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旋挖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

旋挖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

2.标高错误
1.测量员、施工员开工前认真熟悉图纸,校核坐标数据与图纸标准尺寸是否有误
2.开工前测量员对业主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监理、业主;监理批准基线复核以后进行桩位定位放样,施工员校核,并报监理复核。
3.发现定位错误后及是上报,如果已经施工需请设计出具调整结构或增加桩等处理方案
桩机安装就位
5.导管被混凝土埋住、卡住
1.严格控制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为2~6m)、混凝土的配合比,缩短灌注时间。2.导管被埋住拔不起来或被拔断,如果桩径较大可以采用二次导管插入法处理,否则只能补桩,接桩。
6.桩顶空心
1.防止桩顶空心在灌注结束前导管插入混凝土中深度不超过6.0m,灌注结束后,导管拔出混凝土前,导管上下活动几次,幅度不超过50cm,或者用机械,人工振捣桩顶混凝土,时间不超过20s。尽可能缩短灌注时间,避免使桩顶混凝土产生假凝现象。
旋挖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工序名称
常见问题
控制预防及处理措施
施工准备
1.存在砼块、孤石、旧基础等障碍物
2.存在软弱地层
1.开工前认真查看核实地质勘察报告,牚握施工场地地质情况,如地下障碍物、孤石、溶洞等分布情况,清除施工区障碍物。
2.桩机行走区域施工区域挖机回填砖渣或砂碎石。
放样定位
1.施线定位错误
2.钢筋笼上浮
1.钢筋笼的顶端若在钢护筒范围内,可将其焊到钢护筒上;若在钢护筒以下,则可用钢管套在钢筋上压顶。2.当导管底端接近钢筋笼底端时,适当放慢灌注速度,并控制好导管的埋深,以减少混凝土的上冲力。3.尽量缩短混凝土的整体灌注时间,若整体灌注时间较长则应采用措施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4.若发现钢筋笼有上浮现象,除了采取钢管套在钢筋上压顶以外,还应提升导管,并放慢混凝土的灌注速度。
清孔及混凝土灌注
1.桩底沉渣或桩底混浆
1.认真检查清孔阶段的岩渣料径,以及清孔后的泥浆比重。2.严格控制好清孔后的停置时间。若时间过长,应利用灌注砼的导管重新清孔,再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3.严格控制导管下端到桩孔底部的距离,通常为30cm左右,不应超过50cm。确保混凝土初始灌注量能盖过导管下端,使导管和初始埋置深度不小于1m。4.桩长大于35m的桩孔,当采用正循环施工清孔没有把握时,应利用真空泵采用反循环对桩孔底部沉渣进行清孔。
二、护筒底部及以下的黏土层、砂层阶段塌孔的处理措施:1.钻头经过护筒底部是要轻压慢转;2.在黏土层,每钻进尺50cm左右;在松散砂砾、砂层中钻进时,每钻进尺35cm~50cm左右,避免进尺太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太长;3.保持孔内泥浆不能低于护筒口以下以下2m;4.钻进至黏土层时,换用单层底的旋挖钻斗,或带卸土板的钻斗;5.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钻头通气孔,确保其畅通,避免形成“活塞”,造成缩颈与孔壁坍塌;6.钻机进入砂层时选用专用封底钻头(或专用捞砂斗),密闭严实、取砂彻底;7.如果钻至护筒底部发现有坍孔现象时,投入小片石和黏土用钻头反复冲击,回填到护筒底脚上1.0m,使护筒底部夯实,孔壁坚实不坍不漏;8.当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时,应在泥浆中加防漏剂,必要时可直接向孔内填黏土,并用钻头挤密搅拌,直到不漏浆为止。
三、孔内深部至终孔阶段塌孔的处理措施:1.钻进过程中始终注意保持孔内泥浆有合理的稠度;2.保证孔内有足够的水头压力;3.加大泥浆稠度;4.当坍孔不严重可按1:1投入粘土和小砾石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1m~2m,稍停后加大泥浆比重继续施钻;5.坍孔较严重,应全部回填黏土夹小片石或砾石,经一星期左右沉淀密实,应力释放结束后再重新钻孔。
3.导管堵塞
1.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塌落度,确保其流动性;经常清理导管内壁,以确保其“光洁度”,避免初始混凝土灌注时活塞在导管中下落不畅,造成导管堵塞,影响桩芯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4.导管漏水
1.导管使用前必须做密封试验,灌注前检查导管是否漏水,弯曲等缺陷,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在灌注过程中发现漏水应加快灌注速度,并加大混凝土埋深,使管内混凝土超出漏水处。
1.试运转不正常或噪声过大
2.就位不准确
1.检查桩机各部位,更换不合格的配件如:钢丝绳等
2.桩机就位时要吊线垂,施工员要复核。
成孔
1.塌孔
一、开孔阶段塌孔的处理措施:1.根据不同的地质和地下水埋深选择不同深度、直径、壁厚的护筒;2.埋设、固定护筒的方法要正确;3.如护筒下沉过多或倾斜过,应及时护正护筒,将护筒四周回填土清除,摆正护筒,用黏土分层回填夯实;4.若孔口冒浆,地表发生小面积坍塌,应及时用麻袋装黏土,在坍塌部位夯填,防止坍塌进一步扩大;5.严重时应挖出护筒,用黏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待事故孔土层内压力得到应力释放,之后再按照程序重新下设护筒再行施工;6.旋挖钻机开孔深度宜控制பைடு நூலகம்2.0m~3.0m,确保护筒下设铅直,护筒内施钻时防止钻头撞击护筒,造成护筒跑偏或变形导致护筒四周土层扰动过大。
2.埋钻
1.测量埋钻深度,分析地层,分析造成埋钻的原因;2.钻头周围疏通法、护壁开挖法、钻孔旁边打小孔径副孔;3.必要时采用水下爆破法捞取钻具。
3.桩孔倾斜
1.安装钻机时,要对导架进行垂直度的校正,检修钻孔设备,遇软硬土层应控制进尺,低速钻进;偏斜过大时,添入石子黏土重新钻进,控制钻速,慢速上下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正;如有探头石或大孤石,宜用钻机钻透,把石块打碎或挤进桩间土中。
7.桩身夹渣、夹泥、蜂窝
1.浇注过程中不断测定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并根据混凝土供应情况来确定拆缷导管的时间、长度。2.控制灌注过程中导管漏水或导管埋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