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论文题目:肉羊杂交与利用专业:畜牧班级:畜牧11.1班姓名:孙杏春指导教师:郭志明老师2013年5月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1.品种介绍 (2)1.1小尾寒羊 (2)1.2杜泊 (2)1.3萨福克羊 (2)2.杂交设计 (3)2.1杂交方案 (3)2.2杂交方案图 (3)3.营养与管理 (3)3.1羊的营养需要 (3)3.1.1碳水化合物 (4)3.1.2蛋白质 (4)3.1.3矿物质 (4)3.1.4维生素 (4)3.1.5水 (4)4.日常管理 (5)4.1饲养管理 (5)4.1.1基础母羊分阶段饲养管理技术 (5)4.1.2适时配种,提高母羊繁殖率 (5)4.1.3秸秆加工调制、精料补充料生产饲喂技术 (5)4.1.4分群饲养管理 (5)4.2 圈舍与卫生管理 (5)5.对比试验 (5)5.1生长发育分析 (5)5.2屠宰测定 (6)5.2.1胴体重 (6)5.2.2大理石纹 (6)5.3质量特色 (6)5.3.1 感官特色 (6)5.3.2 理化指标 (6)6.小结 (6)参考文献 (7)肉羊杂交与利用摘要:20 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从国外不断引入优良的肉用羊品种,进行杂交一代的改良。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最大制约因素是,肉羊的饲养、屠宰、加工与销售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方式,肉羊产品的档次普遍不高,杂交优势尚未合理利用,饲料转化率低。
而且群体规模偏小,饲养分散,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开展肉羊杂交改良及配套技术研究,来获取高代杂种优势,提高羊的生长速度、出栏率、出肉率,并建立优质种群快繁生产基地,大幅度提高本区域养羊业的供种和供肉能力。
关键词:三元杂交品种营养目前,世界养羊业发展趋势是以毛为主转向以肉为主,从自由放牧向集约化饲养(舍饲)转变,从成年羊肉向羔羊肉生产转化,基本达到羔羊肉生产工厂化、饲养标准化、产品规格化的集约化水平,从而实现周转快、产品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高效养羊生产。
在生产上主要利用二元或三元杂交方式进行肉羊生产。
1.品种介绍:1.1小尾寒羊: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具有多胎高产的裘(皮)肉兼用型优良绵羊品种。
具有早熟、多胎、多羔、生长快、体格大、产肉多、裘皮好、遗传性稳定和适应性强等优点。
4 月龄即可出栏育肥,年出栏率400% 以上;6月龄即可配种受胎,年产2胎,胎产2-4 只,平均产羔率每胎达266%以上,每年达500%以上;体重6月龄可达50千克,周岁时可达100 千克,成年羊可达130~190千克。
小尾寒羊具有体质结实、个体高大、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四季发情、适应性强、耐粗饲、肉用性能好的特点。
1.2杜泊:原产于南非,是由有角陶赛特羊和波斯黑头羊杂交育成,主要用于羊肉生产。
分为白头杜泊和黑头杜泊两种。
体驱和四肢皆为白色,头顶部平直、颈粗短,肩宽厚,背平直,肋骨拱圆,前胸丰满,后躯肌肉发达。
成年公羊和母羊的体重分别在120公斤和85公斤左右。
3.5-4 月龄的杜泊羊体重可达36公斤,屠宰胴体约为16公斤4 季产羔,产羔间隔期为8个月。
在饲料条件和管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2 年3胎,一般产羔率能达到150%1.3萨福克羊:原产英国,现广布世界地,公认世界上生长最快的绵羊。
颈粗长,四肢粗壮,胸宽,后躯发育丰满,呈桶型。
体躯被毛白色,脸和四肢黑色或深棕色,公母羊均无角。
早熟,适应性很强,生长快,肉质好。
公羔平均初生重为4.35千克;60 日龄平均体重为24.7O千克;母羔平均初生重为4.48千克,55 日龄平均体重为21.55千克。
引进纯公羊平均体重为83 .25千克,母羊平均体重64.25千克;产羔率123.08% 。
杂一代公羔平均初生重为5.95千克,8月龄羔屠宰平均体重为44.64千克 。
2.杂交设计:2.1杂交方案:三元杂交以本地小尾寒羊做母本,选择肉用性能好的杜泊羊,作第一父本,利用其早熟、体型大、繁殖率较高等特点,与小尾寒羊母羊交配,生产体格大、繁殖率高的F1母本,作为羔羊肉生产的母本,F1公羊则直接肉用。
再选择羔羊出生重大,前期生长快、体重大、瘦肉多的肉用品种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第二父本,与F1杂交母羊交配,F2全部用作肥羔生产。
其结果是产羔率较高,羔羊继承亲代体大、健壮、肉用性能好(生长快、产肉多)的特点。
2.2杂交方案图:3.营养与管理:3.1羊的营养需要:羊从草料中获得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主要为羊提供生存和生产所必需的能量;蛋白质是构成羊体组织细胞的主要物质,同时还可在体内分解、氧化、释出能量以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不足;矿物质、维生素和水是骨骼和体液的主要成分,是调节生理机能,维持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保证发育的主要物质。
维持的营养需要 维持需要是指在仅满足羊的基本生命活动(呼吸、消化、体液循环、体温调节等)的情况下,羊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羊的维持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动用体内贮存的养分来弥补亏损,导致体重下降和体质衰弱等不良后果。
只有当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超出羊的维持需要时,羊才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干乳空怀的母羊和非配种季节的成年公羊,大都处于维持饲养状态,对营养水平要求不高。
山羊的维持需要,与同体重的绵羊相似或略低。
3.1.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包括淀粉、糖类、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碳水化合物是组成羊日粮的主体。
后3种在口腔不能消化,进入瘤胃后依靠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将其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以满足羊对能量的需要,瘤胃中未分解发酵的粗纤维,进入结肠及盲肠为肠道细菌发酵分解,变成挥发性脂肪酸被吸收。
