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系统原型设计

计算机系统原型设计

− 从平均水平看,国内高校目前还无法培养出数量充足的,可以满足国家实现信 息技术自主创新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原因分析
− 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异:师资队伍、硬件条件和科研实践环境。
− 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用到计算机、集成电路、微电子甚至应用等多个 学科领域的综合知识。
− 在国外,计算机系统设计师要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两个系来共同培养,
9
关于华夏班的命名—科大人自主创新的精神遗产
先后参加第一台107计算机研制和改进的人员共有30余人,除 计算所科研人员和科大教师外,还有参加第三期计算机训练班 的外单位学员。其中科大教师是: 郑世荣、钟津立、周行仁、 赵鼎文、杨学良、王武良、邵仁荣、周基桑、吉凤岗、魏彩屏 、佟慧娟、陶志成、郭振刚、候慕媛、卿志远等。
计算机科学系提供系统设计的教育背景,电子工程系提供系统实现的教育背景
2019/12/7,只有少数一流大学中国才科有学条技件术大培学养计同算时机掌科学握与设技计术学和院实现技术的人才。
2
关于华夏班的命名—科大人自主创新的精神遗产
华夏班
纪念中国计算机的先行之师华罗庚-夏培肃 培养华夏创新人才
我校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8年 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首任系主任:华罗庚
2019/1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7
关于华夏班的命名—科大人自主创新的精神遗产
首套计算机教材
− 夏培肃先生主持编写的我校 (也是我国)第一套《计算 机原理》教材。
2019/1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8
关于华夏班的命名—科大人自主创新的精神遗产
首台计算机
报告提纲
建设思路
− 办学动机,关于华夏班的命名, 总体思路,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
− 学制, 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 − 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性原则
实施保障
− 组织管理, 教学改革, 师资配备, 硬件配备, 学生待遇, 选拔和考核标准
进度安排
2019/1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
办学动机
是我院贯彻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提高信息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
国内现状
− 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有计算机专业、系或学院,真正能够培养计算机系统 设计人才的院校极少,大都只能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 在大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也有许多优秀的IT企业无法招聘 到足够数量的计算机专业合格人才,这种矛盾远非供需数量的差异可以解释。
− 全机共使用电子管1280余只,功耗6千瓦(不包括通风),机房占地面积约 60平方米。107机采用串行运算方式,机器主频62.5千赫,平均每秒运算 250次。
107机共有两台,一台在中国科技大学用于科研和教学, 一台 安装在火炮研究所用于弹道计算。
2019/1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为中国科大培养了第一批教师。 − 2名学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
论文奖
− 3名学生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 特别奖
2019/1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6
关于华夏班的命名—科大人自主创新的精神遗产
首批教师:很多是参与107机研制的教师
夏培肃院士(左六)与我校计算机 学科早期建设者、107机研制者、原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室主任郑世荣 教授、钟津立、周行仁、赵鼎文、 杨学良、王武良等在玉泉路校园合 影。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华夏班的命名—科大人自主创新的精神遗产
计算机系统结构著名科学家
− 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自行设 计的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 107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 创始人之一。
− 创办了《计算机学报》和国际 性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担任第一任 主编。
− 夏培肃先生主持研制的107机。 − 1953年成立研制小组, 1954年开始设计,1959年研制成功, 1960年在中国科
大投入使用(在科大命名为KD-1), 1970年随科大下迁至合肥,1974年被拆 除。
107计算机规模与当时的EDVAC和EDSAC计算机相当.
− 六个机柜,其中中央处理机、磁芯存储器和电源各占用两个,另外还有作为 输入输出设备的五单位发报机一台、电传打印机一台和控制台一个。
2019/12/7
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兼我校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系主任华罗庚给 该系一年级同学讲授数学课,讲课的教室是北京玉泉路科大原校址教 学二楼一层教室。该教室1960年改装为107计算机机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
关于华夏班的命名—科大人自主创新的精神遗产
计算机专业首任教研室主任: 夏培肃
1943-1946, J. Presper Eckert and John Mauchly at the Moore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built the world’s first operational electronic, general purpose computer—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本科毕 业,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中 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计算机的先行之师
− 1952年,华罗庚教授会见了三位年 轻科学家,讨论的是一个前沿话题 :研制中国的计算机。由此中国第 一个计算机三人小组成立。他们是 夏培肃、闵乃大,王传英。
2019/1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科大和计算所合作研制成功107计算机,其后又将107计算机成 功地应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是全面落实“全院办校、所系 结合”办学方针和实行教学与科研结合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2019/1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The First Electronic Computers
Eckert and Mauchly
2007年9月21日,时年84岁的夏培肃院 士在接受我校校庆50周年口述校史项 目组采访时的照片。
2019/1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
关于华夏班的命名—科大人自主创新的精神遗产
计算机系统结构著名教育家
− 主持了计算所四期计算机训练班, 培养了我国第一批从事计算机教育 和研究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 成为我国计算机界的领军人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