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精品课程录像后期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介绍了精品课程录像后期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并对制作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作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后期制作方法技巧
后期制作就是将拍摄的录像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和剪接,最终制作成一部连贯流畅、主题明确并具有一定艺术效果的录像片。
在后期的艺术加工和再创作中要注意到镜头切换准确、流畅,特技效果应用自然得当等。
精品课程摄制是一种真实记录,但这种记录并不是把课堂教学内容原样照般。
创造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是多种摄制技能与后期艺术创作手法综合运用的结果。
精品课程录像的后期制作工作主要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一、对前期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
主要是将那些繁琐、拖沓、重复的内容加以精剪。
对同一时刻的内容,如学生听讲、动手操作、课堂讨论等,可通过镜头的切换来去掉其间不必要的过程。
镜头切换应紧紧地围绕教学内容,观众心理,事件发展顺序和客观发展规律进行。
还要插人一些课堂拍摄时漏拍或补拍的镜头,以保证教学录像信息的完整性。
如漏拍的一些课件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镜头,还有摄像人员所拍摄的镜头不到位,造成某些重要的教学环节遗漏等,都要在课后进行补拍,并在后期剪辑时插人。
精品课程录像剪辑时要保证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自然、连贯、流畅,注意教师活动的方向及空间关系,要让观众感到所有的画面都是一气呵成的。
精品课程录像一般应具有如下内容:
(1)开头要有10秒钟的彩条信号。
(2)片头(30秒以内)。
(3)课堂教学内容(45分钟)。
(4)片尾(30秒以内)。
(5)彩条(10一40秒)。
二、后期的艺术创作和再加工
一部好的教学录像片的后期编辑,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学要求将已拍摄的
录像素材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编辑,同时加入一些特技技巧的使用,不仅能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再现,而且具有增强画面感染力、吸引力和时空转换的独特作用。
如我们拍摄某实验,展示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
运用好特技,可省去那些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的过程,加快运动速度、节奏,产生自然的视觉感受。
还能以假代真,揭示抽象教学内容。
(一)后期制作中镜头的组接技巧
后期制作时要注意画面的选择与组合、镜头的切换、特技的应用等方面做到适时、适度、准确、合理,切忌镜头过短或频繁切换,以及过多使用特技镜头而造成主题不突出、画面零乱,失去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特技技巧:
(1)切。
切是画面转换用得最多的处理方式,也叫无技巧组接方式。
是相邻两个镜头画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变换,而且画面图像没有交错。
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赋予画面较强的节奏感。
(2)淡出淡入。
第一个画面慢慢隐没,第二个画面慢慢显现,是两个画面缓慢的渐变的转换过程。
两画面间形成一段黑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问歇,产生一种完整的段落感。
(3)混合。
在一个画面淡出的同时,下一个画面淡入,中间有两个画面叠加在一起的过渡,是一种缓慢的渐变过程。
使画面之间的转换显得流畅、自然、柔和,常用于段落的分隔、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移等。
(4)划象。
前一个画面从一个方向退出屏幕,后一个画面从退出的空间随之出现,直至取代前一个画面。
划像一般应用在表示时间的变化,或两个内容意义差别较大的段落转换时。
技巧组接的形式很多,但必须慎重使用,不能盲目追求花样多,看得观众眼花缭乱,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
(二)字幕的编辑制作
字幕制作是精品课程录像后期制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电视教学传播是稍纵即逝,过期不留。
学生不能像阅读书本、查阅资料和网络那样,有选择性、跳跃性地进行反复观看。
添加字幕可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作补充,丰富教学内涵,增强教学说服力。
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可添加字幕:
(1)开头加标题。
可以交代教学内容的主题,让学生一目了然,迅速为接受这一主题内容做好思想准备。
(2)段落之间添加小标题。
一般一节课是围绕一个主题的某几个部分进行
讲解,这时在每个部分之间添加字幕,可使各部分内容之问过渡自然,同时也会为学生留下清晰明了的听课思路。
(3)重点、难点处添加字幕。
一般教师在总结某一定义、原理、结论时,为加深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在保留教师同期声音的情况下,可把重点、难点的知识以字幕的形式呈现出来。
(4)色彩是字幕设计的重要因素。
为了增强字幕色彩的艺术效果,制作人员应该了解色彩的感知规律,选择与教学节目主题、风格相一致的色彩基调,力争做到色彩的和谐统一。
此外,在文字设计上,注重字样造型设计以及摆放位置,使其富有美感,便于学习者记忆、强化内容。
(三)片头片尾的设计制作
片头在教学视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作用是点明主题。
简短的片头设计不仅要浓缩全片的主题理念,展现科学的艺术想像力,还应该达到开篇吸引观众注意力与求知欲的效果。
虽然片头在播放顺序上处在整部教学视频的最前面,但是在后期制作时常把其放到画面剪辑完成之后才进行设计。
一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对一些画面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和处理.片头中所用到的画面应是最终剪辑过并保留的成品画面;二是通过剪辑会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对片头设计,把握主题大有帮助。
片头字幕设计一般包括院校名称、课程名称、授课人和职称等信息,也可简要介绍课程的结构和特点、教学方法等内容,便于观众准确理解,做到心中有数。
片尾字幕设计一般包括院校名称、教学视频制作单位名称、制作年月等。
总之,制作一部优秀的、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录像片,电视制作人员不仅应具备一定的摄像技术,镜头组接技术和剪辑技术。
还应对所录制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情况、教学过程、学生情况十分熟悉。
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再根据不同的学科及教学内容、教学特色,对前期拍摄的教学录像素材进行加工,把明显存在问题的画面和声音剪切掉之外,还可使用特技技巧等手段对画面、字幕、片头等内容进行艺术加工,使教学录像更具有可视性和艺术欣赏性。
后期制作人员在教育技术实践中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方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