淀粉类饲料在绵羊口腔中消化不多,大部分进入瘤胃中消化,未曾消化分解的淀粉进入小肠,在胰淀粉酶的影响下分解为蔗糖和麦芽糖,最后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为肠壁所吸收,进入肝脏参加畜体代谢。
3.1.2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含氮化合物,是羊体各种细胞的主要构成物质,是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同时,羊体内的各种酶、内分泌、色素、瘤胃中的细菌和抗体等大多是氨基酸的衍生物;离开了蛋白质,生命就无法维持。
在维持饲养条件下,蛋白质的需要主要是满足组织新陈代谢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需要。
绵羊对蛋白质的需要量随年龄、品种、产品方向而不同。
瘤胃中的大量细菌含有65%的蛋白质,细菌蛋白以蛋氨酸、缬氨酸和胱氨酸居多。
3.1.3矿物质:羊即使处于完全饥饿的状态下,为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仍需消耗一定的矿物质。
所以,在维持饲养时,必须保证一定水平的矿物质量。
羊最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磷和食盐。
此外,还应补充必要的矿物质微量元素。
成年羊体内钙的90%、磷的87%存在骨组织中,钙、磷比例应为2:1,但其比例量随幼年羊的年龄增加而减少,生长后钙磷比例应调整为1-1.2:1。
3.1.4维生素:羊在维持饲养时也要消耗一定的维生素,必须由饲料中补充,特别是维生素A和D。
在羊的冬季日粮中搭配一些胡萝卜或青贮饲料,能保证羊的维生素需要。
维生素是动物生理上所必需的,是调节物质代谢过程,提高抗病能力,保障繁殖机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3.1.5水:水对人、畜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
为羊提供充足、卫生的饮水,是羊只保健的重要环节。
是各种营养物质的溶剂。
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排泄以及体内各种生理生化过程、调节体温、维持组织器官机能和形态的必要物质。
4.日常管理:4.1饲养管理:4.1.1基础母羊分阶段饲养管理技术:针对肉羊繁育基础母羊不同阶段对营养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实行科学配方、分群管理、分段饲养。
开展杂种母羊高效节本养殖技术示范10只。
4.1.2适时配种,提高母羊繁殖率:通过实地指导和培训,使养殖人员充分认识适时配种的重要性,推行“两年三产”或“三年五产”的生产模式,切实提高肉羊的繁殖率。
4.1.3秸秆加工调制、精料补充料生产饲喂技术:根据肉羊营养需求较高的特点,合理搭配饲草料,适当补饲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推广应用适合肉羊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的精料补充料,要进行青贮、酶贮饲草调制,全年制作青贮饲料500吨。
(投放营养舔砖、饲料酶、预混料)4.1.4分群饲养管理:舍饲养羊应按照工厂化生产模式,把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体况的羊分群饲养,设立专门的产房和羔羊舍、肉羊舍、母羊舍、公羊舍、病羊隔离舍等,并配以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4.2 圈舍与卫生管理:(1)加强舍外运动羊每天保持充足的运动,才能促进新陈代谢,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2)饲养密度要合理羊属反刍动物,一天中要有较长时间用来采食饲草和反刍。
所以,圈舍中要有足够的槽位和活动空间,每只羊应有1.5~2.5平方米的活动场地。
(3)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1天2~3次,也可采取自由饮水的方法。
(4)换料要有过渡期调换饲料种类、改变日粮时应在2~3天内逐渐完成,切忌变换过快;不要喂湿、霉、变质饲料。
(5)合理的饲喂制度肉羊饲料的日喂量根据羊的不同生长阶段而有差异,一般为2.5~2.7千克。
每天投料2~3次,日喂量的分配与调整以饲槽内基本不剩料为标准,要做到饲喂定时、定量,并有专人负责。
5.对比试验:5.1生长发育分析:组别只数初生重㎏断奶重㎏10月龄重㎏繁殖率℅杜寒萨一代的初生重、断奶重、10月龄重、繁殖率均优于杜寒一代和小尾寒羊。
5.2屠宰测定:5.2.1胴体重:8月龄以上羔羊大于10kg,成年羯羊大于17kg,母羊大于15kg。
5.2.2大理石纹:指肉眼可见的肌肉横切面红色中的白色脂肪纹理结构,红色为肌细胞,白色为肌束间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细胞。
白色纹理多而显著,表示其中蓄积较多的脂肪,肉多汁性好,是简易衡量肉含脂量和多汁性的方法。
要准确评定,需经化学分析和组织学等测定。
现在常用的方法是取第一腰椎部背最长肌鲜肉样,置于0~4℃冰箱中24小时后,取出横切,新鲜切面观察其纹理结构,并借用大理石纹评分标准图评定.5.3质量特色:5.3.1 感官特色:肉质鲜嫩、肥瘦相间、无膻味,具有清香之味。
(1)色泽:鲜羊肉:肌肉色泽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
冻羊肉:肌肉有光泽,色鲜艳;脂肪呈乳白色。
(2)弹性(组织状态):鲜羊肉:肌纤维致密、坚实、有弹性、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
冻羊肉:肉质紧密,有坚实感,肌纤维韧性强。
(3)粘度:鲜羊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
冻羊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或湿润,不粘手。
(4)气味:鲜羊肉、冻羊肉:具有新鲜羊肉正常气味,无膻味。
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具有清香味。
5.3.2 理化指标:羊肉含水分为75.50%至76.07%。
粗蛋白:成年羊≥18.92%,羔羊≥19.37%。
粗脂肪:成年羊肉≥12.12%,羔羊≥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