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一二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一二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1.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

(仿照示例书写工整即可)
2.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假期里,各社区提供(gōng)了多个社会实践岗位,供(gòng )孩子们选择。

(2)清风徐来,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yī)。

田野里农民们忙着耕耘(yún)。

田埂间,稚(zhì)气十足的孩子们你追我赶。

好一幅美好的乡村田园画!
3.读古诗,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错在杨万里是宋代诗人
(2)(√)
(3)(√)
4.读一读,填一填。

(1)读诗句,说一说它的意思,和同学交流。

(2)我最喜欢的一句诗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读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仿佛听到了(小牧童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没有固定声腔的曲子)。

(3)这三句诗都是写古代儿童的日常生活,刻画了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孩子们的)思想感情。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背一背,默一默。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范成大诗
注意竖写古诗格式,注意字迹工整大方,格式严谨哦!
(2)再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插图和改写小贴士,想象画面,尝试把这首诗改编成一篇短文。

改写小贴士
季节:夏天
地点:田间桑树下
主要人物:孩子们
主要事件:大人在田间除草、把麻搓成线,孩子在学种瓜。

景色宜人的乡下,有大大小小的村庄,村庄里住着勤劳的人儿和天真的孩童。

天刚蒙蒙亮,田里,农民已经开始赶着黄牛犁田了。

一块块,一排排的泥土被翻过来,泥土的气息沁人心脾。

太阳渐渐升起,金黄的田野里,劳作的农夫早已满头大汗,不时拿粗布擦拭着额头。

家里的妇女们也早早起床,烧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给田里辛勤劳作的大人送去了饭菜和热水。

傍晚,孩子们聚在桑树下,认真学着大人的样子,把碧绿的瓜苗种在挖好的坑里。

脸上、手上、衣服上到处是泥巴,他们却顾不上清理,忙着栽种瓜苗。

夜晚,村庄里传出一阵阵搓麻的声音,烛光下,纺织机匀速的撞着麻绳。

麻绳团越搓越大。

一家人坐在一起,聊着一天的所见所闻,不时传出一阵阵爽朗的
笑声和孩子们稚嫩的声音。

多么和谐,多么美好的田家人啊,田园生活也有它的独特之美哦!
2.祖父的园子
1.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

(仿照示例书写工整即可)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祖父的园子里有(圆滚滚)的蜜蜂,各色的(蝴蝶),金色的(蚂蚱),绿色的(蜻蜓),漂亮的(瓢虫)……真是有趣极了!
3.读句子,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2)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拔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园中趣事观察小昆虫、大榆树栽花拔草
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浇菜
祖父的园子给作者带来了(许多童年乐趣和知识)。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读一读,填一填。

“我”看到“我”想到
花开了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在说话似的
蝴蝶飞了在跳舞似的
蟋蟀叫了在弹琴似的
园子里还有许多景物,作者还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在作者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仿佛有了人的意识,就像作者所说的“一切都活了”。

(3)片段中反复出现“愿意”这个词,说明园子里的事物(②)。

填序号
6.仿照课文第7,第16自然段里的句式,展开想象,完成小诗。

我的园子
我有一个大园子,
这园子里有(迎春花、栀子花、菊花、梅花)
样样都有。

在这个园子里
我愿意摘花就摘花,
我愿意除草就除草,
我愿意浇水就浇水,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一切都是自由的。

3.月是故乡明
1.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无论是风光旖(yǐ)旎(nǐ)的瑞士,还是风光绝妙的燕(yān)园,亦或是碧波万顷(qǐng)的大海,这些地方的月亮都比不上故乡的小月亮。

(2)大苇坑颇有烟波浩渺(miǎo)之势。

夜晚,我常走到坑边赏月。

月光晶莹澄(chéng)澈,真美。

2.课文内容填空。

数星星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
摇知了忆故乡月《月是故乡明》比他乡月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
赏明月碧波万顷的大海
巍峨雄奇的高山
风光绝妙的朗润园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读短文第一自然段,写写“我”记忆中家乡的月光饼。

月光饼大小:比脸庞还大
味道:又香又脆
佐料:红糖、芝麻
包装:五彩画纸
吃法:烤一烤,掰开吃
细致的描述可以让人感觉到作者对家乡月光饼记忆犹新。

(2)读短文第2自然段,梳理我和表姑争饼的故事。

换饼——吵架——和好——拜月
(3)“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月光饼的味道吗?联系上下文写写理由。

理由一:月光饼是圆的,代表着团圆,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

理由二:月光饼是家乡的特色小吃,借月光饼抒发思乡之情。

作者借月光饼抒写思乡之情。

这种写法和《月是故乡明》相似。

4.有关乡愁的古诗还有很多,选择喜欢的样式,清楚、工整地摘录一首或者一篇,并与同学交流体会。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秋思
作者:张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梅花魂
1.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腊月的风凉飕飕(sōu)的,撩(liáo)乱了我的头发。

望着梅花图和梅花手绢,我不禁想起了外祖父曾说过的话: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g)性才好。

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qiáo)老人,眷(juàn)恋着祖国的心。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写了外祖父哪几件事?照样子填一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