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血库操作手册
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血库操作手册
作架、加样枪。 f)普通离心机 2.3.3 操作步骤
a) 将血型鉴定卡和 A1、B 反定红细胞取出,平衡至室温,将的卡空白一边面向实验者,并在此面
标记标本编号(一卡 1 人)。
b)用专用血型卡打孔器将血型卡锡条刺穿,备用(30 分钟内)
c)分别取 40ulA1 和 B 反定细胞(约 1 滴),分别加入卡的第 5、6 管(即 A1、B 管)中;
3.1.5.3 操作方面的原因 a) 用了不洁的玻璃器皿或使用了严重污染的血清、红细胞。 b) 红细胞与血清的比例不当、反应时间过长或过短可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 c) 将出现的溶血现象误认为不凝集结果。 d) 温度过高会造成假阴性,因为ABO血型系统的IgM抗体最适温度为4~22℃,如达37℃凝集力即下降。 e) 弄错标本、试剂、标签,或出现记录错误,或忘了加血清等。
4 Rh(D)血型鉴定(盐水玻片法)
4.1.1 实验原理 Rh血型系统有六种抗原,即D、d、E、e、C、c,其中D抗原性最强。在临床上,一般以有D抗原为Rh
阳性,无D抗原为Rh阴性。如用含完全抗-D抗体的血清来检查红细胞上是否有D抗原,在盐水介质中做Rh (D)血型即可。 4.1.2 试剂与材料
a) 标准抗-D血清:强生Ortho公司生产,为完全抗体血清。 b) 0.9%生理盐水 c) 受检者5%红细胞悬液:将受检者血液用生理盐水洗涤1-2次,以压积红细胞配成5%红细胞悬液。 d) 离心机 4.1.3 操作步骤
a)A或B的弱抗原易误认为不凝集(假阴性),而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获得性类B抗原易误为B型或AB 型(性)。
b) 病人红细胞已经被大量抗体包被(如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的红细胞),或红细 胞悬浮于含高浓度蛋白的介质中,红细胞都会自发地发生凝集而导致假阳性。
c) 白血病人或某些恶性肿瘤(如Hodgkin病)患者的A或B抗原变弱;婴儿及老年人的红细胞抗原也较 青壮年为弱,易导致假阴性结果。
d) 新生儿不宜作反向定型,因为新生儿尚未产生自己的抗体(出生3-6个月后逐渐产生),或有从母
亲获得的血型抗体。故新生儿1岁后做血型鉴定较为妥当。
e) 老年人血型抗体水平会下降,某些免疫缺陷的人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
症以及有些用了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免疫球蛋白下降,血型抗体也下降甚至缺如,可能出现
4.1.5 Rh(D) 血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a) Rh(D)阴性患者如输入了Rh(D)阳性血液,可刺激患者产生免疫性抗体,当第二次再接受Rh(D)阳性 血液时,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b) 母子Rh血型不合妊娠(母为阴性,子为阳性),产生免疫性抗体,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5 血型鉴定(柱凝集法)
2.3.1 实验原理 根据抗原抗体凝结原理,采用柱凝集技术在一张试剂卡上同时进行 ABO 正反定型及 Rh 血型鉴定,
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血库操作手册
文件编号:LAB-OP-XK001 第 1 页,共 13 页 版本:A/0 生效日期:2003-08-18
1 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检查
输血前应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诊断梅毒用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爱滋病抗体(抗 HIV)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其操作见生化和免疫相应作业指导书。
e) 若反应为阴性、弱阳性或可疑,37℃孵育15分钟,再观察结果。必要时换一批号血清重做。 4.1.3.1 结果报告
有凝集为Rh(D)阳性,无凝集为Rh(D)阴性。
4.1.4 注意事项 a) 玻片和滴管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污染和溶血。 b) 标准抗-D血清质量性能符合要求。用完后应放置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 c) 要注意Du亚型,如有疑问时,多用几种不同批号抗D血清作进一步的检查。
血库操作手册
文件编号:LAB-OP-XK001 第 5 页,共 13 页 版本:A/0 生效日期:2003-08-18
血型
A
A 型 Rh(D)阳性
+
B 型 Rh(D)阳性
-
O 型 Rh(D)阳性
-
AB 型 Rh(D)阳性 +
血型卡中各柱凝结状况
B
D
对照
A1
-
+
-
-
+
+
-
+
-
+
-
+
+
+
-
-
备注
B
+
若抗 D 是“-”,
2 输血前三项检查
病人输血前应进行:ABO 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选三项检查。
3 ABO 血型鉴定(盐水介质法)
3.1.1 实验原理 ABO血型系统的抗体大多为天然抗体(IgM型),在生理盐水介质中红细胞ABO血型抗原与相应抗体
