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王蒙实用课件
这个寓言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善良”是什么?
其实,“善良”不只是像字典上说的 “心地纯洁,没有恶意”那样简单,也不是 人们平常所理解的“心眼好”那样笼统,真 正的善良不但是心眼好,富有同情心。它是 一门深奥的做人处世的功课,要我们尽自己 的一生去学习、去实践。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当代作家王蒙 是怎样诠释“善良”的。王蒙,经过十 年动乱,在一场场政治运动中劫后余生, 针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友好 善良的伦理道德的淡薄、缺失,他又是 如何看待善良的呢?他有没有因此而放 弃善良?
)
善良的内涵和外
延(8—11)
议论文知识
❖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 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所论述 的事理。
❖ 论据是用来证明、支撑论点的材料。论据可 分为两大类: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 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比 喻论证(喻证法)、对比论证(对比法)、 引用论证(引证法)等。
2 .说说作者对“善良”的态度。(不超过10 个字)
我喜欢善良。
3 .文章是针对哪些错误看法论述 的?请分条作答。
①社会生活中善良似乎过时; ②善良往往被看成愚蠢
整体阅读,把握课文
❖文中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 ❖文章的结构如何?理清文章的写
作思路。 ❖文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4):针对社会生活中善 良似乎过时,善良被看作愚蠢的情况, 提出作者自己的思考。
)稀泥
恶—( )è凶恶 w)ù 厌恶
( )恶心 ě (
1.正字音、识词义
白痴 chī 超拔 bá
不足恃 shì 参透 cān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圭臬 惶惶
qī
guīniè huáng
出自《论语》。原意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是胸怀宽广坦然的;而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 则是经常忧虑悲戚的。在这里,作者借古语表示: 善良的人心胸是坦然的,善良者可以微笑地面对现实; 而恶人则是常常四面楚歌,惶惶不可终日。
高海军载着两人直奔附近的右安门医院,到了却得 知没有产房。高海军又载着两人迅速赶往友谊医院。孕 妇在车上不停喊疼,越喊声越大。高海军非常着急。一 路上,他连闯了几次红灯。目前,他面临着交通处罚。 这则新闻引起你哪些思考?
:
人民网:的哥送产妇闯红灯不该罚
对的哥照章处罚,交通队的确是有权这样做, 但既体现不了法的人性一面和人文关怀,又违背了人们 公认的“公”情(理),还将造成这样一个后果。这就 是,无论你是什么紧急情况,的哥等都得循规蹈矩,不 敢越雷池半步。你有生命之虞,也不关我的事。这就少 了些和谐,多了些冷漠。这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窃 以为,对这类事情的最好处理办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 析,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只要的哥有充分证据证明他是 送产妇才闯红灯的,可酌情从轻或不予处罚,但要对其 批评教育,把理说透。这样,既不会助长闯红灯的风气, 也会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爱心。“急他人所急,想他人 所想”,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和谐与温暖贡献一份力 量。
第二部分(5~11):阐述自己对善良 的理解,并把善良与凶恶对比,强调 善良的作用与力量。
第三部分(12) :重申自己喜欢善良, 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课文结构:
善良过了时(1)
善良
树靶子 善良不足恃(2)
我 喜
破
欢
驳:
我们不能以凶恶之心 对待一切(3—4)
善 良
(
善良的作用与
12
力量(5—7) 立
面对挫折和苦难,洪战辉选择了独立和坚 强,选择了责任和担当;洪战辉带妹求学十二年, 感动中国。
他们以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感动了中国,也震撼 了中国,成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的哥送产妇闯红灯面临处 罚
12月19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新月联合汽车公 司出租车司机高海军开着空车在陶然亭桥附近,当路过 东庄小区时,看见一名年轻男子很着急地向他招手。男 子身边的女子穿紫色睡衣,肚子挺得很高。原来,该男 子的妻子马上要生产了,急着去医院。
善良
王蒙
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则坚持12年照顾患有精神 病的父亲捡来的女婴,带着她读完了他的中学直至大学。
想一想:从他们身上,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 里却一贫如洗。他有两个孩子,却是178名贫困孩子 的“代理爸爸”。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 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走近作者:
王蒙:1934年10月生于北平, 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文化 部部长。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 的城市地下工作。14岁加入中 国共产党。
1953年,19岁的王蒙写出了他的处 女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 年发表 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小 说成为5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他乐观 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 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著有 近百部小说,被誉为“文坛的常青树”。
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善良(的人) 对比
凶恶(的人) 稚弱
强大
不设防,有所不为 力量角度 设防,无所不为
京华时报:闯红灯应受罚 制度须被尊重
有人可能会担心,对为救人而闯红灯的的哥进行 处罚,会不会导致以后没有司机愿意救人?笔者认为不会。 只要司机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相信在遇到类似情况后照 样会去闯红灯救人,但只要他(她)是一个有法治观念的 人,就应该认同交通部门的处罚。只有人人都保持一份对 制度的尊重和敬畏,社会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因此,我 们不该为救人的哥被罚而耿耿于怀。当然,对的哥的义举 也不能漠然置之,相关部门应对他进行奖励。在依法治国 的进程中,我们依然可能遇上诸如的哥为救人闯红灯之类 的制度与人性的冲突,我们仍然要对法律的制度保持尊重 和敬畏,这是法治社会走向健全的基础。
快速阅读课文,做题。
1.正字音、识词义
白痴
不足恃
圭臬
超拔
参透
惶惶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 .说说作者对“善良”的态度。(不超过10 个字)
3 .文章是针对哪些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看法论述的?请分条 作答。
积累
1、多音字: 和—( hé)和平 (
)唱hè和 (
h)ú 和牌
暖和( huo ) 和(
h)uó面 和
h(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