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情感教育刍议
灵台县职业中专 巩永辉 744400
摘要: 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不但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而职业学校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体育教学情感教育的融入。因此,我们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有效的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情感素养的要求。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中等职业体育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满足学生的情感渴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锻炼更加积极,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和健全的人格。 体育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以情激趣,从而促使学生乐学、愿学、爱学。而通过恰当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和健康人格,使之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中职学生正处在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对学习兴趣产生的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是最多时期,他们大多数是基础教育过程的“后进生”或“学困生”乃至于“难管生”,由于这些“晕轮效应”的存在,一个却被忽视了的情感弱势群体。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兴高彩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这些都是我们老师所关注的。面对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当前中职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体育教学要有新的内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很重要,但离开了“以情感人”,教育是很难收到理想化的效果,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教师要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的。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实现师生民主、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积极保证。
二、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形成师生见心理关系的实践过程。良好的心理关系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项目的特殊性——例如在长距离跑或耐力跑,可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随着学生的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的增强,他们对复杂事情的分析会更全面,对挫折的情境会做好预见性思想准备,一旦出现挫折,会冷静分析,并会在激怒、苦闷的情况下进行情感的自我调节。任何教学活动的安排,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内涵,融洽的师生关系常伴有积极的心境状态,学生愿意同教师进行交流,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时,就会喜欢上体育课,接受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动作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所以,体育教师应注意观察和了解,善于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处于稳定而积极的态度中,保证体育教学在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顺利进行。
三、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中职学生正处于成人化又尚未具有成人理性思考的心理“断乳期”,时时会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甚至有自暴自弃的,遇事往往容易冲动,不够冷静,学习自觉性差,兴趣不大,甚至会产生叛逆心理,是一个特殊群体,许多原因导致目前的现状。中职学生大多数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而进入职业中学后,无论从专业的设置,还是学习方法与节奏,以至于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想象中的“休闲式”职业中学生活大相径庭,使得部分学生很难适应,乃至于发出叹息声,甚至又会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社会的负面影响作用也不可低估,虽然近年来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转变,但依然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加之中职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很严峻,更多的人还没有从价值观念上完全认同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仍然是家长、老师骨髓深处的神圣教育,仍然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受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把读中职当成迫不得已的选择,于是,一些中职学生身上笼罩着一股浓浓的自卑感。
体育是身心共同参与的活动,它具有实践性、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互助性、直观性等特点。学校体育是全面发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情感体验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过程,而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中职体育课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有时还产生了厌学情绪,这也是在中职教育中常见的现象。主要原因有:(1)身体条件不好,怕苦、怕累,这正符合体育兴趣的年龄特点,女生在体育课中性情更加明显,怕晒、怕累、怕出汗。这些90后出生的学生,现其运动不如坐在地上玩手机、谈笑风生,与体育活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没有培养起体育的兴趣与特长,加上家长对学生的万般呵护等原因,进一步滋长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2)师生关系的淡漠化。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越怕,教师的威信就越高,因而在体育教学中,严肃有余,使学生产生恐惧感,造成学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表面服从。这种课堂教学下,造成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的根本,当然学生也不喜欢。(3)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教材乏味,缺乏新鲜感,干干巴巴的讲解、示范、练习;单调的教材教学法,跑跑步、跳跳绳、做一些素质练习,加上打打篮球,一复一日,年复一日,因而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相反,学生希望每一节课有新内容、有新活动,新收获。
(三)健康的体质,是一个人学习,工作的本钱,一个体质多病的人是搞不好学习的,更不用说将来为社会做多大贡献。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中级以上的技术人才,所以大部分学生把专业课放在首要位置,力求在毕业时尽快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忽视了基础课的学习,尤其是体育课教学,认为学到专业课就足够了。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全面发展人才,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都普遍存在片面性。有些学校把重点放在就业率或升学率上,片面地追求技能学习和理论学习,“重智轻体”,学生没有时间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加之部分学校部分班级在校一年或二年社会或顶岗实习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四、对中职体育学生情感教育的对策
作为一名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和体育训练中的言传身教以外,平时的待人接物,情感教育、道德行为等都会深深的影响他们。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加强为人师表的修养,要有高尚的情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要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克己自制,勤奋坚毅,朴实乐观,仪表大方,行为举止稳重、文明。树立良好的师表风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要能尊重、激励、信任学生,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化解他们的情感矛盾,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
良好的形象包括内在和外在的形象。在内在形象上,要做到知识渊博、专业知识牢固、语言优美、气质佳等。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教师的学科知识越全面、越丰富,学会上受益就越大;在外在形象上,有艰苦的体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大方、示范动作到位、准确,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向上、以身作给学生树立积极享受的学习榜样;树立教师的威信,正确应用情感投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和学会上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消除一些心理障碍,从而激发其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情感熏陶可以说就是爱的力量。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一个眼神,一丝微笑都包含着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动力,强化或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认识态度。教师和学生的熟悉、亲近,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可使学生产生信赖、仰慕、共鸣和感激,进而去追求成为老师所导向的人。这种师生间的精神影响、心理上的协调,要胜过命令和说教的力量。
首先,以诚待人,用爱来感化学生。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以尊重为前提,以耐心为基础,以爱心为支撑,善用情感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互动,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促进中职学生情感信念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关心和爱护他们,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对待“后进生”除了善意的批评教育外,适时恰当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能找回自信,发挥自身优势。
其次,提升自身学识修养,用行动去诱导学生。教师的学识是否渊博对学生心理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知识渊博的教师会赢得学生的敬佩。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不断加强自己文化修养,不断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开阔自身的知识视野,使自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渊博的知识魅力去感染然学生,用自己的学习行动来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
加强心理疏导,克服学生的焦躁心理。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而课程难度较大,这就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使得部分好学的学生由于目标高,求知欲强,便会时不时的产生焦躁情绪,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这一类情感缺失学生,如果再感受不到情感的温暖,便会处处产生自卑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于“好学的学生”的学生,我们别忘了时时鼓励,对于“情感缺失”的学生,我们别忘了处处关心,一个友好的微笑,一句简单的寒暄,都是对他们心灵的安慰。学生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才能使他们学的轻松,学的快乐,从而更好的掌握技能。
总之,中职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而中职体育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我们中职教育教学的成败,只有把情感教育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始终,再加上操作技能的培养,中职教育才是完美的,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劳动人才。
参考文献:1、马启伟 《体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2、夏崇德 《发展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3、姚小琪 体育与情感教学 聊城师院教改新论
4、鲁志文 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2
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姓名:高雷 单位:沁阳永威学校小学部
【摘要】: “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乐趣,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加强情感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很有益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 体育教学 全面发展
前言:
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体育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以情激趣,从而促使学生乐学、愿学、爱学。而通过恰当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和健康人格,使之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教学方法能满足学生精神需要
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干巴巴地讲授,会使小学生本能的好奇心、参与欲望和表演能力受到压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生理、心理疲劳,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效率。若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优势,课堂教学就会变得丰富、形象、有趣味,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同时,教师教学热情高昂,语言简洁幽默、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那么学生就会津津有味地投入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激发出对学习的无限热情。因此,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象化的教学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学生感到锻炼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情感教学就在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无穷的推进力量。 二、融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感情是教育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学中应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师生之间互相接受,产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