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通过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
本着分析情况,查找问题,修定措施的原则,现就本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情况做一简单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主要检测学生一学期来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备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平时积累的考查。
试卷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积累运用、语篇阅读、表达交流和附加题(整本书阅读)。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比较灵活多样,出题面较广,概括了所学知识,但个别题难度较大。
尤其是课外阅读题,检测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从整体题型看,这次试题非常注重综合能力的检测,以检测学生的应变及运用能力为主。
习作也是本次试卷丢分较多的题,尤其是建议书的格式。
阅读和习作仍是今后训练的重点。
二、成绩情况
从以上数据来看,平均分,合格率两项指标发展比较均衡,差距不大。
但优秀率个别班级较低,希望能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让班与班之间的差距更小。
三、较好的方面
1、基础部分相对题量不大,但考查内容比较灵活。
大多学生在这些基础题方面丢分不是很严重。
这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较重视字的音、形、义教学,课文学习双基较扎实。
平时的训练到位,基础知识抓得比较牢。
2、在书写上较平时测试有了较大的进步。
学生的卷面比较整洁,字迹工整、认真。
而且能学会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这与我们平时在学生作业上提出的严格要求及反复强调是分不开的。
3、试卷中出现的按课文填空题及课内阅读题。
但出于教材中的重点课文或语段,学生都已经熟背,所以此类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4、没写作文的情况比较少,大多学生能按要求写作。
这与平时习作和单元考试,老师强调,严格要求学生是分不开的。
5、附加题得分率很高。
可见学生都能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目。
四、存在问题
1、基础题中的看拼音写字,及理解字义。
学生失分还是比较多的。
尤其集中在“窜”和“虚怀若谷”这两处。
可见平时对学生在字词的认识及理解上要求不够细致。
2、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理解能力较差。
学生平日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力不从心。
比如,五大题
的三小题,学生不会灵活运用诗句。
对“穷人不穷”这个词答非所问,导致丢分较多。
3、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这次作文是二选一,主要是根据平时单元作文及现在热门的网络用语出的题。
学生平时是进行过练习的。
但由于审题不清,基本功不扎实、部分学生在写建议书时格式错误,写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趣事时没有出现网络流行语或者是没有事例,内容空洞,所以丢分较严重。
五、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与学。
基础知识是语文积累最基本的内容,在教学字、词、句时,要注重方法,严抓,细抓,提高课堂效率,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记得牢固。
2、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提前将预习要求定好,并跟进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检查预习手册的填写,将预习落到实处。
3、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让学生学会读文章,能正确掌握阅读短文的解题方法,并且能流利地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中等生的提升,优秀生的拔高。
继续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适当对学困生降低学习要求,从调动积极性入手,把对学困生的评价标准也降低,通过“手拉手”“小组合作竞争”等方式增加他们的信心,并且将给他们的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做到一步一个脚印。
而对中等生和优秀生,充分利用竞争机制,从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重视阅读及写作训练。
除了课堂上教师对作文方法、技巧的指导,采用灵活,愉悦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课后更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好的字词。
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王茹楠
201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