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习题与答案
过高温度:
如果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从而引起代谢率提高,这种因高温而开始引起代谢率升高的环境温度,称为过高温度
9、物理调节与化学调节;
10、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空气中水分越多,则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
相对湿度:
8、xx原则?
①.水量充足
②.水质良好
③.取用方便
④.便于进行卫生防护
8、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消毒原理:
Cl2 + H2O→HOCl + HCl HOCl→H+ + OCl-
次氯酸和次氯酸根与水中细菌接触时,容易扩散进入细菌膜,可破坏微生物细胞中磷酸丙糖去氢酶的活性,使微生物糖代谢失常而死亡。
(3)、畜舍的供暖:
畜舍供暖分集中供暖和局部供暖。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畜禽要求、供暖设备投资、能源消耗等,考虑经济效益来决定。
(4)、加强防寒管理:
①调整饲养密度。②利用垫草。③控制湿度。④控制气流防贼风:
应控制在
0.1-
0.2m/s。⑤利用温室效应防寒。
12、如何对畜舍的隔热防暑进行设计?1、外围护结构的隔热2、建筑防暑措施(1)建筑防暑:
(2)、选育抗应激品种。选育、推广抗应激的家畜品种,淘汰应激敏感家畜。如仔猪的氟烷测验。
(3)、药物的应用。①xx类:
如Vc、V
B、VE。②镇静剂:
氯丙嗪、利血平、刺五加等。③抗应激制剂:
琥珀酸盐、延胡索酸。④电解质:
饲料或饮水中添加KCl;5%NaHCO3静脉注射等。⑤其它:
微量元素等的添加等。
(4)、加强锻炼。可提高机体对各种应激因子的耐受能力
环境应激会影响肉品质量,主要导致PSE肉(,以及少数产生DFD肉。
健康:
应激因子的作用破坏了机体的生理或心理平衡而影响其抗病能力。
5、在畜牧业生产中如何控制家畜的应激?
(1)、改善环境条件。①避免环境骤变。②改善环境卫生,防治各种环境污染。③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④改善运输条件,避免高温、拥挤、野蛮装卸等运输条件。⑤避免几种应激因子集中作用机体。
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1)消毒剂用量和接触时间;一般情况下,清洁水的加氯量为1-2mg/l,接触30分钟后,水中尚有余氯
0.2-
0.4mg/l时,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消毒效果。
(2)水的pH值:
HOCl →H+ + OCl-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3)水温;如在0-5℃时,杀灭一定量大肠杆菌所需的时间较20-25℃时多3倍。(4)水的混浊度黏质土还具有湿胀干缩的现象,易导致建筑物基础损坏。
墙的内表面温度要求在冬季不得低于舍内的露点温度tl,屋顶内表面温度比舍内露点温度高1℃。
(2)、建筑防寒措施;①选择适宜于防寒的畜舍建筑形式。②畜舍的朝向:
在实践中畜舍以南向为好。③门窗设计:
冬季迎风面尽量不设门,北窗一般按南窗面积的设置。④减少外围护结构的面积:
以防寒为主的地区,畜舍高度不宜过大,以减少外墙面积和舍内空间。⑤畜舍地面的保温。
6、化学耗氧量:
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水中的有机物质所消耗掉的氧的含量。
7、检查水中的“三氮”有何意义?
三氮:
是指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当天然水被人畜粪便污染后:
在水体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生成氮,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体的氨类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亚硝酸盐,而硝酸盐氮是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
(二)低温:
①低温直接导致动物发病。②低温可通过影响病原微生物、媒介虫和寄生虫而影响动物健康。③低温改变机体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使冬季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季节性。④低温通过影响饲料品质来使动物发病。
生产性能:
①温度对生长肥育的影响。②温度对产乳的影响。③温度对产蛋的影响。④温度对家畜繁殖的影响。⑤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⑥死亡率。
短日照动物:
将在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时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短日照动物。如绵羊、山羊、鹿等。
7、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我国气温的日照差从东南向西北有递增现象。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8、临界温度与过高温度;
临界温度:
当外界温度下降时,机体的散热量增加,动物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刚刚开始提高代谢率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第五章
1、混凝沉淀:
这种水在加入一定的混凝剂后能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凝集而形成较大的絮状物而沉淀,称之为混凝沉淀。
2、暂时硬度:
水煮后可以除去的硬度为暂时硬度
3、永久硬度:
水煮以后仍然存在的硬度。
4、溶解氧:
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称溶解氧。
5、五日生化需氧量:
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一升水进行生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14、为什么说无论气温高低,高湿对于热调节都是不利的?
