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人工智能知多少教学目标:1、认识人工智能。

2、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

3、体验人工智能。

教学重点: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教学难点:认识人工智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了解有关人机国际象棋比赛的事情吗?最终计算机战胜了人类。

计算机是一种机器,机器是在某些模仿人工的行为时,甚至在某些方面要超出人类的能力。

二、认识人工智能看课本P1内容,了解什么叫“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就是由人工制造出的“机器”能模仿或代替人的某些智能。

登录: 上网交流有关人工智能的知识。

三、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看课本P3 ,你有碰到过这些机器智能行为吗?日常生活中,你还碰到过哪些类似的智能机器。

四、体验人工智能1用手机的手写识别软件写一条短信。

2学用“金山快译”软件。

五、完成P5的“互动评”表格填,比一比谁得到的红花多。

教学内容:智能家居新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智能家居产品。

2、感受智能家居生活。

3、开展“智能住宅我设计”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智能家居产品。

教学难点:开展“智能住宅我设计”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高科技的智能化家居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高质量生活的标志。

你了解智能家居吗?二、了解智能家居产品看课本P7-P8,你认识到了哪几种智能家居产品?具体说说。

智能家电智能家具智能汽车你家里有用智能家居吗?声控灯电热水器空调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等都有部分智能成份。

三、感受智能家居生活观看教材配套光盘,了解智能家居生活,将自己的感受写在课本P8 的红色框框里面。

四、开展“智能住宅我设计”活动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开展活动,将P8的表格填完整。

五、完成P10 的“互动评”表格填,比一比谁得到的红花多。

教学内容:活动流程巧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流程2、学用流程图3、玩游戏,画流程教学重点:学用流程图教学难点:玩游戏,画流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通常把按照先后次序完成某件事情的过程称为流程。

设计的流程越合理,完成事情的效率就越高。

二、了解生活中的流程你去看电影,要经过哪些环节?说一说,再看看课本P11。

会做过饭吗,做饭要哪些步骤?将这个过程写下来。

环节间用箭头指示。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的?三、学用流程图流程图由一些框和流程线组成,有些符号是约定俗成的。

看课本P12上面的图示。

了解和分析P13的游戏流程图,加入:如果出一样的手热则重来,胜方得1分,负方不得分。

三次定胜负,得分多的赢。

四、玩游戏,画流程。

具体操作见课本P13。

五、完成P15的“互动评”表格填,比一比谁得到的红花多。

教学内容:基本命令我会用教学目标:1、认识Logo窗口2、学用Logo基本命令3、学用Logo语言画图形教学重点:学用Logo基本命令教学难点:学用Logo语言画图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电脑是怎样执行人的命令的?在Logo语言环境里,我们可以发出不同的命令指挥小海龟的运动。

二、认识Logo窗口启动“智慧Logo”后,创建一个新文档。

了解窗口各个工具的作用。

三、学用Logo基本命令。

对照课本P17,输入表格里的命令,运行后看小海龟怎样运动。

记一记常用命令。

四、配合使用智能小车,让它在Logo命令指挥下运动。

对照课本P19的表格里的命令,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上网站: 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情况。

五、学用Logo语言画图形。

一般画一个图形要有几行命令。

六、完成P22的“互动评”表格填,比一比谁得到的红花多。

教学内容:色彩命令好绘图教学目标:1、认识抬笔、落笔命令2、认识笔宽命令3、设置画线的颜色教学重点:会使用抬笔、落笔命令。

教学难点:设置画线的颜色。

教学过程:一、认识抬笔、落笔命令抬笔:PENUP 简称PU格式:PU功能;使海龟抬笔,当移动海龟时不画线。

落笔:PENDOWN简称PD格式:PD功能:使海龟落笔,当移动海龟时能画线。

注意:PU、PD一般配合使用例4画一个水槽:CS FD 60 BK 30 RT 90 FD 20PU FD 20 PD FD 20 PU FD 20 PDFD 20 LT 90 FD 30 BK 60 LT 90FD 100 RT 90二、认识笔宽命令画线宽度的设置命令:SETW.三、设置画线的颜色画笔颜色的设置命令:SETPC格式:SETPC X功能:设置画笔的颜色。

其中X是0-15之间16个整数。

例1:DRAWSETPC 4REPEAT 5[FD 80 RT 144]则可画出一个红色五角星同时,你也可以用鼠标单击,出现如下的颜料盒:单击其中的任何一种颜色后,海龟将变成你所选择的色彩。

屏幕底色的设置命令:SETPC格式:SETBG X功能:设置当前屏幕的颜色,其中X为0-15之间16个整数。

图形的填色命令:FILL格式:FILL功能:对海龟所在的最小的封闭区域用当前笔色涂色,或填入用当前着色的画纹。

注意:FILL命令的执行结果取决于笔的状态。

如笔的状态是PD,则用当前的笔的颜色和花纹填充封闭区域;如果笔的状态是PX(设置笔的反转色),则用当前笔色的反转色涂满封闭区域;如果笔的状是PU,则FILL命令无效。

