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欢乐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
一、教材分析:
《欢乐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的教学内容。

这一课问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对小学生进行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版、纳、凤、凰、瓢”五个生字,会写“泼、桶、互、吉、祥”等十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2.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第二段.
四、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注重朗诵,将感情融于其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

五、教学准备
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过节吗?都知道哪些节日?(…)可是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节日呢?(板书“泼水节”)指名读“泼水节”。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二)整体感知
1.现在老师让大家过把瘾,通过几张照片来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气氛,观看完之后告诉老师你的感受。

2.说说傣族人民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指名说)难忘的、愉快的、高兴的,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课文就以“欢乐的泼水节”为题目。

(在“泼水节”前面板书“欢乐的”)
3.你们想亲自体验下这欢乐的泼水节吗?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就画下来,并找出文中一共有几段。

4.好,指名答有几个自然段,小组交流一下你们遇到的不懂的字词句,看看能不能通过交流战胜这些“拦路虎”?
5.请看大屏幕上老师遇到的这些“拦路虎”,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帮老师解决掉呢?指名读,齐读。

去掉拼音,指着读。

5.非常好,刚才我们把这些“拦路虎“都变成了好朋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好朋友“再读一读课文吧,看哪一组读的最好。

(…)指组读,看哪一组读的最好。

6.说一说你都从文中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三)理解感悟
通过读课文,同学们大都感受到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接下来老师这就带着你们亲自再体验一下。

1.第一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读的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一个惊喜,请大家闭上眼睛,待老师说123,再请同学们睁开眼。

123,快看,漂亮不漂亮啊,这就是西双版纳火红的凤凰花,喜不喜欢?那就请一个同学带着这份喜欢再读一读第一段。

(3)老师听出来了,泼水节是“一年一度”,也就是一年只有一次。

好,刚才老师说的泼水节一年有几次?(一次)从哪里能看出来?(一年一度),非常好,一定要记住“一年一度“也就是”一年一次“的意思。

(3)其实,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那么再怀着高兴激动的心情再读一读第一段。

2.第二段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想进一步去感受欢乐的泼水节吗?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写了几句话,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指名答)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学生自由交流,师读“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同学们读懂了什么?理解“早早地”。

(人们欢乐急切盼望已久的心情)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可不能错过。

谁能读好这一句。

指名读、女生读。

注意语气。

指名读“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师问:这些与我们平时说的清水有什么不一样?清水中加入了香水,多香啊!泼的水可真有讲究!谁能读好第二句话。


名读、男生读。

非常好,从这两句话中我们看出,泼水节已经开始了吗?不是,这是泼水前的准备。

快看,泼水节开始了!
师读:“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着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这个是不是泼水时的情景?怎样是灌?怎样是泼?谁能来做做动作。

(靠得近的就用瓢灌,离得远的就用盆泼。


指名读“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人们身上都被泼上了水,浑身湿淋淋的,为什么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齐读最后一句话“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注意“水多、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意思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再读读句子,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为什么人们那么高兴?(这水是吉祥如意的水,水越多,吉祥如意就越多,幸福也多,怪不得大家一个劲地追着泼呢!)那大家是不是也想体验一下,给你们喜欢的人以祝福呢?请看大屏幕,指名答。

大家再带着这份想得到幸福的高兴激动的感情再读一读这一段吧!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带到了泼水的欢乐现场,真有一股说不尽的幸福。

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

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3.第三段
除了泼水,泼水后还有什么节目呢?请大家再齐读第三自然段,指名答还有哪些联欢活动。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快看,地上铺满了社么颜色的凤凰花?(火红的)瞧,傣家小伙有节奏地拍打着象脚鼓,傣族姑娘则唱着傣家歌谣,跳着孔雀舞蹈,还有的赛起龙舟,夜幕降临了,他们又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焰火,尽情沐浴在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中。

到深夜了竟然还依依不舍不肯离去,快乐与兴奋让人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时间,沐浴在热闹的气氛
中,真是一个欢乐的泼水节。

小组读最后一段。

(四)练习积累
1、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让欢乐难忘的泼水节深深的印进我们的脑海里。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2、指导书写
(1)教师示范“互、离、幸、泼”的写法。

(2)摆好正确姿势,学生进行描红。

(3)学生自由交流、评议。

(4)展示好的作业。

(五)考核总结
课件上显示本课词语,教师点词,学生齐读。

教师梳理课堂内容,强调书写。

(六)作业延伸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七)板书
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前提端早早地
泼水了灌泼湿淋淋
泼水后唱跳赛不肯离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