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与教学论范式研究综述

课程与教学论范式研究综述

(二)教学范式研究
109
教育学术月刊 2016 年第 5 期
该类关键词包括:人文主义教学范式 1、科学教学 范式 1、学习范式 1。 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同时发现,教学 范式研究,还包括科学主义教学范式、科学人文主义 教学范式等关键词。
21 世纪的教学范式研究是反思与创新同步,反思 科学主义教学范式视“本质”、“规律”、“知识(真理)”为 教学本质的观念,提倡人文主义教学范式,认为“教学 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是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与相互理解而达成‘我、你’教育 关系的过程”[12]。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 合,教与学的模式都向传统学校教学和互联网学习融 合的趋势迈进。 关注学生学习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重 点,教学研究聚焦课堂,因此教学范式研究关注教学 和学习。 有研究者认为人类经历农业、工业时代,向知 识经济时代迈进,相应的教学范式也经历了宗教和机 械型,向拟像型迈进[13]。 关注学习范式研究,如课堂教 学行为研究的三种范式,“过程-结果” 范式消隐以及 “认知-对话”范式和“情境-生态”范式的复兴[14]。 聚焦 学习行为,强调情境学习的学习范式。 也有研究者从 全局出发,批判简单性思维的教学范式,提倡以复杂 性思维、复杂理论重建教学范式,即复杂性教学的范 式,其内涵包括:“确立‘减法式’的教学思维、构建‘研 究性旨趣’的教学方法以及秉持‘创生性取向’的教学 知 识 观 ”[15]。
2.程序运行。 开启程序并设置相关的参数后进行 分析。 时间范围为 2000-2014 年,时区分割为每 1 年 一个时区,共 15 个时区。 选择每时区的 TOP50%进行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3.生成图谱。 采用最小生成树的网络剪裁方式,得 到节点为 345,即全部 345 个共现高频关键词;节点间 的连线共 323 条。 “CiteSpace 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 清晰度,提供了模块值( Q 值) 和平均轮廓值( S 值) 两 个指标, 以此作为我们评判图谱绘制效果的一个依 据。 一般而言,Q 值一般在[0,1) 区间内,Q >0.3 就意 味着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当 S 值在 0.7 时, 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若在 0.5 以上,聚类一般认 为是合理的。 ”[4]本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的 Q=0.8567, S=0.6755,说 明 图 谱 具 有 较 高 信 度 。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范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6)5-0107-05 作者简介:刘艾清,女,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为课程与教学论和教师教育(上海 200234)。 DOI:10.16477/ki.issn1674-2311.2016.05.016
另一方面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在结合我国课程改 革、反思传统范式的同时,引介、探索和建构多种新的 课程范式。 如在批判学科课程范式和经验课程范式的 基础上,基于新的知识观、学习观等提倡整体课程范 式和协商课程范式等。 整体课程范式强调融合学科课 程与经验课程于一体,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学生获得 经 验 完 成 性 和 关 注 学 生 全 面 发 展[8];协 商 课 程 范 式 强 调培养学生批判的、探究的、反思的意识与能力,其实 施 过 程 包 括 :计 划 、 和 学 生 协 商 、 教 和 学 、 展 示 、 评 估 [9], 该课程范式下的课程是师生共同开发的;新课程改革 使课程领导的实践活动,由“官僚-控制”范式转向“反 思-自 主 ”范 式[10]。
一、课程与教学论范式研究文献检索与统计
所谓“范式”,最权威被引用最多的是美国科学哲 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指出的:“一个特定 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 和 ”[2]。
(一)文献检索 在 中 国 知 网 , 通 过 中 图 分 类 号 “G42” ( 即 课 程 与 教 学论研究)进行检索,包括的下一级检索门类有:教学
三、课程与教学论范式研究文献追踪
结合图谱,以及与之对应的关键词列表中所有关 键词及其频次可以了解研究全貌。 梳理文献中包含的 所有“范式”的关键词,主要分为如下几类:课程范式、 教学范式;范式变革、范式研究。 下文关键词的上角数 字是其频次,反映其被关注度。 下文将通过各类范式 研究的关键词追踪,对课程与教学论范式研究的内容 进行纵深梳理。 39 次单独使用“范式”作为关键词的文
随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发展, 课程与教学的理 念、方法和研究不断变革,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繁荣的 同时也面临挑战。 课程与教学论以课程领域和教学领 域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是专门的学科、专业和 知识体系,具有自己特殊的研究范式。 范式研究和研 究范式对学科发展很重要,“学科研究范式的变革和 转型是学科发展的突破口与生长点,是学科知识增长 的领头羊。 ”[1]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的课程与教学论相关 文 献 , 运 用 CiteSpace 知 识 图 谱 可 视 化 程 序 对 20002014 年间的课程与教学论范式研究进行梳理。