第6课时教学内容:重复命令效率高教学目标:1、认识重复命令。

2、会用重复嵌套。

教学重点:会用重复嵌套。

教学难点:会用重复嵌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多边形时,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相同的命令结构。

可以用重复命令来简化。

二、用重复命令来简化1、例如画一个正方开。

fd 50 rt 90 fd 50 rt 90 fd 50 rt 90 fd 50 rt 90 重复的内容是 fd 50 rt 90 重复了4次,可以简化为:repeat 4 [ fd 50 rt 90 ]运行效果是一样的,并且更加简单明了。

2、试着用重复命令画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

三、用重复命令来闪烁三色灯。

看教材,将程序输入到小车里,让小车按照要求闪烁。

四、用重复嵌套。

1、想一想,我们会用重复命令来画一个正方开,现在如果想并列画上四个同样的正方形,怎样写命令最间单明了?画4个,就可以将画一个的步骤重复4次。

怎样写程序呢?认识嵌套。

看能不能看懂用重复嵌套画风车的程序。

2、完成P23下面的“试一试”,要求使用重复嵌套命令。

五、完成P24的“互动评”表格,比一比谁得到的小红旗多。

教学内容:判断命令做选择教学目标:1、认识判断命令,了解写判断命令的格式与要求。

2、用判断命令控制小乌龟的行走方式。

3、用判断命令控制小乌龟画不同的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判断命令,了解写判断命令的格式与要求教学难点:了解写判断命令的格式与要求,写判断命令。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做选择: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郊游;否则,就去图书馆看书。

使用LOGO语文,也常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判断,做出选择。

二、认识判断命令If (条件)[命令组1 ]Else[命令组2 ]当满足条件时,执行命令组1;当不满足条件时,执行命令组2。

阅读P25正面和P26上面的内容。

读懂程序。

将程序写到电脑里执行,看执行结果。

五、完成P42的“互动评”表格,比一比谁得到的小红旗多。

教学内容:小小机器人我指挥——认识机器人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2、熟悉机器人的三种主要的构成部件。

3、熟悉机器人的电子感应部件和执行部件。

4、熟悉机器人控制的结构。

教学重点:熟悉机器人控制的结构。

教学难点:熟悉机器人的电子感应部件和执行部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看过很多电视里都有机器人,同学们还记得吗?说一说有哪些?想了解真实的机器人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机器人的世界吧。

二、轻松学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看P51图,图上画了哪些用途的机器人。

看P52的图,机器人与人类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熟悉机器人的三种主要的构成部件。

阅读P53到P54的内容。

机器人的构成部件有哪三类?3、认识机器人的组成部件。

熟悉机器人控制器。

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有关机器人的知识?三、完成P59的“互动评”表格,比一比谁得到的小红旗多。

教学内容:小小机器人我指挥——设计机器人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设计、制作流程。

2、能确定设计目标,设计任务流程。

3、能搭建机器人并正确连线。

4、编程并下载到机器人。

教学重点:能确定设计目标,设计任务流程教学难点:设计任务流程,编程并下载到机器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动手,来设计制作一台自己想要的机器人吧!二、新课。

1、了解机器人的设计、制作流程。

机器人的设计、制作流程分哪几个步骤?阅读P60下在面内容回答。

2、确定设计目标,设计任务流程阅读P61的“快乐做”设计楼道灯。

按课本顺序,设计目标——设计任务流程——搭建机器人——编写下载程序,完成机器作的制作。

看课本P63和程序内容,先读懂,再抄写到电脑智慧LOGO软件里,建一个程序。

把程序下载到电脑上。

运行程序进行测试。

三、完成P40的“互动评”表格,比一比谁得到的小红旗多。

教学内容:小小机器人我指挥——机器人行走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和画流程图,掌握“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功能;2、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模块编写程序,驱动左右电机,并掌握模块参数的设置方法及左右电机的驱动方法;3、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4、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5、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教学重点:“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教学难点: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顺序程序结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展示A城与B城的位置图片。

假设小明同学住在A城,小华同学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

现设计一个机器人邮递员要从A城出发,直线前进,准确到达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务。

你该怎么设计这个机器人呢?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教师活动通过生活中邮递员在城市间的行走作为导入,轻松自然地引入了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学生活动通过上节课机器人仿真系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快速完成机器人的搭建和场地的编辑。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1.机器人行走的程序的设计,此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从基本的打开软件运行平台到简单流程图的组成,教师要详细演示讲解;2.布置任务一(完成机器人走直线)。

学生活动:基本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深人探索,思考机器人转弯行走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重点讲解左、右发电机的设置以及“移动”“延时”等模块的参数更改;3.布置任务二(完成机器转弯)。

机器人转弯的工作原理及进入仿真,分析机器人行走的程序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