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烤食品生产技术》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酵母的种类有、、。
2.面粉蛋白质主要是蛋白质,其中约占80%以上。
3.国家标准规定面粉的含水量,特制一等粉和特制二等粉为,标准粉和普通粉为。
4.面团发酵方法有、、。
5.糖会使面粉的吸水率。
食盐与糖一样会面粉的吸水率。
在面团中加入脱脂乳粉会吸水率。
6.整型室要求的适宜条件为:温度,相对湿度为。
7.影响面团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面粉中蛋白质的、的反水化作用、调制面团时的、、调制时间、调制方式。
8.在烘烤韧性饼干时,当过后,饼干坯很快进入膨胀、、和阶段。
9.连续压面机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压面机,连续式的5~6道辊筒的连续压面机组,它的动作包括和的运动。
10.华夫饼干又称,是一种由与两部分组成的多层夹心饼干品种。
11.含有较高水分的糕点如蛋糕、蒸制糕类品种在空气中温度过低时,就会散发水分,出现皱皮、僵硬、减重现象,称为_______。
12.面筋的筋力好、坏,不仅与面筋的有关,也与面筋的质量或工艺性能有关。
二、判断题(10分,1分×10)
1.()月饼制作中包馅时为防止粘结,可大量加入生面粉。
2.()油糖皮月饼的饼皮一般含油量高,是用糖浆和面直接混合调制而成。
3.()面糊类蛋糕含油脂成份越高,搅拌时拌入空气越多,故比重较轻。
4.()海绵蛋糕加入油脂可增加柔软性及口感,但不宜直接添加固体油脂。
5.()酥性饼干糖与油脂的用量要比韧性饼干多一些。
6.()筋性面团不用油而只用水来调制,其特点是筋性较强,延压成皮到搓条都不易断裂。
7.()挤花袋、裱花嘴一般用于西点的挤注成型、馅料灌注和裱花装饰。
8.()苏打饼于是采用酵母发酵与化学疏松剂相结合的发酵性饼干。
9.()面包出炉后,必须给予充分的冷却才可包装。
10.()发粉用量太多,会使产品内部颜色加深,颗粒粗大。
三、名词解释(20分,4分×5)
1.糖的反水化作用
2.面包的老化
3.压延比
4.生物起泡
5.湿性发泡期
四、问答题(30分,5分×6)
1.在制作酥皮月饼时如何制作酥皮?
2.“粉油搅拌法”的制作程序为是什么?
3.如何抑制焙烤制品油脂的酸败?
4.为什么冷却好的面包一般要及时进行包装?5.为什么饼干出炉时不宜采用强风快速冷却?
6.饼干生产中添加膳食纤维有什么好处?
五、综合题(30分,5分×6)
试述蛋糕的膨松原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即发活性干酵母
2.面筋性;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
3.(13.5±0.5)%;(13.0±0.5)%
4.一次发酵法;二次发酵法;三次发酵法
5.降低;吸水率;吸水率
6.25~28℃;60%~70%
7.质与量;糖油;温度;加料次序
8.冷凝阶段;定型;脱水;上色
9.折迭;转向90°
10.威化饼干或松化饼干;单片饼干;馅料
11.干缩
12.数量
二、判断题(10题,1分 10)
1.(×);2.(×);3.(√ );4.(√ );5.(×);6.(√ );7.(√ );8.(√ );9.(√ );10.(√ )。
三、名词解释(20分,4分×5)
1.糖的反水化作用:果面团中加入糖浆,由于糖的吸湿性,它不仅吸收蛋白质胶粒之间的游离水,还会造成胶粒外部浓度增加,使胶粒内部的水分产生反渗透作用,从而降低蛋白质胶粒的吸水性,即糖在面团调制过程中的反水化作用。
2.面包的老化:面包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老化”,也称“陈化”、“硬化”或“固化”。
面包老化后口味变劣,组织变硬,易掉渣,香味消失,口感粗糙,下咽困难,尤如潮湿的皮革一样,其消化吸收率均降低。
3.压延比:在面团辊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是压延比。
压延比是经过同道轧辊前后面片的厚度之比,它反映了面片经辊轧后厚度变薄的程度。
压延比的大小对辊轧后面片结构有很大影响。
4.生物起泡:是利用酵母等微生物的作用,机械起泡是利用机械的快速搅拌,使制品体积膨大的方法。
5.湿性发泡期:将起泡期加入配方中的糖,改用中速搅拌后蛋白会渐渐凝固起来,此时表面不规则气泡消失,转为均匀的细小气泡,洁白而有光泽,以手指勾起呈细长尖峰,且尾巴有弯曲状。
四、问答题(30分,5分×6)
1.在制作酥皮月饼时如何制作酥皮?
