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首因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首因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首因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有关首因效应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注意给初次见面的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这个好印象会为你以后的工作和人际交往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影响着教师的威信建立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关键词]初次见面班主任工作应用
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尽可能给学生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充分发挥第一印象的积极作用,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怎样留给新生一个好印象,我从与高一(3)班的第一次见面中得出一些体会,现一起分享。

一、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利用新生档案,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

1.了解本班男、女生的构成,新生的姓名、新生的毕业学校、新生在毕业学校的基本表现、有何特长等基本情况。

2.编排临时座位表,让新生按指定座位坐,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出勤状况,同时有利于尽快的认识学生。

3.指定临时班干,根据新生档案指定班长,劳动委员等主要临时班干,让班主任马上有新的帮手,减轻班主任的负担。

(二)制作有关课件。

1.制作班主任的有关信息:姓名、手机号码、QQ号码、班级的Q群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利于班主任与新生及时沟通;
2.制作介绍学校的视频录像,让新生初步了解即将学习和生活的新学校,同时还有学校的规章制度,基本要求等;
3.制作有关对科任老师的简单介绍;
4.制作介绍高考的有关信息和我校近几年高考情况,以及三年高中学习的要求,特别是高中的毕业考,会考:
(三)准备一些班主任开场白的重要话语。

如风趣幽默的自我介绍,给新生的见面礼,四句重要的话等。

(四)布置教室。

1.打扫教室卫生,整洁的环境会让新生有个好印象。

2.在教室门口公示有关信息:临时座位表、临时班干名单、班级Q群号码、班主任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3.在教室前黑板写上有关欢迎新生的标语。

4.布置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内容有《高中与初中的区别》(列举七大区别)《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给高一新学生的建议——在四中三年要做的18件事》《业内专家来指点四招助你快适应高中生活》《怎样从一个初中生转变成高中生》《如何尽快适应高中生活》等相关文章。

二、实战见面
(一)班主任(记得穿校服、挂校牌)提前一个小时到教室,做好一些必要的工作:开窗、开电脑等。

(二)新生到来时,班主任到教室门口迎接新生,同时提醒新生按临时座位坐好。

(三)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下迟到或缺席的新生名单,同时表扬按时到的学生,并强调“诚实守时”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以后应该怎样做了。

(四)自我介绍(课件展示),用真情的话语感动新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你们的政治老师。

感谢你们选择了xx中,不管你是自愿的,被迫的,还是无奈的,但你踏进xx中校园的第一步,踏进我们高一(3)教室的第一步,我们就成为xx中高一(3)班大家庭的一员了。

仔细想想:那么多的学校,你选择了xx中,而xx中又选择了你;那么多的老师,你偏偏遇到了我,那么多的学生,我偏偏就遇到了你。

这就是缘分!
接下来,我送新生四句话作为见面礼:第一句:既来之,则安之;第二句:希腊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中考的市状元,高考也可能上不了一本线;第三句话:上高中就是来吃苦的;第四句话:你的昨天我不在乎,你的今天我很关注,你的未来我非常期待。

特别向新生灌输吃苦意识,鼓励学生发扬“能吃苦,敢拼搏,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激励学生挑战自我,创造辉煌。

同时强化集体主义教育,要把高一(3)班这个新集体建设成一个优秀的集体,需要我们每位同学的无私付出和密切的配合,需要我们每位同学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向新生介绍自己对班级的设想和决心,鼓励学生和班主任一起去开创高一(3)班的美好的明天。

(五)通过课件介绍我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等。

这个时候,班主任要像导游一样,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历史、师资、设备、环境和成就,学
校的特色,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学校,热爱自己的学校。

(六)介绍科任老师(特别强调老师的优点和成就)。

(七)通过课件简单介绍高中三年的学习要求,特别是会考、高考的要求,以及我校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等;
(八)宣布临时班干,鼓励班干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
(九)强调军训应注意的事项。

三、收获
1.由于有前期的充分准备工作,拉近了与新生的距离,为接下来的班主任工作打好基础。

2.让新生初步了解学校,培养、建立新生对学校的热爱。

3.强调班级的集体凝聚力,灌输学生“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为后来的班风、学风建设打基础。

4.让新生了解高中三年的要求,使新生尽快转变角色,以适应高中生活。

5.增强新生的自信,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迎接新的学习生活、迎接新的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