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二课时沉淀反应的应用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过程进行分析;
(2)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3)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建立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尝试运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产、生活中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某些现象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第三单元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这节课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此部分内容与科研、生产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经能够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初步形成了从平衡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继续用化学平衡的观点来研究另一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因此学好本节知识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节教材设计中始终依据实际例子来诠释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分析带动原理的学习,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交流讨论的环节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联系生产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作出初步分析。
沉淀溶解平衡的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知识,学习时只要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去探究新的知识,本节学习目标即能顺利达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沉淀的转化的基本原理;
难点: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过程
【提问】为什么不选用Na CO溶液
【参考数值】
【小结】沉淀的转化由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比较容易实现。
有些沉淀用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练习
1、硫酸钡在硫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小?BaSO4(s) ⇌ Ba2+(aq)+SO42-(aq)
2、石灰乳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Ca2+(aq)+2OH- (aq),加入下列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 )
A.Na2CO3溶液B.HCl溶液C.NaOH溶液D.CaCl2溶液
3、为什么医学上常用BaSO4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而不用BaCO3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请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
BaSO4和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分别为:
BaSO4(s) ⇌Ba2+(aq)+SO42- (aq) S=2.4×10-4
BaCO3(s) ⇌Ba2+(aq)+CO32-(aq) S=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