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一、简要介绍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第一学期的教学容分为核心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两部分。

其中,核心理论教学以系统讲授语言要素教学和文化教学为主,包括: 教学法与课堂教学、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各部分教学的基本要求1、教学法与课堂教学:(1)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名称含义(2)了解教学法流派及其发展趋势(3)掌握课堂教学的各项技能。

2、语音教学部分:(1)掌握汉语语音的特点(2)掌握语音教学的原则(3)掌握语音教学的方法与技巧3、词汇教学部分:(1)了解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目标(2)掌握词汇教学的控制及其途径(3)掌握词汇教学的重难点(4)掌握词汇教学的原则(5)掌握词汇教学的环节和技巧4、语法教学部分:(1)掌握汉语语法的特点(2)掌握语法教学的原则(3)掌握语法教学的方法(4)掌握语法点的教学技巧5、汉字教学部分:(1)了解汉字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2)了解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3)掌握汉字教学的原则(4)掌握汉字的课堂教学技巧6、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1)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特点(2)了解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3)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4)掌握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容与技巧二)教学模式与实施过程1.多用启发式,忌用灌输式,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讲、练结合。

“讲”要少而精,着重讲清重点和难点。

“练”要实而活,课程后期分组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点评。

通过课程实践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

3.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课堂观摩与点评,增强教学效果。

4.制作课件,使课程能适应多媒体教学,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教学法(一)绪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与发展趋势1、学科定位:何为对外汉语教学?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学科名称(1)对外汉语教学局限:着眼中国国的教学对象,在国外比较难用。

如在美国,教美国人当地人学汉语,很难说是对外国人的教学。

(2)汉语教学局限:容易和国的母语教学混淆,需要在前边加上“世界”、“国际”加以限制。

(3)华文教学局限:难以将非华裔的汉语教学包含进去。

(4)汉语国际教育优点:这个名称多了“国际”可以把国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排除在外。

3、学科含义(1)教学——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2)学科——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3)事业——发展趋势:A 加快孔子学院建设B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C大力推进教材的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D 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E 改革和创新汉语考试(二)教学法流派1、教学法的定义:(1)讨论: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谁?吕必松(1994)认为,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对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等广泛领域。

2、语言教学法的分类:(1)传统教学法——语法-翻译法、阅读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全身反应法(2)人本主义教学法——静默法、启示法、咨询法(3)交际型教学法——功能法、任务式教学法、容教学法、3P教学法(4)创新型教学法——全语言教学法、体裁教学法、四位一体教学法3、教学法发展的趋势(1)与相关学科的互动(2)折衷主义(3)综合化倾向(四)课堂教学技能1.讲述与倾听技能2.提问与讨论技能3.表扬与批评技能4.课堂组织与管理5.板书与多媒体(1)讲述技能:语音——标准清晰普通话;语速——稍慢(零起点、初级阶段)稍快(语言能力提高后或适应教师风格后)语调——抑扬顿挫,忌平铺直叙讲诉容——精讲教师用最少的语言表述使学生明白并掌握教学容如:口头表达用词不能超纲,当答案不确定A\B时,教师说这道题的答案“模棱两可”,学生更糊涂了。

(2)倾听技能细心聆听,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激发表现欲;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多练、多讨论、多表述;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多提示与引导,不能随意打断,点头、微笑鼓励。

(3)提问技能提问过程:发问、等待、叫答、回答、教师反馈注意事项:1)要有针对性、区分度举例:垂直结构理论(周小兵——互动模式)从前面语句借用的成分越多,学生越容易回答。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垂直结构,让学生通过借用成分或句型来组句回答:化难为易、分解难点2)多角度、多方式提问3)变换提问方式,引出不同句式(例:正反问句、是非问句)4)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5)叫答方式灵活多样(指定叫答、随机叫答、自由叫答)6)叫答要面向全部学生(成功或失败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4)讨论技能:学生互动是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脚手架原则: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导演与主角)(5)非言语表达技能1)手势表达系统(例: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2)面部表达系统(<让人舒服>微笑是最受欢迎的表情)3)眼神表达系统(避免:低头上课、高昂着头,目光游离)4)体态表达系统(教态:仪表整洁大方、举止自然亲切、风度品格热情公正)信息的总效果=7% 文字表达+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6)表扬技能“大拇指”教育理念,表扬要有个“度”、掌握火候和分寸:随意轻率、表扬失实;忌笼统的、千篇一律的一个字“对、好”。

