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记录袋创建与使用中的做法与体会提纲:1.是什么?2.有什么用?3.装什么?4.做什么?5.怎么做?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九三农垦分局一中学生成长记录袋创建与使用中的做法与体会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我校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从创建到现在,已经进入第二个学期了。
记录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对学生成长记录袋创建和使用的经验总结。
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在实践中反思,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里,我们分别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搞了一次全校性的展示评比,高一各班还以“成长记录袋伴我成长”为主题召开了班会。
首先,我给大家展示四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成长记录袋:1.(演示照片1)这是高中一年一班柴若琪同学的成长记录袋,内容如下:区三好学生证书、校科技节获奖证书、市区数学竞赛证书2个、奖牌照片2个,此外还有对获得这些奖励的过程说明以及老师、同学对她的的评价。
这个袋里的内容都是能反映学生成长进步的最好或最喜欢的作品,也包括学生对作品的说明与分析,它不注重反映过程,其功能是回顾成功历程,展示积极成果。
我们把这种记录袋称之为“展示型”。
2.(演示照片2)这是高一十六班杨戚智凤同学的成长记录袋,她收集了二十六件作品:各种奖励证书、典型试卷、参与活动的记录、与老师、同学、家长沟通的心得等。
这个袋里的内容分三部分:一是作品产生和入选说明,二是系列作品,三是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分析与反思。
这种记录袋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总结过去、认识现在、规划未来。
我们把这种记录袋称之为“目标型”。
3.(演示照片3)这是高一十五班陈长庚同学的成长记录袋,这个同学喜欢摄影,它是以照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的,共分为五个栏目:我想靠近你、期待与鼓励、努力学习、成长的足迹、点滴进步。
袋中共有照片三十多张,每张照片也都有说明和反思。
这个记录袋体现的是一个形成性评价的过程,里面的内容记录了自己成长的轨迹,所收集的材料并不是这个学生最好的作品,关注的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我们把这种记录袋称之为“描述型”。
4.(演示照片4)这是高一三班李留阳同学的成长记录袋,内容完全指向各学科成绩,比较整齐划一,有各学段考试成绩、自己在学年中的名次,自己的反思、典型作业、学习规划等。
这个记录袋关注的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因为目的明确,所以它的内容是比较标准化的,是学生为了评价自己学习状况而设计的,它可以用于学生本人和教师、家长在一定时期的总结性评价。
我们把这种记录袋称之为“评价型”。
这四个记录袋是我校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形式、内容、功能都有很大区别。
那么,究竟那种记录袋是最理想的?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学生成长记录袋。
一、什么是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什么?)我们翻阅了大量的相关材料,始终没找到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一致的提法是: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学生发展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我们的理解是: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学生按照既定的目标,自主地将成长过程中的相关作品收集起来,通过自己的分析、反思及他人的客观评价,认识成长中的优点与不足,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一种评价方式。
从刚才展示的四个记录袋不难看出,学生们是根据不同的用途来设计制作自己的记录袋的,或者说这四个袋分别体现了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四种不同作用和功能:展示型重在展示成长成果,目标型重在激励学生进步,描述型重在描述成长过程,评价型重在评估成长水平。
那么,学校在指导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时应注重它的哪些功能?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功能(有什么用?)为了检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效果,了解学生们的真实看法,我们召开过以记录袋为主题的学生座谈会,校园电视台还以“我和我的成长记录袋”为题作了一期专题节目。
对学生的作用:(演示5:学生电视台“我与我的成长记录袋”专题节目的视频)不难看出,记录袋对学生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为学生修身设置路径,为学生成长搭建阶梯,帮助学生规划人生蓝图;3.记录袋的制作过程既是教育过程,又是学习过程,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努力追求和不断完善自我。
对教师的作用:(演示6:教师座谈会陈琪、王健老师发言的视频)可见,记录袋的建立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对同学的作用:增进同学间了解,发现身边的榜样,在评价中共同进步对家长:提供沟通平台,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总之,从一般意义上讲,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作用概括为:展示成长成果、描述成长过程、反思成长轨迹、评估成长水平、沟通成长信息,最后达到自我激励,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学生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是与它的使用目的相联系的,知道了有什么用,装什么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装什么?)学生成长记录袋使用中暴露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要么没东西可装,要么随意性太大,由于不懂得吐故纳新的方法,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学生的记录袋成了“垃圾袋”。
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并对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做了深入思考:1.学生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应当植根于学校个性文化的士壤之中新课改不是要求各学校另起炉杜,一个聪明的校长应当思考的是如何把新课程的思想与学校多年积累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