特异性结合,可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因而通过正反定型试验可以确定ABO血型。正定型是用标准 抗-A、抗-B血清来检测受检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抗原或B抗原;反定型是用标准A、B、O红细胞来鉴别受 检者血清中的抗-A或抗-B抗体。 3.1.2 试剂与材料
各1滴,再分别加入A、B和O型5%RBC盐水悬液1滴,混匀。
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血库操作手册
文件编号:LAB-OP-XK001 第 2 页,共 13 页 版本:A/0 生效日期:2003-08-18
(b)将玻片连续轻轻摇动约15分钟,在明亮光线下观察有无凝集,必要时置显微镜下观察。按照 下表判定结果。
b)每管加2滴受检者血清。
c)1000rpm离心1min看结果,记录盐水反应情况。
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血库操作手册
文件编号:LAB-OP-XK001 第 6 页,共 13 页 版本:A/0 生效日期:2003-08-18
d)再将4只管各加LIM0.7ml,混匀,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混匀,2000rpm,离心20秒,然后把 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 集,则必须重作。
e) 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
3.1.5 ABO 血型鉴定常见错误分析
3.1.5.1 血清方面原因
a) 标准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b) 患者纤维蛋白原升高或异常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可产生缗钱状假凝
集。
c) 病人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如A2和A2B型患者血清内有抗-A1抗体,能凝集A1红细胞。
并同时进行质量控制。血型卡的前三个柱(管)中已分别加入抗-A 血清(单克隆),抗-B 血清(单克隆), 抗-D 血清(抗- Rh1,单克隆),并有一个质控管(除不含抗血清、反定稀释液外,其余成分与其它 5 个柱相同)及反定型管两管(含反定型稀释液),每一个柱的液体下半部分都含有大量圆珠状,光滑, 均匀的玻璃微珠,玻珠之间的间隙为 7-8 微米,只允许单个红细胞通过,凝结红细胞则被阻挡在柱子的 上部,以此可判断红细胞抗原抗体是否发生凝集。 2.3.2 试剂与材料
6 2.4.1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凝聚胺法)
2.4.1.1 实验原理
根据抗原和抗体反应原理,用基本上包含所有抗原的三组(1、4、11号)标准筛查红细胞,与受检
者血清在盐水介质和凝聚胺介质中反应,当受检者血清中有不规则抗体时,就会与筛查红细胞反应,从
而发生凝集反应。
2.4.1.2 试剂与材料
a) 抗体筛查红细胞(1、4、11号细胞)
b) LIM(low ionic medium):低离子介质溶液
c) Polybrene Solution:凝聚胺溶液
d) Resuspending Solution:复悬液
2.4.1.3 操作步骤 介质
筛选细胞No
1号
4号
11号
自身细胞
盐水
—
—
—
—
凝聚胺
—
—
—
—
- 11 -
a)取4支试管分成一排,按上表加入1、4、11号筛选细胞和自身细胞各2滴。
-9-
a) 取一只洁净玻片,加入1滴受血者5%红细胞悬液。
b) 加入1滴抗-D血清试剂,混匀。
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血库操作手册
文件编号:LAB-OP-XK001 第 4 页,共 13 页 版本:A/0 生效日期:2003-08-18
c) 将玻片轻轻摇动,在明亮光线下观察有无凝集,必要时置显微镜下观察。
a) 标准抗-A、抗-B血清(单克隆抗体):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b) 标准A、B、O型2%红细胞悬液:每种随机采取3个或3个以上的同型健康成人血液混合,经生理盐水
洗涤3次,以压积RBC配成2%RBC生理盐水悬液,本室自制。 c) 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将受检者血液用生理盐水洗涤1-2次,以压积红细胞配成2%红细胞悬液。 d) 受检者血浆:EDTA-2K抗凝血3ml,离心后分离出血浆。 e) 离心机。 3.1.3 操作步骤 3.1.3.1 ABO 血型正定型 a) 取洁净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表明“抗-A”、“抗-B”,然后分别以滴管加入受检者2%RBC
血型 A B O AB
A型红细胞 - + + -
B型红细胞 + - + -
O型红细胞 - - - -
3.1.3.3 结果报告
正定型:X型
反定型:X型
结 论:X型
注意:当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时,要查清楚原因。只有当正反定型一致时,才能报告。
3.1.4 注意事项
a) 标准抗-A、抗-B血清质量性能符合要求,新买的一批试剂中要抽查做质量标准检查,合格后才能
a)血型鉴定卡:瑞士达亚美公司生产。 b) 标准 A、B 型 4%红细胞悬液:随机取 3 人份以上同型健康献血员血液混合,经生理盐水洗涤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