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步行街具有特征

商业步行街具有特征

国际一流的商业步行街具有特征:1、硬件设施一流,包括市政、交通和商场乃至购物环境的硬件设施。

2、它应该是多功能的,比如购物、休闲、文化、娱乐、餐饮、旅游六个方面。

3、商业步行街管理水平应该是一流的,不仅要具备普通的商业物业管理功能,而且在步行街整体形象宣传方面,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水准方面也应该使一流的。

4、世界著名步行街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品味。

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就是国际一流的商业大街,它的发展印证了上述特征,香榭丽舍大街建于1670年,西起戴高乐星形广场的凯旋门,东至矩形协和广场,街道全长1800米,宽120米,中间车行道可并行10辆汽车。

爱丽舍大街是法国最繁华的街道,是法国繁荣富裕的象征。

这条大街将巴黎所有的名胜古迹,如东边的波旁宫、卢浮宫、市政大厦、巴士底狱广场和西边的凯旋门,联系在一起了。

大街的改造工程是于1991年5月正式开始的,整个工程耗资达2.4亿法郎,改造后增加了地下停车位,交通更加方便。

图1香榭丽舍大街入口—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之魂,大街的东半部分是700米长的林荫大道,两侧绿树成行,郁郁葱葱,如诗如画。

成群结队的飞鸽在草坪中悠然散步,是闹市中不可多得的是一块清幽之处。

爱丽舍大街西段长约1180米,是商家云集之地,不太长的街道两旁布满了法国和世界各地的大公司、大银行、航空公司、电影院、高档商店和餐馆。

在这条街上,仅电影院和电影发行公司就有50多家,著名的有“高蒙”、“巴黎”、“乔汉五世”等。

这里每天都有法国和世界的最新影片上映。

这里报刊杂志社众多,《巴黎竞赛画报》、《她》、《致敬》、《联盟》、《雷次》等30多家在这里落户安家。

世界各大公司争相把这里作为向世界展示自己实力的窗口。

“雷诺”、“白茹”、“雪铁龙”、“奔驰”、“菲亚特”等欧洲名牌汽车公司在这里设立汽车展销大厅;日本的“索尼”、“精工”等名牌公司在此开设专卖店;法航、俄航等众多航空公司在这里开设了售票处;高档的时装店、皮鞋店、首饰店、箱包店、香水店鳞次栉比;夜总会、歌舞厅、咖啡屋星罗棋布;巴黎三大夜总会之一的“丽多”就设在这里。

这一切加上凯旋门和协和广场吸引了各国的游客。

“流浪音乐家”、“街头画家”、“街头艺人”,也为这条大街增添了异样的情调。

图2法国香榭丽舍大街二、国内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水平与存在问题国内商业步行街道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加强交通管理,吸引顾客2. 第二阶段:体现对步行者的关怀3. 第三阶段:成为社区活动中心国内商业步行街道大部分是原先基础良好的商业街区,后来将机动车道路改建为步行道,其建筑格局、商业布局等基本延续多年来已经形成的风貌。

由于先天不足,后天改造水平有限,国内商业步行街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经营序列矛盾。

2、商业利润下滑。

3、商业功能单一,文化休闲功能不强。

4、空间序列和尺度与消费者心理行为存在差异。

5、交通系统滞后,内外部交通组织不畅。

北方步行街以北京王府井为代表,不断进行升级与完善,2002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区长陈平提出王府井升级战略的目标和措施。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王府井商业街将实施功能、结构、档次、形象的全面调整与提升。

--完善功能。

从单一购物的初级化市场,向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会展、文化等多样性的高级化市场功能转变。

--调整结构。

将传统的商业结构向现代化、国际化商业结构转变。

按照国际通行的中心商业区结构和业态分布进行调整,商业占30-35%,餐饮企业占20-25%,休闲、娱乐、酒店、服务等占30-40%。

--提升档次。

王府井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引进跨国公司、世界知名品牌,国际管理集团,使王府井成为引领时尚潮流展示世界名品的舞台。

--营造环境。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创造轻松舒适的步行街购物氛围,构建体现“人文关怀”的城市景观与生态环境。

--加快发展数字王府井。

建设与互联网相通的电子触摸屏、自动化停车诱导系统、现代化自动停车场,将王府井与世界紧紧相连。

深圳步行街的发展独具特点,深圳第一商圈是深圳东门,东门老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它一直是深圳商铺最密集、客流最集中、商品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商业旺区。

由于深圳违法建筑过多,农民房建设杂乱无序,交通拥挤,导致东门形象不佳。

东门商业步行街是在东门老街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

1998年,深圳市东门步行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0月1日完工。

东门步行街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市、区政府共投资3.76亿元,完成了一期工程,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东门视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图3深圳东门步行街东门步行街改造措施:1、改造交通设施,设置步行通道,禁止机动车辆通行,交通改造分两期,一期主要包括风貌街、老街广场、解放路等16条市政道路的改造,改造范围内各街道沿街立面以及公共照明工程、引导标识系统、街头小景建设等。

二期工程主要包括公交换乘中心、步行街天棚等,二期改造投资1.64亿元,已于2000年完成。

2、拆除违法建筑,改造部分建筑设施拆除了影响施工进程的各类违法建筑群,共14500平方米,解放路改造完成地下管网施工;改造总面积达14500平方米的风貌街3、注重文化设施建设东门老街的标志性主题雕塑是分布于三个广场入口处的青铜大钟,分别代表1992年、1997年和未来时代,钟上铭刻相关文字,周围各设一组真人大小的青铜人物雕像,表现与1992年、1997年相关的生活场景。

