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参考]陈光中证据法学课件.ppt

[实用参考]陈光中证据法学课件.ppt

权威性,防止法官专断。
缺点:
(1)在运用证据的问题上过于僵化死板, 完全压抑了法官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 规律;
(2)对口供的推崇刑讯逼供的泛滥,助长 司法暴力。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一、欧洲大陆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
盛行于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大陆地区。
2、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中央集权君主制的产物。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二)法定证据制度 3、法定证据制度的内容 (1)关于证据分类 完全证据
受审人的自白、书面证据、亲自的勘验、具有专门 知识的人的证明、与案件无关的人的证明等等
不完全证据(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等)
证据法学
第一编 总论 第二编 证据论 第三பைடு நூலகம் 证明论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一、证据法
概念 性质 渊源 立法体例
二、证据法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一、证据法
(一)证据法的概念
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诉讼中规定如何收集、审查判 断证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法律规范。
(二)证据法的性质
力大于私文书的证明力等。 男人、学者、显要、僧侣证言优先。
(3)关于运用证据认定某些特殊案件 (4)关于运用证据的总的定案标准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二)法定证据制度 4、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优点:
有利于法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有助于提高司法裁决的规范性、可预见性、
(一)相对于原始社会初期简单的血亲复仇解决方 式是一个进步;
(二)提高了司法判决的权威性,有助于断狱 息讼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有助于维护统治 阶级的利益。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一、欧洲大陆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法定证据制度 1、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
又称形式证据制度,一切证据的证明力的大小, 以及对它们的取舍和运用,都由法律预先明文加以规 定,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不得自由评断和取舍。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三)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资产阶级对人的理性和良知的崇尚、人权观念等
3、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
进步
1.将法官从法定证据制度的僵化规定中解放出来, 赋予其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2、该制度以对法官的理性和良知的信赖为基础,有 利于推动现代法官制度的建设。

第二节 我国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一、欧洲大陆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神判证据制度 1、神判证据制度概念
凭借神的各种启示来判断案件是非曲 直并作为裁判依据的证据制度。又称为神 示证据制度,神明裁判等。主要存在于亚 欧各国的奴隶社会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前期。
2、神判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受审人之间的攀供、询问四邻得到的受审人情况、 表白自己的宣誓等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二)法定证据制度 3、法定证据制度的内容 (2)关于证据的收集判断
被告人的自白:是最完全的证据,是“证据之 王”,不考虑如何取得,是否符合实际。
证人证言:按多数人的证言判断案情。 书证:原本的证明力大于副本,公文书的证明
政治上实行神权统治 科学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一)神判证据制度 3、神判证据制度的内容
(1)诅誓
又称神誓,指向神发誓,以此作为当事 人或者证人自清以及裁判者认定事实的 证明方法。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一)神判证据制度 3、神判证据制度的内容
(一)研究对象
1、现行证据法律规范 2、与证据有关的司法实践 3、古今中外的证据制度和证据理论
(二)研究方法
1、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2、借鉴国外与立足我国国情相结合 3、证据法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4、普通思维和法律思维相结合
第二章 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一、欧洲大陆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诉讼模式和诉讼制度对证据立法的影
(2)水审
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当事人接 受水的考验,显示神意,借以 判定当事人对案情的陈述是否 真实、刑事被告人是否有罪。 分为冷水审和沸水审。
火审 决斗 卜筮 十字形证明 面包奶酪法 等等。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一)神判证据制度 4、神判证据制度的评价
缺点:唯心的、非理性 优点:
又称“内心确信”,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 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 据自己的良知、理性自由判断,以形成内心 确信。
主要内容: 一是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判断依据是法官
的良知和理性; 二是法官在认定案情时必须达到内心确信的
程度。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1808年法国《治罪法》第342条: 法律对于陪审员通过何种方法认定事实并不计较;
法律也不为陪审员规定任何规则,使他们判断已否 齐备及是否充分;法律仅要求陪审员深思细察,并 本诸良心,诚实推求已经提出的对于被告不利和有 利的证据在他们的理智上产生了何种印象。法律未 曾对陪审员说,“经若干名证人证明的事实即为真 实的事实”;法律也未说,“未经某种记录、某种 证件、若干证人、若干凭证证明的事实,即不得视 为已有充分证明”;法律仅对陪审员提出这样的问 题:“你们已经形成内心的确信否?”此即陪审员 职责之所在。
程序法 or 实体法? 公法 or 私法?
(三)证据法的渊源 (四)证据法的立法体例
1、统一证据法典体例,如美国《联邦证据规则》 2、专门证据法典体例,如英国 3、并入诉讼法或其他法典中,如大陆法系国家
我国无单独立法,主要体现在三大诉讼法、司法机 关组织法、最高法院的相关文件和实体法中。
二、证据法学
局限
法官的准入、职业保障、心证公开等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二、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英国在历史上并未形成严格的法定 证据制度
英国在废除神明裁判之后,逐渐确 立了一系列复杂的证据规则用来规 范证据的可采性。如:意见证据规 则,相关性规则,传闻证据规则, 自白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