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B.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 C.34的DNA 单链被BrdU 标记 D.全部DNA 分子被BrdU 标记19. 下列关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 B.不适用于原核生物,适用于所有的真核生物 C.不可能是用于控制同一种性状的基因之间D.可以适用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20. 下列组合在果蝇的卵细胞中不存在的是( ) A.4个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B.3条常染色体,1条X 染色体 C.4条染色体D.2条常染色体,1条X 染色体,1条Y 染色体21. 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C.果蝇细胞内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D.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2. 如图所示为T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一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具有放射性的个体占大多数B.本组实验中的细菌先用含32P 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C.悬浮液中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D.沉淀中放射性偏低的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23. DNA 分子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 A.含氮碱基、核糖、磷酸和酶等 B.二氧化碳、水、能量和酶等 C.模板、4种核苷酸、能量和酶等 D.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和酶等24.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如图,④的作用是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④运输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GCU )B.精氨酸(CGA )C.丝氨酸(UCU )D.精氨酸(AGA )25. 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结构或物质。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1表示细菌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图2表示酵母菌细胞内核基因的表达过程B.图1、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完全相同C.图1所示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向左,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多肽链D.图2信息反映多个核糖体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26. 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
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
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B.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C.若α链剪切位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D.向导RNA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27.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28. 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⑧通过控制全部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④通过控制全部核糖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9. 青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利福平对细菌的作用部位或作用原理分别对应图乙中的⑥⑧⑨⑦,图甲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和利福平都能抑制细菌的①过程B.环丙沙星和红霉素都能抑制②③过程C.①~③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的健康细胞中D.结核杆菌的④⑤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中30. 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