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护理
? 淋巴管感染: 更为少见 通过淋巴管交通支
? 直接感染: 十分罕见 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染时,细菌直接侵入肾脏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易 感 因 素】
? 尿路梗阻和尿流不畅:是易于上行感染的最重要原因 ? 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如肾脏发育不全、多囊肾、马蹄肾等 ?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全身性疾病(重症肝病、肾病、肿瘤) 高血压和血管疾患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者 ? 导尿和作泌尿道器械检查 ? 临近其他器官感染 ? 妊娠:是重要诱因,年龄大的孕妇和经产孕妇的发病率更高 ? 遗传因素: ? 由于女性尿道口靠近肛门,且女性尿道远较男性为短而宽, 女婴的尿道口常被粪便污染,故更易致病。
3、慢性肾盂肾炎 迁延,可急发 不明显 轻
小管持续性损害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临 床 表 现】
4、无症状细菌尿: 是一种隐匿性尿感
患者有细菌尿而无任何症状, 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不影响 寿 命 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
【并发症】 ? 肾乳头坏死:高热、剧烈腰痛、血尿、坏死组织排出 ? 肾周围脓肿:原有症状加重,单侧腰痛明显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 1、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因与感染途径
、易感因素。 ? 2、熟悉急性肾孟肾炎,慢性肾孟肾
炎的临床表现。 ? 3、掌握本病的护理措施。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概述】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可分为上尿路感 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 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b.i.d.
多用3日疗法,SMZ-TMP 、喹诺酮类,
二、急性肾盂肾炎:要求尿液和血液浓度都高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多饮水以增加尿量,碱化尿液
(减轻尿路刺激症状,同时可增强抗生素疗效)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治疗】
2、抗菌治疗:留取尿标本作常规、培养后即开始应用 (1)轻症:口服抗菌药10~14天,或用药至症状完全消失
尿检阴性后再用3 ~5 天 (2)较重症: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先静脉用药,热退后3天改口服,疗程2周 (3)重症:严重的全身感染,甚至出现低血压、败血症
广谱青霉素、氨基糖苷、3代头孢菌素等 静脉用药,热退后3天改口服,疗程2周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治疗】
三、慢性肾盂肾炎:
1、一般治疗:最重要是寻找病因或易感因素,并设法纠正 多饮水、勤排尿,增强营养和机体抵抗力
大肠杆菌 约占60~80% 其他: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
产气杆菌、葡萄球菌、粪琏球菌 厌氧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 多为一种细菌,少见混合感染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感染途径】
? 上行感染(逆行感染) 最常见 正常寄生菌 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损伤 细菌的毒力大
? 血行感染: 较为少见,不及10%,比较多见于新生儿 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流到达肾脏(败血症)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断) 蛋白阴性或微量 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二、尿细菌学检查:假阳性见于:中前尿收集不规范,尿被白带污染;尿培 1、标本采集:清洁中段养尿在培室养温超过 1hr 才检验,检验技术有失误。 2、真性菌尿:排假除膀阴假胱性阳穿见性刺于的尿:前培提患养下者无,1假周>阳内1性0用5,过/m是抗l诊;生断素的;金尿标液准在膀胱内停留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诊 断】
? 本病诊断常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体征 ? 凡是有真性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感 ? 无症状者需二次培养均为真性细菌尿,且同一菌种 ? 女性症状明显,尿WBC>102/ml,且为常见致病菌 【定位】膀胱冲洗后培养,操作复杂
尿沉渣抗体包裹细菌:特异性和敏感性不理想 临床主要靠症状,部分病人治疗后回顾性诊断
(不可足疑6阳hr性;:收1集0标4~本1时05,/m消l;毒污药染不<慎1混0入4/m尿l标)本内。 3、尿沉渣镜检:>20/HP 三、血液检查:急性肾盂肾炎白细胞增高,核左移
ESR增快 血培养可能阳性 四、影像学检查: 1、IVP:寻找易感因素 慢性肾盂肾炎:肾盂肾盏变形、缩窄,外形凹凸不平,两肾大小不 等 2、B超:可确定肾周积液、肾大小以及肾实质的细节诊断准确率可达91%
积极去除易感因素,疗程延长至6周~半年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2.疼痛:腰痛、尿痛 3.排尿异常 4.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的知识。
本病以女性多见,未婚少女发生率为 2%,已婚女性 为5%,孕妇细菌尿发生率为 7%。老年男性因前列腺肥 大,发生率可增加,老年男性和女性发生率可高达 10% ,但多为无症状性细菌尿。有症状的尿感,仍以育龄 期女性多见。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病因】
? 细菌的致病力和机体抵抗力的对抗结果 ? 任何细菌 侵入尿路均可能引起尿路感染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 G-杆菌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治疗】
? 根据药敏实验用药 结果未有时选用对G-杆菌有效的抗菌药
? 疗效标准: 见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转 治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转,停药后1周、 1月复查仍阴性,或为重新感染 失败:治疗后持续存在细菌尿或复发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治疗】
一、急性膀胱炎:短程疗法,要求尿内浓度高
第三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临 床 表 现】
尿感的症状可无、可轻、可重
起病 尿路刺激征
全身症状 致病菌 肾脏损害
尿液变化
1、膀胱炎、尿道炎 急
明显 不明显
无 常有 白细胞尿、脓尿 血尿、细菌尿。
2、急性肾盂肾炎
急
明显
常有
多为大肠杆菌
先小管、后小球
必有: 白C增多及菌尿 白细胞管型 血尿 尿蛋白(小管性)
2、 抗菌治疗: (1)急性发作期用药同急性肾盂肾炎 (2)根据药敏选药,常需联用
车轮疗法:至尿常规、培养阴性为止,总疗程可长达2~4月 低剂量长期抑菌疗法,如SMZ,氟哌酸等每晚排尿后睡前服用,
疗程达6~12个月,多能有效防止再发 (3)停药后随后半年,每月作尿常规、培养一次。 四、无症状性细菌尿: 一般无须治疗,孕妇和儿童选用肾毒性小的药物 五、再发性尿感的治疗: 分为复发和重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