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年龄资格、国籍资格、居住限制、职业限制 2、候选人提名制度 (1)候选人的提名权归属问题 (2)选举保证金制度
被提名为候选人后需交纳一定数量的竞选保证金,如 果选举中所获选票达到了法律规定的一定比例,则可发还 保证金,反之则由国家没收。 (3)候选人提名方式
(四)选区的划分
1、选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1)“一人一票原则” (2)根据自然界限划分选区原则 (3)随人口变动不断改划选区的原则 2、选区的划分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一、选举制度的概念 是指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
主体、客体、原则、程序等规定的总称。 二、历史发展及其内容 三、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普遍选举权原则 1、定义:每个享有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的人都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有限选举权:财产限制、性别限制、受教育程度
(1)小选区制(单记名选区、单选举区):每个选区 只选举一名代表
(2)大选区制(多名制选区、复选举区):每个选区 可选出两名以上的代表 3、不同的选区划分方法产生的影响
选举地理学:凭借政治权力人为的制造有利于本党竞选 获胜的选区划分方法。
(五)竞选
1、竞选宣传 2、竞选班子(候选人的政治知己、一般工作人员、义 务助选人员、竞选咨询专家) 3、竞选经费 (1)选民个人捐助; (2)国家财政拨款 (3)企业、财团、利益集团的政治捐款; (4)候选人个人支出 (5)各政党筹集资金;
(六)选票计算
1、多数代表制:在一个选区内获得多数选民 投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名单当选,而得票较少 的候选人或政党败落。
(1)相对多数代表制(简单多数代表制): 由获得一选区最多选票候选人当选。
(2)绝对多数代表制(两轮选举制或过半数 选举制):在一选区内获得超过半数选票的候 选人当选。
(3)对多数代表制的认识
2、比例代表制
由参加议会选举的各政党或政党联盟根据其所获 选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议会选举、大选举区)
1855年,丹麦首先采用比例代表制。 (1)“当选基数”的计票方法
a、托马斯•黑尔计算法 当选基数=选区选民投票总数/选区应选代表名额数 b、德鲁特计算法 当选基数=[选区选民有效投票总数/(选区应选代表 名额+1,2,3……)]+1
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 举行的选举本党总统候选人或出席本党全国代 表大会代表的活动。
(四)总统选举 总统制国家:美国、法国、俄罗斯 议会共和制国家:德国、意大利
(五)议会选举 (六)地方选举和州选举
五、西方国家的选举程序
(一)选举机构的成立 特点: 1、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建立的,具有特定法 律地位。 2、是政治中立的管理性机构。 3、是一个协调和服务性机构。
(二)选民资格及选民登记制度
1、选民资格 (1)变相的财产限制 (2)居住时间限制 (3)文化程度限制 (4)性别限制 (5)职业限制
2、选民登记制度 是指选民在行使选举权之前必须按照法律
规定在选举机构进行登记以确定其选民身份。
(三)候选人资格及候选人提名制度
1、候选人资格 (1)国家元首候选人资格 (2)议员候选人资格
A
B
C
D
E
选举人/人 20
15
12 10 5
选民/万人 200 150 120 100 50
甲/万人
120
80
55 30 20
乙/万人
80
70
65 70 30
②小选举区—绝对多数代表制
a、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相对多数代表制的某些弊 端,使选举结果更具有合理性。
b、需要多轮次的角逐,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资 源。
3、混合代表制 定义:在选举中分别采用多数代表制和比
例代表制两种计票方法计算选票,而选民需要 进行两次投票的制度。
德国、日本(1994年)、意大利(1993年)
六、西方国家选举监督制度
(一)选举监督制度的建立 1、立法规范选举财政 2、设立国家选举监督机构
(二)选举监督的基本内容 1、对选举参与者资格的监督 2、对选举过程中各个程序的监督 3、对保护选民政治权利情况的监督 4、对选举工作人员具体工作情况的监督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现代选举制度的形成伴随着资本主义的(
)逐渐确立而形成。
A.议会制度 B.政治制度C.行政制度 D.民主制度
2、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选举制度产生于( )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主义国家
C.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D.垄断资本主义
3、普选制的演变历程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士
(四)秘密投票原则
定义:选民遵循选举法规定,按照自己的 意愿填写选票并秘密投票,选票不向他人公开。
公开投票类型:举手表决、呼声表决、双 记名表决、唱名投票
1856年澳大利亚最先实行无记名投票(澳 大利亚式投票)
四、选举的类型 (一)大选
选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代表或国家最高 领导人,是产生国家执政党的选举。 (二)中期选举
限制、种族限制等
(二)平等选举权原则 1、定义: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能有一次投票
权,每一选民所投的票的价值和效力是相同的。 2、不平等现象: (1)议会议员名额分配不均; (2) 每个投票人所投票数不等; (3)每票的价值不等; (4)选区政党比例不均衡。
(三)直接选举权原则 定义: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议会议员和国家公职人员。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4、美国对总统候选人的国籍资格规定了附加条件,即他必须是( )
A.取得国籍已有九年以上的美国公民
限制选举轮次的主要方法: 1、结合相对多数计票制。 2、淘汰制。 3、集中选票制。 4、选择投票制。 5、转让制。
(2)对比例代表制的认识
①有利于社会少数群体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小 党派进入议会。
②无法改变政治选举中大党占有优势地位的事 实;有的国家出现多数党联合组阁困难,甚至 内阁政府频繁更替的状况。
①小选举区—相对多数代表制
特点:a、简单,易操作,对大党有利。
b、往往忽略大多数选民的投票意愿,当 选者只是少数选民的选择。
案例一、1974年英国议会选举中保守党的 得票率为37.9%,在议会中获得了297个议席; 工党得票率为37.1%,却在议会中获得了301个 议席。
案例二、美国总统选举:
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