可以:你今天的听写全都对了,好极了!(留学生)你把生词全都找出来了,真是火眼金睛!(小学生)(7)批评技能:注意批评的方式微笑批评、建议式批评(要是...该多好/要是...相信你可以..)暗示式批评(眼神暗示,沉默打断)、先表扬,后批评、严厉式批评(8)课堂组织讲明课堂规则(无手机课堂)、布置教室环境、营造融洽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人入胜的导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遇乱不惊,化被动为主动(例:非洲学生语音不准的问题)(9)课堂管理1)课堂纪律管理(以来华留学生班、在泰教学班<中小学>为例)常见课堂纪律问题:迟到、玩手机、吃零食....眼神、靠近、提高声调或提问:开小差、交头接耳、打瞌睡加大情感投入:孤僻、不与人交往的学生2)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冷处理、行为替换、灵活运用奖惩手段(例不带书上课的学生)(10)板书与多媒体板书的重要性:把听说技能与读写技能联系起来,给学生更多的认读汉字和练习汉字的机会。

板书的原则:简单扼要、框架清楚、突出重点,容较多时借助多媒体或小黑板。

板书的量:综合课较多、口语听力课较少(预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做笔记,但不能刻意而造成冷场)二、语音教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2.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1)足量的操练实践,以示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2)循序渐进,从易入手,由易到难(3)温故而知新(4)突出难点,有的放矢(5)音形结合,加深印象(6)对症下药,适时纠正发音三、汉语拼音1.《汉语拼音方案》的容(1)声母表——21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2)韵母表——35个韵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3)声调符号——4个声调(轻声不标调)标调原则:有a须标在a上,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4)隔音符号、专名首字母要大写四、声韵调教学的重点与教学技巧1.声母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难点(1)送气与不送气易错群体:日本、东南亚、拉美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学生常见错误有两种:不能听辨,相互混淆;能听辨,但送气不到位。

两者区别:一般送气音的时间长度是不送气音的两倍以上,前长后短。

教学技巧(1)对比描述法(先说明后示,发音动作放慢,有意识将送气音拖长一些)(2)薄纸片法——气息感应法(3)拼合法:pa= b+ ha听辨练习:(1)分辨(老师念,学生分辨)(2)填空(在空白处填声母)(3)判断正误(判断发出的音与给出的音是否一致)(4)模仿(学生不看材料、靠耳朵听辨模仿声音)难点(2)声母r、l很多国家的学生都很难听辨这两个音常见错误:日印二者混淆(我很热——我很乐)欧美“l”舌头过于松弛,“r”发音部位太靠后两者区别:发音部位:前者舌尖后音;后者舌尖前音;教学技巧:(1)对比强调法;(2)过渡法(用一个容易发的音引出另一个相关难发的音)如:sh--r(3)夸法(拉长时间再发韵母l-la)难点(3):声母p/f;f/h前者国学生比较突出;后者日本学生突出教学技巧:(1)夸演示法;(2)循序渐进法;(3)对比演示法(顺口溜)难点(4):声母z/zh/j、c/ch/q、s/sh/x这些音几乎是所有外国学生的难点常见问题:日\欧美学生分不清zhchsh、jqx,“多少”-“多小”国学生分不清zhchsh、zcs,“十”“四”东南亚分不清jqx、zcs,“洗澡”-“洗脚”教学技巧:(1)手势法;(2)对比法2.韵母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难点(1)单韵母u/v常见偏误(1)圆唇的程度不够如:女的-你的;绿色-栗色(2)双唇向前努的不够。

如:玉-肉教学技巧:(1)演示法(针对偏误一)(2)过渡法\仰头法(针对偏误二)难点(2)复韵母中介音iuv(介音轻而短)常见错误(1)换介音,“解决-姐姐”;(2)丢介音“坏人-害人”;(3)加介音“中国人-中国润”教学技巧(1)音节图表法;(2)温故而知新;(3)对比指点法难点(3)鼻韵母-n/-ng(8个前鼻音\8个后鼻音)常见偏误:(1)前后鼻音混淆(2)前鼻音靠后(欧美)(3)两者都中间靠拢(东南亚)教学技巧:(1)增音法:in和ing(ieng)(2)带音法:在教an之前先复习ai,然后再发an(3)夸法(4)引衬法(用后面的音节配合帮衬,促成前面的鼻韵母归音到位:奋斗\生活)3.声调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1.五度标记法2.教学技巧:手势法\头势法\对比法\带音法(第一声+第三声)三、词汇的控制讨论:词汇的控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词汇的控制就是解决教什么词和教多少词的问题。

根据大纲规定的词汇数量和围以及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对生词进行控制,使得词汇学习更加合理、科学、顺利地进行。

我们从4个方面谈词汇的控制:词汇量的控制、词汇等级的控制、词汇重现率的控制、复用式和领会式词语的控制。

1.词汇量的控制(1)每门课的词汇量(中级阶段为例:精读课50-60%、阅读课20-30%、听力和口语10-15%)(2)每堂课的词汇量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共识,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常数而主观硬性的地固定下来2.词汇等级的控制:超纲词的掌握和处理3.词汇重现率的控制重现率就是词语在学习中出现的频率。

词语的重现对词汇的巩固和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新词至少需要6-8次重现,才能初步掌握(珣,2000)”词汇重现途径:一般都强调在课文中重现。

4.复用式和领会式词语的控制讨论:词汇的控制如何进行?如何实现?(1)通过教材来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