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综合防尘措施一、综合防尘措施防尘工作的原则是设法减少粉尘发生量和浮尘量,将粉尘消灭在尘源地点,尽可能防止其飞扬和进入风流中;同时使已经浮游的粉尘快速沉降下来,搜集起来,剩余的粉尘用足够的风量加以稀释排出地面,但又要防止因风速过大,使已沉积的粉尘重新飞扬。
分析粉尘产生的来源主要是采掘工作面,影响粉尘悬浮、飞扬的因素主要是煤炭及岩石的装卸和转载运输以及井巷中风流速度等。
因此,要采取降尘、除尘和捕尘等综合措施。
设计中,对每个采掘工作面、煤岩装、卸载点、带式输送机顺槽、主要运输巷及上仓皮带斜巷、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等主要尘源的地点和粉尘聚集的场所,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个体防尘措施。
1.通风除尘:搞好采掘工作面的通风,防止悬浮粉尘沉积,在掘进工作面配备掘进通风除尘器。
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格控制进、回风巷道的风速,防止煤尘飞扬。
2.消除落尘,定期测定风流中的粉尘量,定期清扫和冲洗巷道帮顶、支架和设备表面上的煤尘,清除转载点处的浮煤,对巷道采用石灰浆刷白。
3.井下所有煤仓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
4.井下煤仓、输送机、装煤机和其它转载点设有喷雾洒水装置或安装有捕尘器,生产中应经常进行维护,确保喷雾洒水装置和捕尘器的完好性和正常工作。
5.防尘用的供水系统,设计有过滤沉淀装置,以保证水质清洁。
6.喷雾、洒水、捕尘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和维护,不得任意拆除。
7.在采区回风巷道、掘进巷道、主要回风巷道设有风流净化水幕,生产时要求水幕雾化好,能封闭全断面,喷头不堵塞,接口处不漏水。
8.井下所有矿车都应保持完好,防止漏煤污染巷道,扬起煤尘。
9.个体保护:所有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均配备防尘口罩,进行个体防护。
10.消防洒水管路与井下生产用水采用合流制,枝状布置,由副斜井引入井下,沿大巷敷设,送至井下各用水点;在主斜井、井下运输、回风大巷、采区运输上(下)山、回采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和掘进工作面运输、回风巷道等,均敷设有井下消防洒水管道,并每隔100m(带式输送机巷为50m)设支管阀门,阀门后装快速管接头,作用有二,其一作消防用,其二作冲洗巷道用。
11.矿井的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由矿长每年组织编制和实施。
二、成立防尘领导小组措施:组长:葛继栋副组长:张中元戎世新吴有才成员:任刚担任队长及防尘队全体员工。
三、回采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1.煤层预注水:采煤工作面配备煤层注水设备,对煤层进行采前预注水,使煤体均匀湿润,减少煤尘生成,抑制煤尘飞扬。
2.喷雾洒水:掘进的煤、岩进行喷雾洒水,湿润沉积在表面的粉尘,使之附着在煤块、岩石表面,不易飞扬起来。
3.采煤机内外喷雾降尘:1)加强采煤机内外喷雾系统的管理,每天检修维护,保证喷嘴完好不堵塞。
2)采煤机内外喷雾安装过滤装置。
3)采煤机内外喷雾由两路φ25mm的高压胶管从运输顺槽主干管路供水,外喷雾压力不低于1.5MPa,内喷雾压力不低于2MPa。
喷雾泵布置在上运顺槽开关车附近靠工作面的一端,随开关车一起启动。
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
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4)掘进机作业时,使用内外喷雾装置。
外喷雾压力不低于1.5MPa,内喷雾压力不低于2MPa。
5)掘进工作面配备局部通风机和湿式除尘风机,既可冲淡工作面瓦斯,又可消除巷道内的粉尘和炮烟,改善巷道内的工作环境。
6)湿式作业:在掘进时采取湿式钻眼、水炮泥封孔,放炮前后喷雾洒水等。
7)在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冲洗井壁巷帮、爆破喷雾、装煤 (岩)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8)在采掘工作面回风巷中设置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
水幕的设置要灵敏可靠,使用正常,封闭全断面。
9)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以防止煤在破碎过程中产生煤尘。
10)在回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上部、运输转载点、井底煤仓放煤口处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11)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在移架时引起顶煤应力变化或支架顶面与煤面摩擦产生煤尘,所以在液压支架的产尘源必须设置移架喷雾防尘装置。
四、煤层注水防尘措施煤尘注水是减少采煤工作面粉尘产生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通过煤尘注水一般除尘率可达60%~80%,煤尘注水实施较好的工作面,可以将总粉尘浓度减少75%~85%,呼吸性粉尘浓度减少65%以上。
煤层注水是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注入煤层中,使煤层得到预先湿润,增加煤体的水分,减少采煤时粉尘产生的一种技术措施。
1、设计依据号煤层厚度4.99~10.67m,平均7.44m,煤层结构较简单,大部含1~依据地质报告,5上2层夹矸,夹矸单层厚0.20~0.54m,直接顶板岩性为砂岩,局部相变为泥岩。
底板为泥岩或号煤层检验报告,原煤水分1.67%,小于安全规程4%的规定,根据煤矿安全规砂岩。
根据5上程规定,对回采工作面采取采前对煤层注水防尘是降低产生煤尘的有效措施。