师大附中近三任校长在同一目标引领下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师大附中特有的校园精神和文化。
齐亮祖校长是教育管理的实践学派,主张行为主义,他倡导的“刻苦求实,生动活泼”的校风,为师大附中的校园精神定下了基调;王殿安校长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出了“全面发展,学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爱生、严谨、身教、探索”的教风和“勤奋、踏实、进取、创新”的学风;沙洪泽校长把教育本质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提出了“教育为了人的幸福”口号,把培养有爱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倡导在在规范中养成,在活动中发展,在社会中体验,在参与中培养,在文化中熏陶,在评价中提高。
我们认为,每个记录袋都所描述的是个性的学生,但纪录袋的集合应该是学校学校传统的、特色的文化的彰显。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结合校情和学生实际,按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六大维度设计内容,供学生选择:(演示7:学生记录袋内的实物照片)道德品质类:人生规划、老师、家长、同学、社区寄语与评价、青年志愿者社团、环保社团活动、学代会、学生值周校长、“大手拉小手”活动公民素养类:党课学习、参加入党仪式、时事演讲、手语社团活动、“学做汽车兵”活动、“乡下有我三分田”活动学习态度与能力类:学科竞赛的准考证书、奖牌、有代表性的作业、试卷、实验报告、研究性学习课题方案、网页设计(软盘或光盘)交流与合作能力类:中美学生夏令营、东北三省三校夏令营、学生代表大会照片、议案、IT社团活动、机器人活动小组活动、动漫社团活动、科技节参与设计作品运动与健康类:各级各类运动会的奖牌、证书、二级以上运动员证书、完成六项测试的成绩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审美与表现:管弦乐园、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的演出照、参加艺术比赛或考级的证书;美术作品、海报或宣传画、漫画社团的作品为了让学生一目了然,我们把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列成表格发给学生。
(见下表)2.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应当与新课程标准相一致,反映学生常态的成长过程:不同学科的2个案例:(略)3.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激励,为学生修身提供路径案例:高一七班沈翔飞是一个才子,他初中时就出版了一本诗集《飞的诗》,收入了自己写的二百余首诗。
升入高中后,又出版了一本诗集《新荷诗语》。
他把自己的两本诗集都放入了记录袋。
在说明中,他这样写道:现在真不敢回头看初中写的诗,连书名都起的那么张狂。
我的生活就是我的诗,我的诗见证了我的成长。
他把初中和高中所写的两首关于考试题材诗,单独加以比较,以佐证自己的进步:初中的诗:考试漫感一事能狂便少年,登峰无为见烽烟。
蜿蜒窄路无悲泪,宽阔大道有高山。
五把健笔扶宇宙,七尺男儿支青天。
搏风击雨面敌手,不是雄人志不丹。
高中的诗:考试漫感胜负无忧何恼君,笑泪化雨无意嗔。
灯映万镜歌千卷,书伴十年为几人。
烟雨临窗忆晚梦,艳阳暖雨待夜吟。
一钩残月今日时,别后寻常悔恨心。
他自己的评价是:比过去少了一份浮燥、狂妄,多了一份从容,淡定。
班主任老师的评价是:文如其人。
你长大了。
为了充分发挥记录袋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功能,我们设计了学生成长记录袋作品选择说明表,要求学生对每件作品都要说明选择理由和预期目标,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见下表)四、学生成长记录袋创建参与者的地位和作用(做什么?)事实证明,要真正发挥学生成长记录袋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必须调动学生、教师、同学与家长的积极性,由于他们的角色不同、视角不同,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设过程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既是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生的自主参与是决定记录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记录袋创建与使用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要素主要有:1.自行设计记录袋的外观、封面,自主决定记录袋的名称;2.选择将什么作品装入成长记录袋,自行取舍更新;3.有限地参与学校对记录袋评价标准的制定与修改;4.发挥记录袋的自我评价功能,不断反省自我、完善自我;5.既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又积极参与同伴作品的评价;6.参加记录袋展示评比活动,把自己的作品和进步与他人分享。
(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记录袋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为教师施教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记录袋创建初期,教师要把“为什么建”、“有什么用”、“怎样建”、“给谁看”等问题明晰地告诉学生,既要让学生明确学校对记录袋的共性要求,又不要限制学生的个性创造力。
教师在记录袋的建设与使用中应扮演好以下角色:1.指导者:对记录袋的形式、内容给予必要的指导;2.参与者:在指导学生使用记录袋自我反思的同时反省自己,以提高教育教育智慧;提醒并帮助学生收集、整理作品,适时以鉴定形式对学生成长做出阶段性评价,或以“教师寄语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装入记录袋,激励学生进步;3.评价者,参与记录袋评价标准的制定,组织或参加记录袋的评价活动,必要时按要求对记录袋做出量化评定;4.欣赏者:把记录袋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
(三)家长的地位和作用家长在记录袋的创建和使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既是记录袋的受益者,即通过记录袋反馈的信息,随时掌握学生成长状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又要在明确责任和义务的前提下,及时检查、督促帮助孩子搞好记录袋的建设。
家长在创建记录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供信息及物质上的支持,及时提醒并帮助孩子收集作品,不断完善记录袋,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2.把记录袋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新平台,定期与孩子一起针对记录袋内的作品进行反思,帮助孩子制定成长规划;3.按学段(一般为家长会后)提供家长寄语、对学校为学生提出的鉴定适时反馈;4.参加学校组织的以记录袋为主题的展示、评比活动,有限参与学校对记录袋的评价,并通过比较取长补短,提高子女记录袋的质量;5.总结经验,在家长会等公开场合与他人分享利用记录袋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