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句法学第五章约束理论翻译

句法学第五章约束理论翻译

句法学第五章约束理论翻译第五章约束理论学习目标读完第五章后,应该掌握以下的理念和技能:1.识别和区分指称语,代词和照应语。

2.理解先行词和照应语。

3.区分约束与同标。

4.明确并将约束理论应用于树形结构。

5.将A 、B、C三原则用于树形结构。

6.明确约束领域。

0.简介我们暂且不看句法学,先看一些和英语名词词组意思相关的一些事实。

一些名词词组从它们所处的语境和篇章中得到意义。

例如,在句1)中Felicia这个词从它所在句子的情景语境中获得意义:1)Felicia wrote a fine paper on Zapotec.(Felicia曾写过一篇与萨巴特克语言相关的好文章。

)如果在现实世界中听见这句话,你可以从说话者那里知晓谁是Felicia,有一个人叫这个名字,并且被牵涉进这个说话语境当中。

尽管你不知道她是否写了和萨巴特克相关的文章,但从这个句子你可以得出Felicia在现实世界中写过一些文章,并且这些文章是有关萨巴特克的。

这预示了世界上有这样的文章,并且这一文章是与萨巴特克语言相关的好文章的代名词。

“一篇与萨巴特克语言相关的好文章”和“Felicia”都从现实世界中的那些指称事物获得应有之意。

这种名词词组就叫做指称语(或者R-expression).2)指称语:从现实世界中所指事物中获得意义的名词词组。

多数名词词组是指称语。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名词词组都是指称语。

如下句中“herself”这个词组:3)Heidi bopped herself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Heidi 用西葫芦在自己脑袋上轻轻敲了一下。

)在这个句子中Heidi是个指称词并从语境中获得意义,而herself必须回指Heidi,它不会指Arthur,,Miriam,或者Andrea。

只有从前面一个词中才能获得意义(在Heidi这个例子中)。

像这种词组,必须从该句中另一个名词词组中获得意义的名词词组叫做‘回指词’(anaphor)(像我们在第一章看到的那样)。

4)回指词:一个必须从该句中另一个名词词组中获得意义的名词词组叫作回指词。

有代表性的回指词有himself,herself,themselves,myself,yourself,ourselves,yourselves,以及each other等。

回指词种类事实上有(至少)两种回指词。

一种是反身代词(reflexive pronouns),如: himself,herself 或者themselves。

另外一种叫做相互词(reciprocals),包括如each other这类的词。

为了简单起见,虽然在反身代词与相互词分布中之中存在小小的分歧,我们还是将相互词看做一种简单的分类。

还有另一种名词词组。

它们可以有选择地从句中另一个词组中获得意义,或者有选择地从其他(包括语境或者语篇中之前的句子)地方获得意义。

这类名词组就叫做代词。

如句子(5):5)Art said that he played basketball.(Art 说他打篮球。

)在该句中,单词‘he’可以指Art(即该句可以理解为:Art说Art打篮球),或者‘he’也可以指其他人(即该句可以理解为:Art 说Norm 打篮球)。

典型的代词包括:he,she,it,I,you,me,we,they,us,him,her,them,his,her,your,my,our,their,和one。

句(6)中给出代词的定义:代词(pronoun):2)6)代词:一个名词组可以(或者不需要)从该句中的另一个单词获取意义。

上一章我们用结构关系给一些句法位置下了定义,结果证明不同语义类型的名词组只能出现在句子中的某些位置。

回指词,指称语以及代词只能在句子中的特定位置出现。

例如一个回指词可能不会出现在句子中的主语位置:7*)Herself bopped Heidi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这些句法规则限制不同名词词组在句中出现的位置称作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会提到我们上一章学到的结构关系,因此学习本章后你就会明白句法学家对结构关系如此重视的原因所在了。

1.同标词与先行词我们先讨论先行词的分布。

首先我们需要一些术语来支撑现实。

一个名词词组可以赋予句中的另一个呢名词意义称为先行词:8)先行词:一个能赋予句中其他名词词组意义的名词词组。

如,句(9)中回指词herself就是指代‘Heidi’,因此Heidi就叫做‘先行词’。

9)Heidi bopped herself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antecedent anaphor我们运用一种特殊机制来使两个名词词组指同一个主体,并且,每个词组下会用字母表示。