酥皮的制作分两种:
(1)小开酥
将筋性面团搓成条,用刀切或用手掐的办法将条分成等分的若干小节。
然后将每个小节用手掌压扁,包进按比例要求的油酥。
碾压成薄片,卷成筒,又碾成薄片,继续卷成筒,再碾压成小圆饼形,即成酥皮,谓之小开酥。
(2)大开酥
将筋性面团,于工作台上碾成片状。
按比例于片上铺上一层油酥。
油酥铺于片的一端,占整片面积的50%。
将另一端覆盖在油酥上,四周封严。
将左右两端均匀向中间折叠成三层,再碾成长方形片状。
自外向内卷成筒,搓成条,用刀切或用手掐分成所需分量的小节。
再将小节碾压成圆饼形,即成酥皮,称之为大开酥。
2.“粉油搅拌法”的制作程序为是什么?
(1)将油脂放于搅拌缸内,用桨状搅拌器以中速将油脂搅拌至软,再加入过筛的面粉与发粉,改以低速搅拌数下(约1~2min),再用高速搅拌至呈松发状,此阶段约需8~10min (过程中应停机刮缸,使所有材料允分混合均匀)。
(2)将糖与盐加入已打发的粉油中,以中速搅拌3min。
并于过程中停机刮缸,使缸内所有材料充分混合均匀。
(3)再将蛋分2~3次加入上述料中,续以中速拌匀(每次加蛋时,应停机刮缸),此阶段约需5min。
最后再将配方中的奶水以低速拌匀,面糊取出缸后,需再用像皮刮刀或手彻底搅拌均匀即成。
3.如何抑制焙烤制品油脂的酸败?
为抑制油脂的酸败,常采用以下措施:(1)使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香料;(2)油脂和含油量高的油脂食品在贮藏中,要尽量做到密封,避光、低温,防止受金属离子和微生物污染,以延缓油脂酸败;(3)使用抗氧化剂是抑制或延缓油脂及饼干内油脂酸败的有效措施。
饼干生产经常使用的抗氧化剂有合成抗氧化剂BHA、BHT、PG、TBHQ、THBP等,其用量均占油脂的0.01%~0.02%,常用的天然抗氧化剂有维生素E,还有鼠尾草、胡萝卜素等。
4.为什么冷却好的面包一般要及时进行包装?
答:冷却好的面包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水分容易很快蒸发而使面包外皮变硬,内部组织老化,失去了面包松软适口的特点及特有的风味。
如卫生条件不好,也容易生霉变坏。
为了避免水分的大量损失,防止面包干硬,保持面包的新鲜程度,保证产品质量,冷却好的面包一般要及时进行包装。
经过包装的面包,既能保持面包的清洁卫生,减少微生物对面包的败坏,又能增加产品的美观大方。
5.为什么饼干出炉时不宜采用强风快速冷却?
饼干不宜用强烈的冷风冷却。
如果饼干出炉后立刻暴露在20~30℃的温度下进行低温冷却,此时室内相对湿度若在60%以下,就会因降温迅速,热量交换过快,水分急剧蒸发,
饼干内部就会产生较大内应力,在内应力的作用下,饼干出现变形,甚至出现裂缝。
所以,饼干出炉后不能骤然冷却,同时也要避免以强烈通风的方法使饼干快速冷却。
6.饼干生产中添加膳食纤维有什么好处?
制作饼干的原辅料中糖和油使用量最大,水分含量低,添加膳食纤维是十分必要的。
饼干所用面粉对面筋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不高,可以较大量地添加膳食纤维。
添加膳食纤维之后饼干的硬度变化不大,而咀嚼性好,人体对饼干的消化吸收率提高,对防治便秘、预防结肠癌有一定作用。
因此,在饼干制作时添加膳食纤维素是目前推行的方法之一。
五、综合题(10分)
(1)蛋白质的膨松
鸡蛋是由蛋白和蛋黄两部分组成。
蛋白是一种粘稠的胶体,具有起泡性,当蛋白液受到急速连续的搅打时,空气充入蛋液内形成细小的气泡,这些气泡被均匀地包裹在蛋白膜内,受热后空气膨胀时,凭借胶体物质的韧性,使其不致于破裂。
蛋糕糊内气泡受热膨胀至蛋糕凝固为止,烘烤中的蛋糕体积因此膨大。
蛋白保持气体的最佳状态是在呈现最大体积之前。
因此,过分的搅打会破坏蛋白胶体物质的韧性,使保持气体的能力下降。
蛋黄不含有蛋白中胶体物质,无法保留住空气,无法打发。
但在制作清蛋糕时,蛋黄与蛋白一起搅拌很容易与蛋白及拌入的空气形成粘稠的乳状液,同样可以保存拌入的空气,烘烤成体积膨大的疏松蛋糕。
(2)奶油的膨松原理
制作奶油蛋糕时,糖、奶油在搅拌过程中,奶油里拌入了大量空气并产生气泡。
加入蛋液继续搅拌、油蛋料中的气泡就随之增多。
这些气泡受热膨胀会使蛋糕体积膨大、质地松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