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业空间设计
1、6以肘关节为中心,前臂和手能自由到达的正常区域(巴恩斯)
2、5以肩关节为中心,臂和手伸直的最大区域(巴恩斯)
3、4正常作业范围(斯夸尔斯)(最佳区域)
图中字母解释
E点—被测者肩峰点的位置; AC—人体肩宽的1/2; C点—运动开始时肘的位置; D点—手运动时肘达到的终点位置; CD—肘运动的圆弧轨迹; CP—前臂长; PQ—手移动轨迹曲线。
(2) 领域性
它与人身空间的区别, 在于领域的位置
是固定的, 而不是随身携带的, 其边界
通常是可见的, 具有可被识别的标记。
私有领域(房产) 公有领域(大街,商店)
要划分社会空间,满足人对领域的要求,如隔断
三、 活动空间
人从事各种作业都需要有足够的操作活动
空间。 操作活动空间受工作过程、 工作设备
4、按功能对应性原则排列
它是指当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器、控制器较 多时,要成组排列,将功能相关的器件放在一 起,或在位置上相互对应,如手机的开关。
面板布置原则与作业执行时间的关系
5、控制器间要有足够的间距
为了防止误操作,各控制器之间要留有足 够的间距。如汽车的刹车与油门之间的距离。
第四节 作业空间设计的视觉要求
二、作业空间分类
根据作业空间大小及各自特点,将其分为: 1、近身作业空间 它是指作业者在某一固定的工作岗位上,保 持站姿或坐姿等一定姿势时,由于人体的尺寸 限制,作业者为完成作业所涉及的空间范围。 如人坐姿打字时,四肢(主要是上肢)所涉及 的空间范围。(只考虑人)
例如:计算机打字
坐姿抓握尺度范围/cm
作又要适宜于坐姿操作,需要 提高工作座椅的高度,使操作 者半坐在椅面上,一条腿刚好 着地。在座椅前控制台的适当 位置设搁脚板,以防坐姿作业 时因两腿悬空而压迫大腿部静 脉血管。为方便起坐, 椅面 宜设计小些,并带有脚轮。
第六节 座椅设计
相对站姿而言,坐姿作业可以减轻腿部肌肉的负 担,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能力消耗,从而减轻疲劳 ,提高,工作效率。越来越多的站姿、体力劳动被坐 姿、智能化代替。 如果坐姿不正确或座椅设计部合理,也会给身体带 来伤害。因此,多坐姿及座椅设计的研究非常必要, 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人因领域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2、按作业顺序布置
它是指在完成某一作业的过程中所使用的 控制器、显示器是有一定顺序的,在配置这些 器件时也应按照使用顺序布置。 布置顺序要按照从左到右,由上而下的顺 序排列。
3、按使用频率的高低布置
对于经常使用的器件,应放在人的最佳操 作范围和最佳视觉范围内。如:一般对于使用 频繁的显示器,在垂直面上应布置在作业者水 平视线偏30°角的范围内;在水平面上应布置 在正中矢状面偏30°角的范围内。
3、混合布置
它是指将以上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来布置 机器设备。这样既吸收了两种方式的优点,又 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 在实际作业中,工厂根据不同产品的加工 特点以及加工同一产品过程中的不同工艺要求 ,采用混合布置方式是比较合适的。
三、控制面板的布置原则
1、按重要程度布置 在控制面板上有多个显示器、控制器时, 应按照各器件对完成作业起作用的重要程度来 布置,即最重要的器件应布置在人的最佳操作 范围和视觉范围内。
将水平面工作区域和垂直面工作区域结合
, 上肢在三维空间运动所包括的范围为立体
工作区域或空间工作区域。 立体工作区域也
可分为最大工作区域和正常工作区域。 舒适 工作区域一般介于肩与肘之间的空间范围内, 此时手臂活动路线最短。
四、工作区域设计
1. 坐姿操作工作区域设计
进行工作区域设计时, 对于工作面高度的确定 , 应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使操作者保持正确姿势, 减 少疲劳为原则。适于从事轻、中作业且不要求作业者 在作业过程中走动的工作。 工作面的最佳高度应在肘下50 mm,但工作面确定 在人的肘上25 mm至肘下25 mm之间, 对工作效率无
(3)机器布置合理 人和机器安装位置的关系,应遵循便于 人迅速而准确地使用机器的原则。 (4)信息交流畅通
作业空间设计应使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 能够看到自己所操纵的机器和必须与自己 联系的其他操作者。
2、 心理空间
(1)人身空间
人身空间是指环绕一个人的随人移动的具 有不可见的边界线的封闭区域, 其他人无故 闯入该区域,则会引起人在行动上的反应。
站姿单臂近身作业空间
2、个体作业场所
它是指作业者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设 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考虑人及设备) 如人、电脑、计算机桌、椅子;机床、工 具箱等均构成个体作业场所。
例如:开机床
3、总体作业空间
它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个体作业场所布置 在一起构成的作业空间。 总体作业空间更多地强调多个个体作业场 所之间,尤其是多个作业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工厂及其车间,教室。
控制台的形式
(a) 桌式控制台;(b)直柜式控制台;(c)组合式控制台;(d)弯折 式控制台