根据 CiteSpace 规范的操作过程, 主要分析过程 如下:
1. 数 据 准 备 。 将 上 文 检 索 的 知 网 文 献 , 以 “Refworks” 格式下载 并规范命 名 为 “download_xx.txt” 文件,然后通过 CiteSpace 软件自带的 CNKI 格式转化 功能将文献数据进行格式转化。
学的 关系(0.11)
从表 1 可见,总体来说,课程与教学论范式研究 主题主要包括:价值观、教学观;课程研究、开发和改 革;教学理论、教学研究、学习过程;课程范式、教学范 式、研究范式、范式变革等方面内容。 表 1 中,A+B=频 次 TOP10 的关键词 ,B+C=中介中心性 TOP10 的关键 词;重叠部分 B 是课程与教学论范式研究领域最重要 的 4 个热点关键词。 上角括号外的数字是频次,括号 内的数字是中介中心性。 可以清楚地看出,频次和中 介中心性不完全重合,也就是说,频次高,不代表在整
正如佐藤学所概括的:“课程研究的基本概念从 ‘功能’、‘结构’、‘构成’、‘开发’等建筑学的隐喻的术 语转向‘权力’、‘意识化’、‘再生产’、‘自我认同’、‘共 同体’等 政治学与社 会 学 的 术 语 ,进 而 转 向 ‘权 威 ’、 ‘场所’、‘叙事’、‘话语’、‘语脉’、‘文本’、‘声音’、‘身 份 ’、‘关 系 ’等 跨 领 域 的 术 语 ”[11]。
引文历史曲线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节点在各时 区的被引频次变化,反映该关键词的走势。 课程与教 学范式研究的四个热点关键词的引文历史曲线如下: 图 3 范式、图 4 课程范式、图 5 教学范式、图 6 教学研 究。
包含这些关键词的文献数量,“范式”39 篇、“课程 范式”27 篇、“教学范式”18 篇、“教学研究”15 篇。 四个 关键词引文历史图都是波动式的,其中范式研究起步 于 2002 或 2003 年,稍晚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 启动时间, 因为范式研究是对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 究,目的在于建立对课程与教学实践或现象的反思。
35 30 25 20 15 10 5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2005 20062007 20082009 2010 2011201220132014 年份
图 1 文献数量年度统计图
(二)统计过程 本研究分析工具采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
107
教育学术月刊 2016 年第 5 期
A
B
C
价值取向 (0.17)、教学论研 课 程 研 究 11、教 学 理 论 9、 范式 39(0.27)、课程 范式 、 27(0.21)
究 、 (0.13) 学 习 过 程 、 (0.12) 教 研 究 范 式 9、范 式 转 换 8、 教学范式 、 18(0.15) 教学研 究 15
学 、 (0.11) 教 学 观 、 (0.11) 教 与 课程 开发 7、课 程改革 7 (0.24)、
课程范式研究一方面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跟随 批判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大潮,对以 “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课程开发范式”进行 反思,走向以多元语境、多元“文本”理解课程的“课程 理解范式”。 如有研究者批判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具有 课程内容选择的普遍主义、 课程设计的因果决定论、 课 程 实 施 的 忠 实 取 向 , 课 程 评 价 的 等 级 主 义 等 弊 端 [6]。 有研究者提出了三种课程理解范式,即:复原说主张 实在主义的本体论、主客分离的认识论、客观诠释的 方法论、基于重现的价值论;商谈坚持基于协商的本 体论、主客交融的认识论、视界融合的方法论、基于事 情本身的价值论;主观建构说则相信多元主义的本体 论、主观主义的认识论、霸权主义的方法论、不可通约 的 价 值 论[7]。
献分析也包含其中。 (一)课程范式研究 该 类 关 键 词 包 括 :课 程 范 式 27、人 本 主 义 课 程 范
式 2、综合课程范式 1、主导的课程范 式 1、学 科 课 程 范 式 1、整体课程范式 1、经验课程范式 1。 中国知网文 献 检索同时发现,本研究统计范围以外的课程范式还有 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协商课程范式、后现代课程范式 等关键词。
108
图 2 频次≧4 的 38 个关键词节点图谱
内容和根基。 课程范式研究主要涉及:课程领域、课程 开发、课程理解、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等;教学范式研 究主要涉及: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活 动、教学观、课堂教学、课堂观察等。
(二)研究热点探寻 除了关键词的频次,知识图谱还有一个重要的解 读概念:中介中心性,指关键词在网络中起连接更多 关键词的功能。 陈超美博士认为:“在可视化知识图谱 中 ,中 心 性 值 (betweenness centrality)大 于 0.1 的 词 则 说明其具有较强影响力,是一个研究热点转向另一个 研究热点的重要拐点”[5]。 因此,分别选取频次和中心 中介性前 10 个关键词进行分析, 进一步探查研究特 点。 表 1 TOP10 高频关键词和 TOP10 中介中心性关键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