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与建议・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相里江酬(韩城市农技推广站,陕西韩城 715400)提 要:由于人们追求安全、健康的食品,我国的有机农业也应运而生。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很不均衡,地区差异性大。
在发展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存在科研滞后、有机农业定位不准、生产销售环节不畅、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小、认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我国未来在发展有机农业中要树立品牌战略、适度发展有机农业、加强认证、加强对农民培训力度、引进直接支付制度等。
关键词:有机农业;现状;对策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过多使用农药导致土壤微生物和害虫天敌减少、土壤和水的污染及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等;化肥的过多使用导致土壤酸性化、盐类积聚、地表水富营养化;畜产粪尿的管理跟不上导致地表水富营养化乃至污染等,因此,消费者开始关心安全的农产品。
在这种背景下,有机农业便应运而生。
1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历程我国有机农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4年中国农业大学率先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1988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始进行有机食品的科研工作,并于1994年在该所成立了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rganic Food Develop ment Center of SE2 PA,OFDC)。
1992年,我国农业部批准组建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 GFDC)”。
负责开展中国国内的绿色食品认证和开发管理工作,1995年提出了绿色食品的分级理论,绿色食品分为A 级和AA级别。
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2002年10月组建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并成为在国家认监委登记的第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
1999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成立了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 TRDC),专门从事有机茶园、有机茶叶加工以及有机茶专用肥的检查和认证。
2003年该中心更名为“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登记。
OFDC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组织的有机生产加工的基本标准,参照许多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协会或组织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和食品行业的有关标准,于1999年制定了OFDC 《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试行),2001年5月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成为行业标准。
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正式颁布并实施,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进入规范化阶段。
除了中国开展有机认证业务外,有几家外国有机认证机构也进入我国。
1995年美国的有机认证机构“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与O FDC合作在南京成立了OCIA中国分会。
此后,法国的ECOCER T、德国的BCS、瑞士的IMO 和日本的J ONA和OM IC都相继在北京、长沙、南京和上海建立了各自的办事处,在中国境内开展了数量可观的有机认证检查和认证工作,国外认证机构认证企业数超过500家。
2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我国有机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发展较快。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很不均衡,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北部各省区,其中东北三省、内蒙古等省规模最大,东部省份有机产品发展很快。
我国有机和有机转换产品已经有约50大类, 400-500个品种,有机农产品主要为初级原料,加工产品较少,主要为蔬菜、水果、豆类、杂粮、水产品、野生采集产品等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近年来,我国有机农业快速发展,产品开发加快,区域比较优势初步显现,部分地方已形成有机食品-・811・陕 西 农 业 科 学2009(2)3 收稿日期:2008212216 作者简介:相里江酬(19632),陕西韩城人,韩城市农技推广站副站长,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业推广工作。
有机食品集中产区,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长,产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机食品企业中,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2003《认证认可条例》的颁布实施,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划归认监委统一管理以及有机认证工作的市场化,极大地促进了有机食品的发展,到2005年底,中国约有1600个企业,获得不同认证机构的有机(转换)食品认证,有机认证面积169.4万hm2(包括捕捞水域、放牧区域),产量307万t,转换认证面积61万hm2,产量181万t。
野生采集208万hm2,产量5万t,有效认证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分布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2004年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均食品消费总额计算,我国国内有机食品销售额只占常规食品销售额0.08%,比2003年增长了4倍,而发达国家平均的消费水平达到2%。
3 我国有机农业存在的问题3.1 过度夸大有机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发展有机农业符合国际农业发展的方向,但有人不考虑中国国情,过度夸大有机农业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一些不切合当地实际的目标。
3.2 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有机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只占全国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0.1%左右,而且有机食品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品种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3.3 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有机农业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及社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