2、注水方式选择根据采区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结合煤层赋存特征,回采工作面煤层注水采用工作面超前动压注水工艺,设计中选用较先进的深孔煤层采前注水方式。
采用单向钻孔布置,即在工作面轨道顺槽中平行于工作面向煤体打长钻孔注水,钻孔沿煤层均匀布置,钻孔口布置在巷道中距底板1m左右处。
3、注水参数的确定○1.钻孔直径:钻孔选用MYZ-200型液压钻机,钻孔直径89-50mm。
○2.钻孔长度:根据煤层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长度、注水时间和注水压力、注水钻机能力,确定单向钻孔长度为100m。
○3.钻孔间距:钻孔间距根据煤层的湿润半径计算,孔深时孔距大,孔浅时孔距小。
合理的钻孔间距一般通过实践来确定,根据经验,设计确定为20m。
○4.钻孔角度:钻孔角度原则上与煤层角度基本一致,使钻孔始终保持在煤层内。
生产中根据煤层节理发育程度选择采用垂直钻孔或伪倾斜钻孔,以使节理面尽量与钻孔垂直。
○5.封孔深度:封孔深度一般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确定,封孔深度暂按4m考虑,矿井投产后再按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6.封孔方式:封孔方式分为水泥封孔和封孔器封孔两种,根据确定的注水方式和煤层特征,设计选用水泥封孔方式。
4、注水系统的选择注水系统分为静压注水系统和动压注水系统,鉴于煤层注水钻孔较大,注水压力较大,设计选用动压注水系统。
注水泵型号为MZB-100/150A,注水泵流量6.0m3/h,压力15MPa。
煤体注水后,煤体水分应达到4%左右,注水效果和注水时间以实际注水效果衡量,通过快速水分测定仪进行测试。
注水工作超前工作面回采1个月完成。
5、注水的压力、速度、单孔注水量、时间的确定1.注水压力该矿煤层注水采用动压注水。
注水参数应考虑煤层裂隙、层理、节理及透水性等因素,由注水泵站调整煤层注水压力。
2.单孔注水量1)单向钻孔注水时孔长的计算-ML=L1式中:L——钻孔长度,m;——工作面长度,m;L1M——与煤层透水性和钻孔方向有关的参数,20m。
-M=120-20=100m则L=L12)钻孔间距钻孔间距可根据煤层湿润半径计算,按经验取20m。
3)钻孔注水量按下式计算:Q=BLMγ(W1-W2)K式中:Q——一个钻孔注水量,m3;B——孔间距20m;L——工作面长度120m;M——煤层采厚,7m;γ——煤容重, 1.46t/m3;W1——注水后要求达到的水分取4%;W2——煤层原有水分, 为1.67%;K——考虑围岩吸收水分,水的漏失和注水不均匀系数,取1.5。
则:Q=20×100×7×1.46×(4%-1.67%)×1.5=749m33、矿井日注水量矿井日注水量按下式计算:Q日=K1G(W1-W2)式中:Q日——矿井日注水量m3;K1——注水系数,取1.5;G——矿井回采工作面日产量3637t/d。
Q日=1.5×3637×(4%-1.67%)=127m34、注水流量(或注水速度)与注水时间单孔注水流量按6.0m3/h考虑, 注水时间为7d。
注水时间为钻孔开始注水至煤体全面湿润为止,注水煤体全面湿润的标志为湿润范围内煤壁出现均匀的“出汗”渗水.5、注水设备及仪器煤层注水钻机:MYZ-200型,2台煤层注水泵MZB-100/150A,2台等量分流器:DF-3型,10个夹布压力胶管(与泵配套)40m冷拨无缝钢管(与泵配套)240m高压钢丝编织胶管(与泵配套)200m弹簧式压力表10个高压闸阀:JBH-160III,10个快速接头:K型,40个安全阀:2个水泥砂浆封孔泵:SLB-Ⅱ型,2个高压注水表:DC-4.5/200型,4个内螺纹升降止回阀:H41H-160 型,2个钢制三通:4个叶轮湿式水表:2个便携式快速水分测定仪:WM-A型,2个6、煤层注水水源煤层注水水源取自井下消防洒水系统,从回采工作面顺槽给水管网中接水管至注水泵站,将水注入2辆移动储水箱内,储水箱容积为2m3,由注水泵从移动储水箱吸入加压向煤层注水。
五、井下洒水防尘措施:1、矿井供水系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建设完善防尘供水系统;除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外,还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了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
加强供水管路维护,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保证阀门开关灵活。
2、井下洒水2.1水源及水压井下消防、洒水采用合流制系统,水源来自处理后的井下排水,水质符合井下消防洒水水质标准,供水由地面消防水池供给地面静压清水池(V= 2×300m3),加压泵房1座:V=9m×6m×3.3m,消防泵2台:型号:XBD6/15-80×3 (1备1用) Q=54m3/h H=60m(电机15kW)(新购)。
管道由副井引入井下,因地面静压水池与井底高差为200m~400m,消火栓的静压不得大于1.0MPa,出口压力不得大于0.5MPa,给水在井底经减压阀减压后,送至各消防洒水用水点。
井下消火栓及消防支管出口压力一般为0.4MPa,井下其它各用水设施出口压力大于1.0MPa的采用动压给水。
井下降尘洒水696.09 m3/d,井下消防用水162.00 m3/d,井下自动喷水灭火用水57.6 m3/d。
井下降、除尘用水量计算表2.2.管道敷设方式管材选用及管道规格选型(1)管材选用及敷设方式井下消防、洒水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法兰或卡箍连接。
管道沿巷道侧壁敷设或设支墩沿地板敷设。
在带式输送机巷道每隔50m,其它巷道每隔100m设置一个DNX的支管和阀门,阀门后装快速管接头,作用有二,其一作消防用,其二作冲洗巷道用。
(2)管径选型D=1000式中:Q——流量L/s;v——速度m/s;D——管径mm。
①采煤工作面管径选型Q=5.40L/s v取1.30m/sD===10002100072.74mm 取D=80mm,即工作面运输顺槽管径为D8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