两个名词词组下面的标示字母是否相同取决于它们是否指代同一个主体。

通常(习惯上)我们会用下标i,j,k表示,以此类推。

这些用字母表示的下标就称作指称对象(index,indexes)。

10)a) [Colin]i gave [Andrea]j [a basketball]k.b) [Art]i said that [he]j played [basketball]k in [the dark]l.c) [Art]i said that [he]i played [basketball]k in [the dark]l.d) [Heidi]i bopped [herself]i on [the head]j with [a zucchini]k.在(10a)中所有的名词词组代指不同的主体,所以它们的下标都不同。

(10b)中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下标,句子就会有歧义;‘he’既可以指‘Art’也可以指其他人。

但是如果加上在下标的话,我们就会将这些名词组区分开。

句(10b) 中,只有当he指的不是Art而是其他人时整个句子才有意义,也就是说代词he与Art是不同的指称对象。

相反,在句(10c)中,指称对象he和Art则指代的是同一个对象。

在该句中,Art是代词he的先行词,因此它们属同一个指称对象。

最后,句(10d)中,回指词herself又反过来指的是Heidi,因此它们两个也属于同一个指称对象。

两个名词组指代同一个指数的现象叫做同标(coindexed)。

名词组之间同标的现象叫做同指(corefer),即指代客观世界同一个对象。

11)同标(coindexed):两个名词词组有同一个指数对象就是同标。

在(10c)中,Art与he属于同标;(10b)中Art与he就不属于同标。

2.约束事实上,同标、同指以及先行词都是三个很笼统的概念,一个名词组不管在句中处于什么样的结构位置,上述概念都是成立的。

然而事实证明,先行词与代词或者回指词的关系必须是处于特定的结构关系。

在(12)中是三个句子进行对比:12) a) Heidi i bopped herself i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b) [Heidi i’s mother]j bopped herself j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c) *[Heidi i’s mother]j bopped herself i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12b)与(12c)句中的指数对象我们得特别观察一下。

这些句子表明尽管单词herself可以指代主语Heidi’s mother,但是但是它不能指代词组中嵌入的词组,如Heidi。

同样也适用于句(13)。

13) a) [The mother of Heidi i]j bopped herself j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b) *[The mother of Heidi i]j bopped herself i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快速看一下符号注释句法学家会将那些相似但是指代不同指称对象的句子进行简化。

两个相似的指称对象会用斜杠(/)表示,而区分一个语法错误的句子会用(*) 表示。

那么,(13)中的两个句子就可以用下面的表示方法来呈现:13’) [The mother of Heidi i]j bopped herself j/*i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也就是说在该句中,如果herself是j的指示对象(或者与[The mother of Heidi i]j 同指),这个句子就是合乎语法的;但是,如果herself是i的指示对象(或者与[Heidi]i同指),这个句子就是不合乎语法的。

从下图(14a 和b),为(12a和b)的树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结构位置上限制名词组Heidi的位置被取代后,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大不同。

在(14a)中,圈中名词词组统制统制herself的词组,但是在(14b)中完全不是这样。

由此可以看出回指词与先行词之间的核心关系--统制关系。

所以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同标关系来表示回指词与先行词之间的关系,而应该用一个更加具体的概念来表示,这就是约束:15)约束(binds):当且仅当A统制B并且A和B同标时,A约束B。

约束是一种特殊的同标,只有其中一个名词词组统制另一名词词组时,才会有约束。

但是要注意的是约束不是由同标组成。

必须是同标和统制同时满足才会有约束。

现在我们就可以对以下不合乎语法的句子做出概括,其中(16a) (=7) ,(16b) (=12c):16) a ) (=7) *Herself i bopped Heidi i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b ) (=12c) *[Heidi i’s mother]j bopped herself i on the head with a zucchini.这两个句子都不是回指词约束关系,即它们不是名词组之间的统制关系而是同标关系。

这种原则就是约束理论的A原则,它决定回指词的分布关系:17)(初级)约束A原则:回指词必须被约束。

但是要牢记约束意味着名词词组必须要和统制它的名词词组同标。

在(14b)的树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回指词herself与名词组Heidi是同标关系,但是它们不属于约束关系,因为名词组Heidi与另外一个名词组herself不是统制关系。

下图(18)反映的句(16a) (=7)也是如此。

尽管两个名词词组同标,但是并没有形成约束关系,先行词没有统制回指词,所以没能形成约束关系。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回指词约束先行词,因此Heidi 约束herself。

但是请注意,这并不是约束的定义所指。

约束并不是对称关系,约束者(或先行词)必须同时统制被约束者(回指词或代词),但是相反则不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