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善待孩子的错误
在某医院的收费处,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陪着父亲排队交费。
突然,她不小心把手里的豆浆掉到地上,豆浆洒了一地。
她的父亲顿时暴跳如雷:“告诉你小心点,你就不听,你没长耳朵吗,你是不是又找揍……”小女孩低着头,使劲拽着自己的衣角,不知所措。
其实,孩子犯错是很正常的。
面对孩子的错误,如果家长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责骂、惩罚,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相反会使孩子形成胆怯、退缩或者是叛逆、攻击等不良心理。
因此,笔者认为,家长学会善待孩子的错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学会宽容孩子的错误在生活中,有时大人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更何况是不谙世事的孩子。
因此,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要学会制怒,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把它看作是正常现象,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
家长要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分析错误所在,并指出改正的办法。
如果家长能宽容孩子的错误,那么孩子也会学会宽容他人,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啊。
如果对孩子暴打一顿,也不可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相反有可能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了用“武力”解决问题。
区别对待
孩子的错误孩子的错误分为偶然性错误和主观性错误。
偶然性错误,一般是由于孩子无心或无意间所犯的错误,如上面提到的小女孩不小心打翻了豆浆。
对待这类错误,家长要原谅孩子,并帮着孩子分析和解决问题。
而主观性错误,主要是指孩子由于故意或判断失误造成的错误,如拿别人东西、搞恶作剧等。
孩子犯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不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对待这类错误,家长一定要严肃认真,给孩子讲清楚错误所在以及危害,并要督促孩子改正。
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有的家长性子特别急,当孩子犯错时,不给孩子解释的时间和机会,先打骂一顿再说。
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是很自私的,打骂孩子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缓解自己的情绪,丝毫起不到教育的目的。
有时孩子犯错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想帮助父母做点事,只是由于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不够才犯错的。
比如有个小女孩本想帮父母洗碗,却不小心把碗打碎了。
如果父母不听孩子解释而打了孩子,其结果是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以后孩子再也不会帮父母干活了。
教孩子学会自我教育有时孩子无意犯了错,还没等父母批评教育,自己已经开始后悔、反思并自我教育了。
因此,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寻找原因并加以改正,这样孩子对自己所犯的错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改正错误的自觉性
也会更高,以后就会少犯或不犯同类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