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泰宁至建宁(闽赣界)高速公路A8合同段K78+080~K80+310全长2.23公里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编制:复核:1桩号桩号、为40m隧道洞口还设置两道横向涵洞及一道纵向涵洞,横向涵洞汇集两侧洞外挖方边沟水及高边坡急流槽水,再流向纵向涵洞排出,隧道外水已能通过涵洞排出,不会再影响隧道内施工(后附洞口排水系统图)。
1.2水文地质情况本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洞口位置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较发育;洞身段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隧址区的构造裂隙密集带处,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
1.3不良地质隧址区主要的裂隙构造带见下表,其它未见有断裂构造、褶皱等地质构造,地壳整体相对稳定。
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根据我标段广建隧道施工图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图,根据《水文地质手册》中地下水动学法的水文试验公式计算,估算隧道单洞涌水量4013.17m3/d、进口段涌水量约135.41m3/d,洞身内地下水主要贮存在构造破碎带、岩性接触带中,估算涌水量约2910.99m3/d,水质较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2总体方案2.1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1套对坡度较大隧道施工对排水电机扬程要求相对较高,所以采用集水坑反坡道排水方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分段开挖反坡排水沟,在每一段的终点开挖集水坑,设抽水机一台,把积水抽至最后一段反坡,最后一个抽水机将积外的污水沉淀处理池。
如下图:LK-集水坑间距is-线路坡度图(一):集水坑接力式反坡排水方式2.3.2长距离管道配合小集水泵收集式反坡排水对坡度较缓的隧道反坡道施工排水,适合采用较长距离开挖固定式集水坑作为泵站,用小集水泵将开挖面的积水抽到最近的集水坑内,再用大功率的泥浆泵通过排水管道将水排到洞外。
如下图:洞内平面布置示意图3站,米,数量6时,V2H损失=λ*L/D*(V2/2g)=0.02*500/0.15*0.4=26.6m其中V:流速,Q:流量,F:管路截面积,λ:系数,L:管路长度,D:管路直径根据以上计算,水泵扬程应大于10+26.6=36.6米,每天抽水180m3/h*24=4320m3>4310m3,经计算所选设备符合要求,备用一台,此时安全系数达到2.0。
3.2第一固定泵站开挖至1120米位置时,拟设置固定式排水泵站1座,即左幅隧道分别设置在ZK79+225.5集水池专用横洞,右幅隧道分别设置在YK79+200集水池专用横洞,采用离心式渣浆泵GMZ150-182-90型泵,功率110KW,流量182m3/h,扬程90米,数量6台。
同时取消前500米处排水泵站(设备下移)。
V=Q/F=180/(∏*0.0752^2*3600)=2.83m/sV2/2g=2.83^2/(2*9.8)=0.4H180m3站,米,数量6V2H180m33.4第二固定泵站隧道开挖至与江西交界处,在YK80+100,ZK80+125.5临时水池(人行横洞),仍采用采用离心式渣浆泵GMZ150-182-90型泵,计算同上,能满足临时将水排至第一固定泵站。
开挖完后改移至江西交接处专用集水池(YK80+310,ZK80+325),拟设置固定式排水泵站1座,将水排至第一固定泵站。
同时取消第二临时排水泵站(设备下移)。
两固定泵站间距1110米。
V=Q/F=180/(∏*0.0752^2*3600)=2.83m/sV2/2g=2.83^2/(2*9.8)=0.4H损失=λ*L/D*(V2/2g)=0.02*1110/0.15*0.4=59.2m根据以上计算,水泵扬程应大于(530*1.95+580*1.6)/100+59.2=78.9米,每天抽水180m3/h*24=4320m3>4310m3,左右洞各3台,共6台。
经计算所选设备符合要求,加上备用一台,此时洞内有两固定排水泵站,安全系数达到4.0。
实际施工时如遇到涌水量较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密,泵站之间采用Φ150mm排Φ80mm皮箱水坑。
4排水方案4.1隧道施工期间排水①管路安装在右洞左侧、左洞右侧分别安装1条Φ150钢管,正常水量时使用,将施工用Φ200高压风管作为备用排水管。
管路每200m设置一个减压阀,防止水锤对管路或水泵造成损坏。
排水管路接入污水处理池,经处理后排放。
②集水坑设置首先在掌子面处设一小型临时集水坑,采用小型潜水泵将水直接抽到铁皮箱内;在离掌子面100米设一小型集水坑,拦截洞口至掌子面外渗漏水,同时保证在掌子面出碴过程中均可正常抽排水,以减轻掌子面集水坑排水压力,然后将集水坑内水抽到铁皮箱内。
1台3,5m孔的四周向外侧增打探孔,如还有异常,应停止开挖作业。
改用超前地质钻机进行探测。
根据探测结果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案。
5资源配备设备配备表为确保洞内排水正常进行,不因电路问题导致抽排工作的间断,设置一条专用供电线路。
由于水泵功率较大,新用电源电压为380V,所以泵站用电引入380V稳定电源(1122121)。