(1)、高温高湿。高温时家畜主要依靠蒸发散热,空气水汽量大,畜体蒸发面水汽压与空气水汽压之差减小,蒸发散热受阻,畜体的散热困难,可以说高湿加剧了高温对畜体的影响。
(2)低温高湿。低温时家畜以非蒸发散热为主,低温时湿度大对家畜极为不利。
1、潮湿空气的导热性和容热量都比干燥空气大,又善于吸收畜体的长波辐射热,所以在低温的情况下,使畜体的热量很易散失。
2、窗口面积的计算:
窗口面积可按采光系数(窗地比)计算。
3、窗的数量、形状和布置:
窗的数量应首应先根据当地气候确定南北窗面积比例,然后考虑光照均匀和房屋结构对窗间距的要求来确定。炎热地区南北窗面积之比可为1-2:1,夏热冬冷和寒冷地区可为2-4:1。
5、日射病与热射病;
日射病:
由于在阳光下暴晒过久,头部缺少防护,突然发生高烧、耳鸣、恶心、头痛、呕吐、昏睡、怕光刺激等现象,这便是日射病
热射病:
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6、长日照动物与短日照动物;
长日照动物:
光照时间逐渐延长情况下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长日照动物。如马、驴、狐、野猪、野兔以及所有的鸟类
三面有墙,正面全部敞开或有半截墙的畜舍。这类畜舍适用于养各种成年家畜,特别是耐寒的牛、马、绵羊等。
③、有窗式畜舍:
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能力,特点是防寒较易,防暑较难,舍内温度分布不均匀。
(2)、密闭式畜舍:
也称为无窗畜舍,舍内的环境条件完全依靠人工调控。
11、如何对畜舍的保温防寒进行设计?(1)、外围护结构的保温:
16、为什么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雏鸡培育期缩短光照,而生产期间增加光照的原则”?雏鸡培育在短光照尤其是逐渐缩短光照时间的环境中性成熟延迟,生产期在长光照尤其是逐渐延长光照时间的环境中性成熟提前。
第四章
1、二氧化碳在畜舍环境卫生评定上有何意义?(1)在于表明畜舍空气的污浊程度,说明有其他有害气体存在的可能性
(2)通常用作监测空气污浊程度的可靠指标
2、畜舍空气中氨和硫化氢浓度增加的原因及对家畜有何危害?
氨(NH
3)
主要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草等)分解产生。
对家畜的危害:
①刺激粘膜。②破坏血液的运氧功能,导致组织缺氧。③低浓度的氨白质的饲料而消化不良时,可由肠道排出大量的硫化氢。③大量破损蛋
硫化氢对家畜的危害:
4、夏季低限热阻:
保障内表面温度不超过允许值的热阻,称为夏季低限热阻
5、采光系数:
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即窗玻璃的总面积,不包括窗框)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
6、入射角:
是指畜舍地面中央一点至窗上缘外角(或屋檐)所引直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7、透光角:
是指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口上缘外角和下缘内角引出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
③、壤土类:
质地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性质上兼有二者的优点,因此这类土壤适宜做为畜牧场的地基。
第八章
1、导热系数:
是表示材料传导热量能力的热物理指标,其单位为W/m•K(瓦/米•开)。
2、蓄热系数:
是表示建筑材料贮藏热量能力的热物理指标。单位为W/(M2•K)。
3、冬季低限热阻:
指的是保证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允许值的总热阻
8、自然通风:
是设进,排风口(主要指门窗),靠风压和热压为动力的通风。
9、机械通风:
是靠通风机械为动力的通风
10、畜舍的类型及特点?
(1)、开放式畜舍
①、完全开放式畜舍:
畜舍只有端墙或四面无墙。这类畜舍只能起到遮阳、避雨及部分挡风作用,畜舍用材少,施工易,造价低,多适用于炎热及温暖地区。
②、半开放式畜舍:
12、紫外线对家畜有哪些作用?
①、杀菌作用。②、抗佝偻病作用。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④、红斑作用。
⑤、色素沉着作用。⑥、增强气体代谢作用。⑦、光敏性皮炎。⑧、光照性眼炎与癌。
13、等热区在畜牧业生产上有何意义?
①、为畜牧生产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②、为畜舍的热工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③、为动物引种育种提供依据
意义:
①当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提示可能存在人畜粪便的污染,且污染时间不长。
②如亚硝酸盐含量高时,说明水中的有机物无机化尚未完成,污染危害仍然存在。
③如硝酸盐检出高,而氨氮,亚硝酸盐氮的浓度不高时,表明生活性污染已久,自净过程已完成,卫生学危害较小。④根据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可掌握有机污染的自净过程,判断水质的安全程度。
①通风屋顶:
一般间层适宜的高度:
坡屋顶可取120-200mm;平屋顶可取200mm左右。②建筑遮阳。③采用浅色、光平外表面。④加强舍内通风的建筑措施(2)设置凉棚(3)绿化防暑3、畜舍的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