有效的生物农药品种还比较少,有机肥的投入措施和手段仍没有保障;有机农产品的产供销售网络缺乏。
对有机农业的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有机农业生产研究与科研开发缺少经费,没有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特别是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资料的研究和开发。
3.4 各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有机农业是从传统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换,在发展有机农业的时候,存在减产和受病虫害的威胁,农业经济效益存在很大的风险,发展有机农业的时候,必须有政府的支持,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但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农业投入中,用于有机食品项目建设的很少,直接影响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3.5 有机农产品可信度缺乏,有机农产品市场狭小 由于过度施用化肥、环境的过度污染,人们渴望有机食品,但由于国内对有机食品的监管力度不够,部分有机产品的包装和实际质量不相符,造成人们对有机食品质量的怀疑;我国不同的机构执行标准的差异性大,存在有机农产品质量的混乱;有的产品原料还未达到有机的要求,其加工产品却被认证为有机,并在媒体炒作,误导消费者。
3.6 人们对有机农产品的认识不够有机农业在我国兴起后,由于我国有机农业认证系统和国外有差异,有机农业产品的标准也不同。
我国通常称为绿色食品,但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含义缺少认识,大部分人把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混为一谈,人们存在对绿色食品认识度不够,需要进一步普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概念和含义上的差别。
4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对策4.1 解决好发展有机农业和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很小,农业生产力水平总体还比较低,所以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不可回避和必须重视的问题。
我们可以参照日韩等国的经验,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同时,必须考虑粮食自给,不能盲目夸大有机农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要处理好发展有机农业与解决好中国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
4.2 树立品牌战略,发展有机经济作物从国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粮、棉、毛不具备价格优势,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具有价格优势,另外速冻蔬菜、脱水蔬菜、食用菌、果汁、坚果、茶叶、杂粮、杂豆等国际市场前景极好。
4.3 统一认证标准,减少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数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于1999年8月颁布了《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试行)。
目前,我国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的机构与单位不多,进行有机食品认证的生产单位规模还很小,通过认证的产品的种类也不多。
只有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的产品认证制度,规范生产,才能保证农民确实生产有机食品。
消费者才能安心地选购有机食品,祖国大陆的农产品也易于在国际有机食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4.4 引进农业直接支付制度,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 由于发展有机农业时对技术、管理及周围环境的要求比无机农业高的多,存在农作物产量降・911・相里江酬: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低而引起的效益问题,所以发展有机农业从技术、认证、营销成本等也比一般的农产品高的多,所以我国目前有机农产品主要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有机农产品的规模十分有限,所以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农民发展有机农产品的积极性不高,但W TO后,实行农业补贴被限制,所以,我国可以对有机农业进行直接支付,扶持有机食品快速发展,同时在税收、认证费用减免等方面支持,保证有机农业产业的有序、良性、稳定发展。
4.5 加强农民对有机农业生产的培训我国目前尚没有为广大农民服务的体系和平台,只有进一步改善环境,优化体系,使农民掌握有机农业的科技知识和有机农业的操作规范,提高有机农业科研机构人员的科研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咨询服务,是农民了解农业产业化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现代育种技术、土壤培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高新技术。
利用现有的理论和高新生物技术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只应用现代育种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生物肥料技术等,才能为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4.6 切实加强监管,保障有机食品健康发展有机农产品的质量是发展有机农产品的基础,有机农产品的质量是有机农产品市场扩大的前提。
少数有机农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直接影响所有有机农产品的销售和信誉度,所以我国必须加大对有机农产品的监管力度,做到规范运作、确保质量,必须要严格按照《认证认可条例》的要求和国家认监委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调整、规范和完善认证管理制度,保证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公正性和规范性。
4.7 建立与国际相符的有机农业标准,建立国际承认的有机农业认证机构 建立全国统一有机农产品基本标准,包括基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加工包装标准等;减少国家认证机构的数量,进行认证机构的垄断,树立国家认证机构的权威性,把认证机构与技术指导等服务单位或机构脱离开来;加强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合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权威的国际承认的检查与认证机构。
参考文献:[1] 吴文良.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与对策[J].北京农业,2008,(6):123.[2] 李显军.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展望,世界农业[J].2004,(7):7211.[3] 李显军,郭春敏,马卓.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展望[EB/OL].[4] 周泽江,肖兴基.有机食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022703.(上接第94页)短梢修剪,或长梢、超长梢修剪。
对新种树水平臂蔓上够粗度的副梢或不留或少留。
片面认为夏黑结果枝率高,冬剪留芽量偏少,结果导致花量不足。
3 对应栽培措施3.1 对旺树旺枝条要多次摘心特别是后期,树势偏旺要反复摘心,但摘心时不能全部抹光,否则会逼发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