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共16张PPT)

标准(二):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阐述当初发动辛亥革命的目
的是“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为独立的中国,以屹
然于世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探究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标准(一):根据《政治学辞典》的解释:资 产阶级革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推动政治民 主化为目标的革命。 成功的: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 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 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 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 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 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 是没有疑问的。”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 各部次长除1人外,其余都是同盟会重要骨干)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 样性质的政权?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概况:
时间:1911年10月 10日
地点:武昌
成立湖北军政府 结果: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影响:①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全国十几个省 宣布独立,响应武昌革命运动。 ②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1、革命爆发( 1911.10.10 )
2、高潮 时间: 1912年1月1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根据下列评价标准中的任意一个,谈谈你对辛
亥两革 句命话的概看 括法 出( 你“ 的理成由功。”或“失败”),并用一探、 究
标准(一):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这个特殊环境中,时代赋予它的使命 是反帝反封建,完成了这一任务,革命就算成功。
——选自林伯渠在纪念孙中山诞 辰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 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 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 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 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的观
点。
给封建主义致命的一击;使中 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 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 入人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许多青年低估辛亥革命的政治意 义的理由。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思考2: 当时是否具备推翻清政 府的条件?
革命可能性(条件)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原因(必要性): ⑴《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⑵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2、条件(可能性):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条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探究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标准(三):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这个特殊环境中,时代赋予它的使命是 反帝反封建,完成了这一任务,革命就算成功。
失败的: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性质。 标准(四):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宣言》中阐述当初发动辛亥革命的目的是 “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为独立的中国,以屹然于世 界。” 失败的:中国并未完全独立,还被列强控制。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 自由平等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三权分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总揽行政事务。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之,行使司法权。
第十九条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辅佐临时大总统。
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标准(二):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就是扫 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即要以推 翻封建统治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来衡量 资产阶级革命是否成功。
成功的: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⑴建立中 定都: 南京
华民国 国旗: 五色旗
总统: 孙中山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 回、藏五个民族,象征
性质:资产阶级革 “五族共和”
命政权 ⑵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
3、结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 胜利果实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陆军总长:黄兴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16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16张 PPT)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二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人 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思考1: 为什么非要推翻清府? 革命必要性(原因)
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
效。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责任内阁制
⑵据此分析约法的性质?它的颁布目的是什么?有何意义?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目的: 防止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意义: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是 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