东门商业步行街区改造后取得预期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改造后东门商业步行街区的日客流量达30万人次,节假日更高达50至60万人次,年营业额40-50亿元。

街区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岭南建筑风情,文化活动频繁,经济文化两相辉映,是深圳的形象代表之一。

东门步行街等改造工程依旧存在不如人意之处:1、出入步行街的公共交通依旧拥挤,步行街周边两条道路狭窄导致交通拥挤。

2、改造后步行街的有一定文化特色,但是文化特色不突出,文化品味不高。

3、建筑物过于密集,通透性不好,绿地与绿色太少。

4、步行街内经营者素质与国外著名步行街相比差距太多,对东门步行街形象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5、步行街管理管理水平有提高,但是整体形象没有升级,步行街形象宣传推广有待加强。

东门步行街未来发展战略的意见1、决心拆除全部违法建筑,流出空地,增加绿地。

2、运用城市经营理论,不仅将东门市政建设相关内容向企业开放,而且通过政府政策调节,鼓励企业拆除成片低矮老式建筑,集中建设高层建筑,多留出绿地,增加通透性。

3、改革完善步行街管理体系,提高准入门栏,将低素质经营者淘汰出东门,让优秀的经营者近来,提升东门形象。

4、加大交通治理力度与道路改造力度,拓宽美化周边道路。

三、商业步行街的整体运营策划1、理念设计、文化定位、发展规划理念设计是商业步行街策划的灵魂,理念设计的提出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步行街策划要考虑步行街的商圈特征、消费习惯、区域历史文化、建筑与商业文化。

理念的设计要在商业街历史基础上创新,兼顾历史特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未来发展。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是城市的名片。

2、洋流学说与商业步行街布局洋流的形成有许多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定向风的推动。

世界各大洋的主要洋流分布与风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洋流流动的方向和风向一致,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图4世界洋流图世界四大渔场均分布在洋流回旋地带。

从经济地理角度分析1、洋流流畅区资源流通过速,难以停留累积,成为鱼类迁徙的路径,无其它特殊条件很难形成资源聚集,如果有沙尘暴等带来大量浮游生物资源,那么会吸引鱼类聚集。

2、反之,洋流回旋使大量生物滞留,回旋区内食物丰富,吸引鱼类;由此产生食物链,对各种物种产生吸引,从而形成资源富饶区域如:渔场、海底矿藏。

可见回旋使资源和生物聚集。

洋流理论在商业步行街布局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上海新天地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上海新天地广场由香港瑞安集团投资开发,占地约三万平方米,座落在市中心太仓路上,位于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毗邻中共一大会址。

它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和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为基础,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改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等多功能休闲步行街区,形成一个具有传统和现代文化特色的都市旅游景点。

石库门建筑群的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仿佛时光倒流,宛如置身于20世纪20年代。

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

该建筑群保留了上海传统特色的里弄,增加了回旋余地。

上海新天地广场为了制造“渔场”气氛,吸引一批名流投资文化娱乐项目这片谭咏麟、成龙等百位香港明星经营的“东方魅力餐饮娱乐中心”是明星文化结合餐饮的创意,那里将是追星族经常可以与心中偶像交流的场所;台湾著名电影演员杨慧珊经营的琉璃工房主题餐厅,将使游客置身于七彩水晶宫中用餐;法国餐厅的巴黎歌舞表演和地下酒窖餐室令人神往;日本音乐餐厅夜夜摇滚乐绕梁不绝;巴西烤肉餐厅带来了南美风情表演……。

图5上海新天地步行街风情展示新天地在经营管理上,注重文化活动引导,通过人气聚集财富。

国际模特儿大赛、时装表演、日本鬼太鼓座表演、著名影星的电影新闻发布会等时尚文化活动,纷纷选择在上海新天地登场亮相。

该项目投资14亿元,建筑成本达到每平方米2万元。

从投资角度看,造价过高,但是它带动周边地产升值。

3. 商业步行街的经营管理商业步行街管理机构的最重要职责是提出发展战略,制定好发展规划,规划好整个步行街的商业业态布局,根据功能定位合理组织商业、旅游、文化休闲等不同功能的分布比例,运用城市经营理论,运用市场手段,执行建筑规划,组织社会力量建设商业步行街。

商业街的具体管理工作如下:(1) 物业服务 (2)交通秩序(3)步行街的外立面、整个建筑风格的把握(4)业态方面根据顾客需求进行整体比例调整。

四、商业步行街发展的规律1. 室外商业步行街(1)大型商业步行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是中国步行街发展的历史缩影,南京路从1851年开始建设,1863年成为英国与美国的租界,形成很多具有英美特色的建筑,建筑用料讲究,经过100多年的考验建筑质量经过修缮改造依旧完好。

南京路四大公司的崛起标志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新发展,四大公司新兴公司、大兴公司等成为今日中百一店、华联商厦、食品一店和服装公司。

图5南京路商业步行街入口和街景今日南京路成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它是中国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南京路划分为三部分,充分考虑了理念设计与实际功能的协调:1.从外滩到河南路叫作“海上情怀”,保留了大部分二三十年代的建筑。

相关主题