789人,设备检修2人,排水工班2个班,每班组成:工班长1人,泵站管理1人。
还制定严格的值班制度。
每个隧道作业面的隧道排水日常工作坚持队长、副队长轮流24h值班制,并制定抽水记录表进行统一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总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9.2安全技术保证措施9.2.1隧道开工前,项目部组织对班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详细说明隧道施工反坡排水的安全的有关技术要求,规范洞内排水管理和落实洞内施工安全排水措施。
9.2.2根据广建隧道反坡施工较长、隧道坡度平均达1.8%的特点,考虑水泵扬程及施工方便等因素,采用长距离管道配合小集水泵收集反坡排水的方案,每个泵站的设备按照一使用一备用一维修的原则配备,以有效应对隧道涌排水。
在现有排水系统上增设了1套设备和管路作为应急措施。
管路利用高压进水管路,即在每个泵站处在高压水管上开口,与安装在泵站处的水泵接通,正常情况下把闸阀关闭。
一旦遇到突水、涌水现象,即把进水闸阀关闭,截断高压供水,打开排水阀进行应座)。
隧道内配备安全报警设施和足够长度的、可手动拆卸的逃生钢管,标准为壁厚10mm,管径600mm,每节管长为1500mm~2000mm。
如掌子面发生涌水,水量超过了排水系统的工作能力。
调度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掌子面。
如水量很大,淹隧道速度很快,应立即组织车辆拉碴回填。
准备好抢险物资、材料,做好抢险准备工作,确保发生异常或险情时能够及时处理物资、设备能够提供到位,保证处理的及时性,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10应急预案10.1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针对广建隧道反坡施工可能发生洞内涌水的风险,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部属各施工队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抢险队,实施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项目员工和洞内作业的人身安全、洞内机械设备的安全。
危险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行动队员的个人安全,并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工作。
10.2.3组员职责负责指挥应急队员对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行动队员的个人安全。
10.3建立应急处理工作小组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反应行动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工作技术小组、物资设备小组、保卫及联络小组、突击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等。
应急处理工作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当接到应急通知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各应急处理组,奔赴事故现场履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10.3.1管理小组组长:王令锁成员:于建志何兴普职责:负责对受安全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地带,确保无受安全威胁的人员后,再对受安全威胁的财产实施转移,转移至安全地带。
10.3.5应急处理突击队队长:作业队队长担任突击队员:各工区班组长、突击队、义务消防队队员组成职责是:担负施工现场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10.3.6医疗救护队队长:办公室主任担任。
成员:由具有相关医疗救护及项目部司机等组成。
职责:负责紧急情况下受伤人员的初步救护工作。
10.3.7义务消防队若造成塌方,则利用逃生管道进行人员救援。
10.4.6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项目事故现场抢险指挥部经认真检查分析,确认事故经抢险、险情已完全排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事故灾害链已彻底切断,便可宣布抢险结束。
10.5应急抢险队伍设备与物资10.5.1应急设备清单施工成立应急救援抢险队,具体负责现场抢险的实施工作。
抢险物资储备:编制袋500个,方木5m3,钢管2吨,砂石料需用时由混凝土拌合站运送,皮划艇3个。
抢险机具储备:铁锹50把、十字镐50把、50t千斤顶4个,挖掘机、装载机利用现场施工机械。
10.6教育培训和预案演练10.6.1教育项目经理部及所属各施工队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教育,使员工了解、熟悉、掌握相关应急知识。
10.6.2宣传经常性利用工地宣传栏,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
训。
建立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