在现代化的生产系统中, 控制器和显示器往往都 装配在控制台上。 一台设计良好的控制台, 应是尺 度宜人, 操作方便, 造型美观, 给人以舒适感。 为此, 控制台的设计, 应考虑人体尺寸以及人的生 理、 心理特性。 人在控制台前的作业姿势有坐姿、
2. 立姿操作工作区域设计
对于立姿操作工作面高度的设计,通常为肘部以 下50-100mm, 也可通过调节操作者脚下的脚垫板高 度来调节肘部的高度, 以保持工作面与肘之间的适
宜距离。适于从事中、重作业以及坐姿作业岗位的
设计参数和工作区域受到限制的工作。 立姿作业时的水平面工作区域与坐姿作业时相同。
三、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 1、 行动空间
行动空间是人在作业过程中,为保证信息 交流通畅、便捷而需要的运动空间。 为此 作业空间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
(1)保证通行顺利:作业空间设计,首先应 考虑人能够顺利通行,这是保证作业空间适 合于操作者的最基本的原则。
(2)操作联系方便:操作者在联系方面的要 求,包括操作者与机器之间的联系和操作者 相互之间的联系两个方面。
二、 垂直面工作区域 垂直面工作区域也可分为最大工作区域和
正常工作区域。 美国的法莱(Farley)将最
大工作区域定义为以肩峰点为轴, 上肢伸直
在矢状面上移动时, 手的移动轨迹所包括的
范围; 将正常工作区域定义为上臂自然下垂 , 以肘关节点为轴, 前臂和手的移动轨迹所 包括的范围。
三、 立体工作区域
二、信息作业岗位的人体尺寸 1、视觉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体尺度如图。
视 觉 显 示 终 端 作 业 岗 位 尺 寸
7.3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2、仪表控制作业岗位的人体尺度 如图,该图中(a)、(b)、(c)分别表示控制台结构形式不 同,相应的作业岗位尺寸也有一定的差异。
仪表控制台作业岗位尺寸
7.3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3、荧光屏观察作业岗位的人体尺度
一 般 办 公 状 态 的 人 体 尺 度
第五节 控制台设计
控制台(工作台): 是包含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的作业单元。 它小到一台便携式打字机,大到一个房间(控制室或控制中 心)。 一、控制台的形式
• 1. 桌式控制台
• 2. 直柜式控制台 • 3. 组合式控制台 • 4. 弯折式控制台
第五章 作业空间设计
人机工程学
第五章 作业空间设计
第一节 作业空间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工作区域设计
作业空间的布置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控制台设计
座椅设计 虚拟工厂和车间
第一节 作业空间概述
一、概念
1、作业空间:人在操作机械时所需的操作活动空
间和机器、设备、工具和操作对象所占空间的总
和。
它包括: 活动空间,心理空间,行动空间
明显不良影响。
调节高度方法:
一是调节机器的高度; 二是调节座椅或脚垫板以调节操作者肘部的高 度; 三是调节工件的高度。 对于坐姿作业, 可使工作面高度恒定, 通 过调节座椅高度, 使肘部与工作面之间, 保持 适宜的高度差, 并通过调节搁脚板高度, 使操 作者的大腿处于近似水平的舒适位置。
坐姿操作时水平面的工作区域
立姿、 坐—立姿三种。 由于作业姿势不同, 控制
台设计布置的尺寸范围也不同。
一、 坐姿作业控制台设计尺寸及布置
低台式控制台尺寸(mm)
高台式控制台尺寸(mm)
火车驾驶室
二、 立姿作业控制台设计尺寸及布置
立姿作业时控制台设计尺寸(mm)
三、 坐—立姿作业控制台设计尺寸及布置
控制台既要适宜于立姿操
站姿作业面高度与作业性质的关系 (a)精密作业;(b)一般作业;(c)重荷作业
站姿一般作业面高度与身高的关系
3. 坐—立姿交替操作工作区域设计
采用坐—立姿交替的作业姿势时, 其水平面工作
区域与采用坐姿作业时相同; 其垂直面工作区域与
采用立姿作业时相同。适于操作者在作业的过程中不 得不采用不同的作业姿势来完成的工作。
2、作业空间设计的任务 它是指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 觉范围以及作业姿势等一系列生理心理 因素,对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及工具 进行合理的布置安排,并找出最适合本 作业的人体最佳作业姿势、作业范围, 以便为作业者创造一个最佳的作业条件 。
3、一个优良的作业空间 (1)有助于提高人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2)使作业者舒适、健康、安全。
7.3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一、视觉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
视觉显示终端岗位的人-机界面
7.3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1. 人-椅界面 首先要求作业者保持正确坐姿,并采用适当 尺寸、结构和可以调节的座椅。 2. 眼-视屏界面 要求满足人的视觉特点(视距、视野), 并选用可旋转和可移动的显示器。 3.手-键盘界面 要求上肢能舒适的工作,保持上臂自然下垂 ,手腕顺直,可选择高度可调的平板放置键盘,键盘可移动, 倾斜度可调。设计腕垫,避免引起手腕疲劳综合症。 4. 脚-地板界面 适当设计台、椅、地三者的高度差, 避免引起下肢的静态负荷,避免造成大腿受工作台面 下部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